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市县

“破立”并行科学“加减”对接“供求”

——“双减”试点南通通州海安行

作者:王 丽 发布时间:2021-09-29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课后延时服务,海安市明道小学孩子的幸福彩脸绘画时光

    9月16日至17日,记者在采访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市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多所学校相关负责人、师生家长、培训机构从业者后了解到,依托于优质资源、均衡师资、良好学风,通州和海安两地高位统筹、周密部署,实现“双减”试点齐步走;辖区中小学在作业管理、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上各作探索,减轻了学生负担,缓解了教育焦虑。

  高位统筹齐步走,政策举措“破立”并行

  通州区教体局副局长胡清华告诉记者,自8月27日南通市召开“双减”动员部署会并发布实施意见后,区委区政府随即加紧研制“双减”实施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经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同时,该区成立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并已核准5个事业编制。

  “@实验小学运盐河校区陆艳林@金乐小学王志南 你们所需的书已采购到位,麻烦明天上午十点到图书馆亲子活动中心取书”——胡清华手机里有一则区图书馆馆长在“文化进校园”群发的微信。该区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网信、发改、财政等23个部门参与,统筹协调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治理,其中,文旅部门主动承担免费推进优秀文化进校园职责。

  “‘双减’文件出台之前,我们已积极探索课后延时服务,取得一定成效。”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万芝锋介绍说,该市2020年秋季印发课后延时服务意见,2021年3月出台进一步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效工作意见,为南通市“5+2”方案及相关文件的落实提供了有力抓手。新学期开学后,课后服务已经覆盖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参与率高达99%。

  课后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地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满意?通州和海安都从实际出发,进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恰当安排。万芝锋举例说,小学低年级学生适应能力不够强,幼小衔接还需关注,能否适当调整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又如,有家长希望为参加课后服务的孩子加餐,费用如何收取,又如何做到价廉物美、确保食品安全?此外,如何缓解城区学校延时服务放学时间与城区下班高峰期叠加问题等,各地学校都用实践智慧逐一化解。

  海安市教体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负责人张志祥认为,加强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是系统工程,也是工作难点。该市召开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治理联席会议,联合城管部门拆除违规广告,每晚8点半左右开展常态化巡查。先后约谈30余家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机构,在控制数量、严控秋季学期学科类培训新收费等方面加强监管。

  通州和海安均提到,稳步化解培训机构存量课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两地正组织培训机构在国家规定时间减少存量课程。余达明是海安市领航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他表示坚决拥护“双减”政策,同时希望妥善解决消课、处置师资等问题。

  强化学校主阵地,提质增效科学“加减”

  “双减”文件多个改革举措聚焦校内,旨在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通州、海安两地教育部门和多位校长教师表示,“双减”政策见效关键在于学校积极作为,承担应有职责和功能,将育人主阵地做大做强。

  “我们语数英3门学科推行半月研修制,并排入教师课表。”海安市明道小学丹凤校区执行校长周裕年说,学校将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师资提升作为工作着力点。同时,用“课”驱动教师专业成长,举行班级、年级、校级三级教研课,“课堂质量提升了,学生负担减轻了”。

  海安市紫石中学校长钱文波认为,做好单位时间效率的加法,方能推进“双减”落地。该校实施“教学并重、智慧共享、案本互补”12字备课策略,同步设计课案、学案和作业案,应教尽教,从根源上减少学生到校外机构“开小灶”的需求。

  该校教研室主任崔荣龙告诉记者,备课组前一周研定作业并公示,根据教学进度逐日发布。教师对作业全批全改、适当面批,从而倒逼教师少布置、精布置。学生每门学科作业时长约25分钟,每天作业时长不超过90分钟,且均在校内完成。

  暮省15:30-15:50、蕊春律动15:50-16:00、学业辅导(含加餐)16:40-16:50……这是通州区实验小学“5+2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安排表”。下午3:55记者在操场看到,篮球、足球、独轮车、田径等体育社团活动正在开展,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运球、传球、投篮、射门,身姿矫健、阳光活泼。

  善用课后2小时,考验的是办学智慧。通州实小副校长蒋晓飞告诉记者,学校对服务内容进行分解,结合师资能力精心安排。其中,第一时段以学业辅导为主,第二时段提供特色课程,中间穿插自编的《蕊春律动》。延时服务采取集体备课制,“备1走12”,即备一节课可在全年级12个平行班施教,有效减轻了教师负担。

  记者获悉,通州区各校均出台了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因校而异”对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时间安排、安全保障进行规划。全区24所初中为学生提供晚自习服务,47所小学开展了“5+2”课后服务,中小学校参与率100%,学生参与率99%。

