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扬大科创团队研发环保型农药微胶囊(图)

作者:陈 鸿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陈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问题也令民众谈虎色变。为解决农药残留问题,扬州大学园植学院研发新型环保型微胶囊剂,该胶囊将应用于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虫的防治。

微胶囊电镜图

微胶囊断面图

为了让蔬菜水果在无杂草、无病虫害的环境中能够保证最基本的正常生长,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喷施很多次农药。“比如说葡萄,从开始坐果到采收上市,在这过程中也需要喷洒多达12次的农药。”来自扬大园植学院的果树学副教授凌裕平老师告诉记者,看上去光洁完整的一片叶子其实有着难以计算的肉眼看不见的农药。这样看来,人们每天摄入蔬菜水果的同时也摄入了很多农药残留,这对人体会产生很多急性或慢性的影响。

怎样才能在保证农药效果的同时又能减少农药残留量而不至于对人体造成伤害呢?就这一问题,扬大园植学院研究生孟志远想到了一种新的农药施用方式——农药微胶囊。

什么是农药微胶囊呢?“我们把特制的农药原料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装进小‘胶囊’中,依靠其缓慢释放能长期保证杀虫效果。”孟志远介绍说,他还说道,一般农药喷施在植株表面后的杀虫效果都只能维持几个小时,虽然残留量会维持很久,但是其浓度越来越低,完全没有了杀虫效果。而农药微胶囊能保持48小时以上持续有效地释放农药,并且,最有诱惑力的是这样的农药微胶囊不会在植株表面产生大量残留。

据了解,孟志远和他的团队研制的农药微胶囊的原料是5%氯虫苯甲酰胺和5%鱼藤酮,这两种农药原料都只是针对特定的昆虫种类例如鳞翅目昆虫等,并且对哺乳类动物绝对没有任何危害。所以即使叶面上还有少量农药残留,也绝对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

“现在还只是实验研究的阶段。”孟志远介绍道。为了让他们的农药微胶囊更加稳定并且能够早日推向市场赢得消费者青睐,孟志远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每天都扎在实验室里,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确保微胶囊的制作过程可以接受工厂内批量化生产。同时,他们还要深入大田进行试验,确保产品的有效性。

“我们想要在2015年年底进入市场,在此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准备工作。”孟志远向记者介绍道,他们的创业团队计划在2015年年底上市公司,到时候希望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让居民能吃到更多放心的蔬果。

对于孟志远团队的这项研究,园植学院团委书记赵炜对此也表示十分期待:“每年我们学院的师生都会研制出很多新的产品,会研究很多新的课题,而真正能把研究的内容推向市场的都是佼佼者。”孟志远团队研究的农药微胶囊正是可以迎合所有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因此前景十分诱人。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