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徐州推广文明礼仪规范亮点纷呈

作者:徐保卫 甘晓妹 张敏玲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徐州推广文明礼仪规范亮点纷呈

让学生做到知书又达礼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记者 徐保卫 通信员 甘晓妹 张敏玲)2月20日,记者在鼓楼区八里中心小学“旁听”了一堂“八礼四仪”课,一起听听“八礼四仪”到底教学生什么呢?上午10点,上课铃声一落,八里中心小学的小广场就安静了下来,五(一)班的30多名学生在这儿上第一节“八礼四仪”课。上课的老师是学校专门请来的大学生村官顾馨。今天,她要来给孩子们讲讲“仪表之礼”。 让每一位学生在“八礼四仪”的学习和体验中,从小做一个文明有德之人。

“女生如果短发,两边的头发不要遮耳朵,才显得清爽;男生穿正装系领带,领带长度齐腰;衬衣的袖子纽扣和领口纽扣都要扣起来。而且衬衣要塞进裤子,显得挺拔。”曾经专门学习过礼仪的顾馨,一举一动都透着温柔和礼貌。孩子们听得入了迷。 “同学们,我们所说的‘仪表之礼’是非常广泛的,除了着装,我们的动作、声音,乃至于一些小习惯都会影响我们的‘仪表’。”说着,顾馨来到一个正在挖鼻孔的小男生旁边,“同学们,平时如果碰到当众挖鼻屎、挖耳朵、剪指甲的,你们觉得美吗?”同学们齐声回答:“不美!”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对我们学校来说却是很实际的问题。”据八里中心小学校长袁国丽告诉记者,八里中心小学共有770多名在校学生,很多孩子的礼仪习惯不好,因此礼仪教育一直是他们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袁校长表示,此次全省推行“八礼四仪”,目前,她们主要是依据平时的礼仪教育重点,利用班会和升旗仪式的时间进行教育。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比较宠爱,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却比较匮乏。现在孩子常常提醒我们向园长、保安师傅、晨间老师问好,见到邻居也都知道主动问好,这都得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公园巷幼儿园的学生家长田女士对此深有感触。民主路小学的学生家长孙先生表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文化,也体现着一个学生的素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初,徐州市教育局专门向各学校下发了贯彻《文明礼仪教育纲要》的通知。一些学校已经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很多学校在教授孩子们文明礼仪规范方面也是各有奇招,甚至多管齐下。不少学校已经有了自行制订的礼仪规范,并广泛开展礼仪教育,学习推行“八礼四仪” 规范工作亮点纷呈。

新沂市教育局请专业演员录制了《快乐礼仪》专题片,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讲解起居礼仪、做客礼仪、宿舍礼仪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文明礼仪规范,使学生自觉按正确的准则约束自己。

鼓楼区民主路小学分年龄段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孝敬作业”,向学生提出完成“我爱妈妈三部曲”——给妈妈一个拥抱,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您”,为爸爸妈妈每天做一件小事并连续坚持一周。

西苑中学坚持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践行活动,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践行礼仪开始,然后扩大到社交礼仪,在此过程中做到躬行、内省,全面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在公园巷幼儿园,记者看到孩子们见到师长都主动鞠躬问好,相互之间见面也不忘打招呼。“孩子在入园教育中就有鞠躬问好礼仪教育,每个孩子在入园、晨间检查、进入教室三个环节坚持鞠躬问好,园长、晨间老师、班级教师均以鞠躬问好回应。”园长李艺然介绍说,入园3年的孩子,主动问好、有事说“请”、得到帮助说声“谢谢”、自觉排队等行为均已形成良好的习惯。

树人中学德育处的王其忠主任告诉记者,该校的常规管理就围绕着“守纪律、爱公物、讲卫生、保安全”四大主题,建立了多项校园规范,将学生进离校、升旗仪式、集会、卫生、礼貌待人、进办公室、公共场合、外出活动、文明乘车要求等很多常被忽略的细节都被写进了校园规范。

科技中学从“止步鞠躬问好”这样的细节入手,不仅让学生变得更文明礼貌,更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校风和学生得到加强。

“我们学校一直很重视文明礼仪教育,这学期最有特色的是‘文明小银行’开张了,老师和值勤小干部发现学生的主动捡拾废纸、主动帮助他人做好事等文明行为后,会及时表扬并发放文明兑换券,兑换券可存到大队部的‘文明银行’中,累积后可以兑换一个‘小干部职位’,如‘安全监督员’、‘路队检查员’等。”星源小学的郑虹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文明银行”的行长、副行长、管理员均由学生自主应聘,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这样有趣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形成“我要讲文明”的意识,还能促进学生积极向上。

在徐州一中本学期的“基础文明强化月”活动中,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发出倡议,开展提升基础文明签名活动,举办校园不文明行为图片展,并印制使用表扬卡和违纪卡,“我们还完善了《徐州一中学生多元评价方案》,严格评选‘尊师之星’和‘文明之星’,让其成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校园十佳、年级十佳等综合类评选的必备条件,从而激励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提升。”一中德育处的潘处长表示。

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王妍老师表示,虽然中小学校园里都有自己的《文明礼仪规范》,但大而化之的内容,显然无法让不同年龄段孩子作出正确理解。《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中,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提出了分阶段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目标。学校将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中小学《少先队活动》和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教学中,强化文明礼仪教学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将试点开设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专门课程。 深入发掘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课程中蕴含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资源,并渗透到相关教育教学中。

记者了解到,徐州教育局已经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读本》和《徐州好人》,近日就要发到基层学校作为教材。

编辑:江教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