  姜夏烨是通州实小三(5)班学生周奕江的妈妈。她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孩子书包轻了,有了余暇发展兴趣爱好。同时,家长“降噪”又“降躁”,增加了与孩子相处的亲子时光。

  多个端口同发力,整合资源对接“供求”

  “双减”落地、“抢跑”降温,学业有困难、确有补课需求的学生怎么办?记者了解到,通州、海安不仅一手“划红线”,按下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终止键,还一手“强供给”,更多地从课程、师资、资源等端口入手,加大“好的教育”良性供给。

  比如,在南通市统一部署下,两地推出“线上答疑”平台和“名师空中课堂”,将所有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课堂实录上传,免费向学生提供覆盖各年级各学科、与课堂教学相匹配的序时学习资源和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并组织名师为学生线上答疑。

  通州区金郊初中英语特级教师、副校长曹群告诉记者,她所在工作室除常态化开展初中英语立学课堂专题研究和展示活动外,还上传课堂实录和教学资源,为孩子们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双减”大势下,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有了更高期待。海安市紫石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王斌有30年教龄,在他看来,对学生开展多元评价、加强作业研究、提升教学质量是提质增效的突围方向。

  海安市明道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景盛认为,延时服务让教师职业角色与个人生活产生一定冲突。为此,该校推行弹性工作制,每天上下午各辟出40分钟,加上中午值班时段,每位教师视情况自主调节。试行后,对教师工作状态产生了良性影响。

  更值得一提的是,依据规划,南通市及各市县将进一步加强公共教育供给,推动校长和名优教师交流轮岗,组建区域教学联盟。同时培育“1115”教师队伍——1万名骨干教师、1000名卓越教师、100名教育家型教师、50名领航校长,让所有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名校、遇名师。

  在推出各种社团兴趣活动的同时,通州和海安两地还协同社会及机构力量进校园,形成课后服务资源互补。通州区一家培训机构教师王超每周到金郊初中开设社团课,每天还到通州相关小学指导孩子们画画。他说,此举让孩子们有了免费师资,他则从中学习观察学校如何组织教学。

  通州和海安两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均表示,“双减”是起点,围绕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两大目标,需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进行探索。他们希望,通过南通先行先试,能显著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明显缓解社会教育焦虑,为全省“双减”工作创造经验、探索路径。

本报记者 王丽

责任编辑:周灵

“破立”并行科学“加减”对接“供求”
——“双减”试点南通通州海安行
发布时间:2021-09-29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 丽

课后延时服务,海安市明道小学孩子的幸福彩脸绘画时光

    9月16日至17日,记者在采访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市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多所学校相关负责人、师生家长、培训机构从业者后了解到,依托于优质资源、均衡师资、良好学风,通州和海安两地高位统筹、周密部署,实现“双减”试点齐步走;辖区中小学在作业管理、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上各作探索,减轻了学生负担,缓解了教育焦虑。

  高位统筹齐步走,政策举措“破立”并行

  通州区教体局副局长胡清华告诉记者,自8月27日南通市召开“双减”动员部署会并发布实施意见后,区委区政府随即加紧研制“双减”实施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经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同时,该区成立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并已核准5个事业编制。

  “@实验小学运盐河校区陆艳林@金乐小学王志南 你们所需的书已采购到位,麻烦明天上午十点到图书馆亲子活动中心取书”——胡清华手机里有一则区图书馆馆长在“文化进校园”群发的微信。该区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网信、发改、财政等23个部门参与,统筹协调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治理,其中,文旅部门主动承担免费推进优秀文化进校园职责。

  “‘双减’文件出台之前,我们已积极探索课后延时服务,取得一定成效。”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万芝锋介绍说,该市2020年秋季印发课后延时服务意见,2021年3月出台进一步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效工作意见,为南通市“5+2”方案及相关文件的落实提供了有力抓手。新学期开学后,课后服务已经覆盖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参与率高达99%。

  课后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地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满意?通州和海安都从实际出发,进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恰当安排。万芝锋举例说,小学低年级学生适应能力不够强,幼小衔接还需关注,能否适当调整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又如,有家长希望为参加课后服务的孩子加餐,费用如何收取,又如何做到价廉物美、确保食品安全?此外,如何缓解城区学校延时服务放学时间与城区下班高峰期叠加问题等,各地学校都用实践智慧逐一化解。

  海安市教体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负责人张志祥认为,加强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是系统工程,也是工作难点。该市召开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治理联席会议,联合城管部门拆除违规广告,每晚8点半左右开展常态化巡查。先后约谈30余家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机构,在控制数量、严控秋季学期学科类培训新收费等方面加强监管。

