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市县

涟水县多措并举开设多彩社团“嗨”翻校园

作者:王 敏 发布时间:2022-10-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敏 “双减”政策落地一年来,涟水县城乡学校借助社会资源、挖掘教师潜力、联享资源供给,开展丰富多彩课后服务活动,让多彩社团“嗨”翻校园,培养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体质、发展了学生特长,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全面健康发展。  

       做到一个“借”字。深情的音乐中,灯光渐渐亮起,小演员们登台演唱,随着一段优美的淮剧旋律在剧场里飘荡,掌声响起。稚嫩童音、婉转曲调,一曲唱罢,感动、震撼、惊叹……这一幕是涟水县东胡集中心小学小演员们在南京安利之夜音乐会上演出的场景。该校在江苏省儿童基金会资助下,借助涟水县淮剧团力量,打造淮剧传承培训室,组建了淮剧课后服务社团。学校是教育主阵地,家庭、社会是教育联盟体,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涟水县教体局出台《涟水县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优化培养学生特长为“培趣”品质,鼓励学校做到借助家长之力、社会之源,根据家长特长、社会力量开设特色项目,丰富课后服务社团,活跃学校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爱好。  

       做到一个“挖”字。一所农村小学,培养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郝茜米、全国少年科学院“院士”王天雨、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朱明慧、石芷涵等淮安市新时代“好少年”,秘诀何在?加强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构建特色社团体系,发挥校内教师特长,挖掘校内教师潜能,以“科教融合”助力好苗子茁壮成长,是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给出的答案。灰墩中心小学的葫芦丝演奏、幸福里小学的艺术实践工坊皮影工作坊……该县出台相关课后服务激励政策,优化课后服务课程为“项目”路径,支持学校“慧眼”识才、培才、用才,充分挖掘教师特长、潜能,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目的。  

       学会一个“创”字。涟水县高沟中心小学利用当地高沟镇“缘文化”特色,以“缘文化”为引领,创设“诗缘”“书法(写字)特色”课后社团,读“缘”诗词、讲“缘”故事、写“缘”事迹,打造“墨缘”特色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缘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南集镇的淮剧文化、成集镇的红色文化、红窑镇的农旅文化、保滩街道的旅游文化……都是创设课后服务社团的不竭资源、源头活水。该县城乡学校结合当地自然禀赋、人文环境不同,校园文化特点,创设了各具地方特色的课后服务社团。  

       学会一个“联”字。该县组建14个教育联盟体、7所城区优质小学和19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结成帮扶对子,联盟体学校、结对帮扶学校之间强化优质资源供给,培养“走读教师”,城区学校特色项目主动辐射农村学校,农村学校优秀社团反馈城区学校,联盟协同发展,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  

       目前,全县课后服务开设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和趣味课程共计1895个,较春学期增加390个,进一步增强了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全县参加服务的教师有人5573余人、占总人数的95%,中小学生有8万余人、占总人数的98.5%。

  (涟水县教育体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

涟水县多措并举开设多彩社团“嗨”翻校园
发布时间:2022-10-08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王 敏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敏 “双减”政策落地一年来,涟水县城乡学校借助社会资源、挖掘教师潜力、联享资源供给,开展丰富多彩课后服务活动,让多彩社团“嗨”翻校园,培养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体质、发展了学生特长,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全面健康发展。  

       做到一个“借”字。深情的音乐中,灯光渐渐亮起,小演员们登台演唱,随着一段优美的淮剧旋律在剧场里飘荡,掌声响起。稚嫩童音、婉转曲调,一曲唱罢,感动、震撼、惊叹……这一幕是涟水县东胡集中心小学小演员们在南京安利之夜音乐会上演出的场景。该校在江苏省儿童基金会资助下,借助涟水县淮剧团力量,打造淮剧传承培训室,组建了淮剧课后服务社团。学校是教育主阵地,家庭、社会是教育联盟体,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涟水县教体局出台《涟水县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优化培养学生特长为“培趣”品质,鼓励学校做到借助家长之力、社会之源,根据家长特长、社会力量开设特色项目,丰富课后服务社团,活跃学校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爱好。  

       做到一个“挖”字。一所农村小学,培养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郝茜米、全国少年科学院“院士”王天雨、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朱明慧、石芷涵等淮安市新时代“好少年”,秘诀何在?加强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构建特色社团体系,发挥校内教师特长,挖掘校内教师潜能,以“科教融合”助力好苗子茁壮成长,是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给出的答案。灰墩中心小学的葫芦丝演奏、幸福里小学的艺术实践工坊皮影工作坊……该县出台相关课后服务激励政策,优化课后服务课程为“项目”路径,支持学校“慧眼”识才、培才、用才,充分挖掘教师特长、潜能,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目的。  

       学会一个“创”字。涟水县高沟中心小学利用当地高沟镇“缘文化”特色,以“缘文化”为引领,创设“诗缘”“书法(写字)特色”课后社团,读“缘”诗词、讲“缘”故事、写“缘”事迹,打造“墨缘”特色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缘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南集镇的淮剧文化、成集镇的红色文化、红窑镇的农旅文化、保滩街道的旅游文化……都是创设课后服务社团的不竭资源、源头活水。该县城乡学校结合当地自然禀赋、人文环境不同,校园文化特点,创设了各具地方特色的课后服务社团。  

       学会一个“联”字。该县组建14个教育联盟体、7所城区优质小学和19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结成帮扶对子,联盟体学校、结对帮扶学校之间强化优质资源供给,培养“走读教师”,城区学校特色项目主动辐射农村学校,农村学校优秀社团反馈城区学校,联盟协同发展,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  

       目前,全县课后服务开设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和趣味课程共计1895个,较春学期增加390个,进一步增强了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全县参加服务的教师有人5573余人、占总人数的95%,中小学生有8万余人、占总人数的98.5%。

  (涟水县教育体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