  通州和海安均提到,稳步化解培训机构存量课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两地正组织培训机构在国家规定时间减少存量课程。余达明是海安市领航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他表示坚决拥护“双减”政策,同时希望妥善解决消课、处置师资等问题。

  强化学校主阵地,提质增效科学“加减”

  “双减”文件多个改革举措聚焦校内,旨在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通州、海安两地教育部门和多位校长教师表示,“双减”政策见效关键在于学校积极作为,承担应有职责和功能,将育人主阵地做大做强。

  “我们语数英3门学科推行半月研修制,并排入教师课表。”海安市明道小学丹凤校区执行校长周裕年说,学校将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师资提升作为工作着力点。同时,用“课”驱动教师专业成长,举行班级、年级、校级三级教研课,“课堂质量提升了,学生负担减轻了”。

  海安市紫石中学校长钱文波认为,做好单位时间效率的加法,方能推进“双减”落地。该校实施“教学并重、智慧共享、案本互补”12字备课策略,同步设计课案、学案和作业案,应教尽教,从根源上减少学生到校外机构“开小灶”的需求。

  该校教研室主任崔荣龙告诉记者,备课组前一周研定作业并公示,根据教学进度逐日发布。教师对作业全批全改、适当面批,从而倒逼教师少布置、精布置。学生每门学科作业时长约25分钟,每天作业时长不超过90分钟,且均在校内完成。

  暮省15:30-15:50、蕊春律动15:50-16:00、学业辅导(含加餐)16:40-16:50……这是通州区实验小学“5+2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安排表”。下午3:55记者在操场看到,篮球、足球、独轮车、田径等体育社团活动正在开展,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运球、传球、投篮、射门,身姿矫健、阳光活泼。

  善用课后2小时,考验的是办学智慧。通州实小副校长蒋晓飞告诉记者,学校对服务内容进行分解,结合师资能力精心安排。其中,第一时段以学业辅导为主,第二时段提供特色课程,中间穿插自编的《蕊春律动》。延时服务采取集体备课制,“备1走12”,即备一节课可在全年级12个平行班施教,有效减轻了教师负担。

  记者获悉,通州区各校均出台了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因校而异”对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时间安排、安全保障进行规划。全区24所初中为学生提供晚自习服务,47所小学开展了“5+2”课后服务,中小学校参与率100%,学生参与率99%。

  姜夏烨是通州实小三(5)班学生周奕江的妈妈。她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孩子书包轻了,有了余暇发展兴趣爱好。同时,家长“降噪”又“降躁”,增加了与孩子相处的亲子时光。

  多个端口同发力,整合资源对接“供求”

  “双减”落地、“抢跑”降温,学业有困难、确有补课需求的学生怎么办?记者了解到,通州、海安不仅一手“划红线”,按下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终止键,还一手“强供给”,更多地从课程、师资、资源等端口入手,加大“好的教育”良性供给。

  比如,在南通市统一部署下,两地推出“线上答疑”平台和“名师空中课堂”,将所有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课堂实录上传,免费向学生提供覆盖各年级各学科、与课堂教学相匹配的序时学习资源和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并组织名师为学生线上答疑。

  通州区金郊初中英语特级教师、副校长曹群告诉记者,她所在工作室除常态化开展初中英语立学课堂专题研究和展示活动外,还上传课堂实录和教学资源,为孩子们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双减”大势下,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有了更高期待。海安市紫石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王斌有30年教龄,在他看来,对学生开展多元评价、加强作业研究、提升教学质量是提质增效的突围方向。

  海安市明道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景盛认为,延时服务让教师职业角色与个人生活产生一定冲突。为此,该校推行弹性工作制,每天上下午各辟出40分钟,加上中午值班时段,每位教师视情况自主调节。试行后,对教师工作状态产生了良性影响。

  更值得一提的是,依据规划,南通市及各市县将进一步加强公共教育供给,推动校长和名优教师交流轮岗,组建区域教学联盟。同时培育“1115”教师队伍——1万名骨干教师、1000名卓越教师、100名教育家型教师、50名领航校长,让所有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名校、遇名师。

  在推出各种社团兴趣活动的同时,通州和海安两地还协同社会及机构力量进校园,形成课后服务资源互补。通州区一家培训机构教师王超每周到金郊初中开设社团课,每天还到通州相关小学指导孩子们画画。他说,此举让孩子们有了免费师资,他则从中学习观察学校如何组织教学。

  通州和海安两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均表示,“双减”是起点,围绕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两大目标,需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进行探索。他们希望,通过南通先行先试,能显著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明显缓解社会教育焦虑,为全省“双减”工作创造经验、探索路径。

本报记者 王丽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