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顾晓松院士:根植学科志凌云(图)

作者:缪志聪 张睿 发布时间:2016-02-2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缪志聪 本报通讯员 张睿

  2015年,江苏新增7名两院院士,其中不乏从地方普通院校“土生土长”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普通地方院校如何培养出院士这样的杰出人才?带着疑问,记者对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进行了采访。

  凝心聚力终破壁

  顾晓松认为,地方高校培养院士,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特色、立足学科。但这个特色,不是几年做出来的,而是要“二十年、三十年磨一剑”。

  30年前,在一次学术讲座上,正在南通大学读研究生的顾晓松听主讲教授介绍,如何快速鉴别感觉与运动神经纤维还是一个国内外急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常有因错接了神经而导致患者丧失功能的医疗事故。这引起了顾晓松的极大兴趣,他当时就暗下决心要攻克这一“堡垒”,为世人造福。

  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是百余年来世界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顾晓松领衔的团队,啃的就是这块“硬骨头”。数十年来,顾晓松带领团队围绕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再生潜心研究。

  为了实现梦想,顾晓松在一间原本用作仓库的不到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开始了实验,四五个人组成团队日夜工作。当时的课题组成员张培云回忆说,那是80年代后期,就在南通大学1号楼的两三间房里,只有一个小实验室和一个小冰箱,还有简易的器件橱柜和尸体标本。“运来了二氧化碳,钢化瓶装的,很重,都是课题组的人自己一点一点扛上去的。虽然辛苦,但大家整天想的就是应该怎么努力。顾晓松还常常自己掏钱请大家吃饭。”

  1987年国家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面向全国招标。顾晓松团队在南通历史上第一个拿到了国家基金。到1990年3月,顾晓松和他的课题组创造了“快速鉴别感觉神经纤维与运动神经纤维”的新技术,解决了这一困扰近半个世纪的医学难题。1994年,顾晓松团队又发现了“神经生长诱向因子”,为百年来争论不休的“神经化学诱向化学再生”理论的完全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之后,他开始向国际神经科学的另一个“空白区”进军: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于1998年完成了动物实验,申报中国发明专利,2003年开始在国际上发表SCI论文。

  几十年如一日,顾晓松率领科研团队就这样不断创新探索,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第一个将壳聚糖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第一个转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其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建构理念被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被《科学》杂志誉为“转化医学开拓者”,这是对顾晓松及其团队科研成果国际地位的高度认可。

  团队携手勇攀科学高峰

  团队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国内外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在一起的团队很少,而南通大学的顾晓松团队恰恰做到了“坚如磐石”。

  “这个团队有三代人,我的老师、同事、学生。”顾晓松说,现在学术人才的流动很频繁,而他的团队如此稳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团队精神的延续, 另一个就要看带头人本身了。

  团队成员薛成斌告诉记者,对顾晓松,大家很少叫他顾校长、顾院士,都是叫他“顾老师”。“顾老师有个习惯,每天晚上都会到实验室,我感觉大家是始终奋斗在一起的。”而无论遇到困难还是取得成绩,顾晓松总是信心满满。通过与国际上顶尖团队的交流,顾晓松了解了世界上最好的神经科学团队的学术思想和实验条件,不断跟踪最新学术动态,这为团队努力的方向提供了目标性引领。

  从没有硕士点到拿到硕士点,到建立省实验室、省重点学科,再到部省共建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随着“家业越来越大”,凝聚力也不断上升。

  获评院士后不久,有人问顾晓松:“有这么多个‘第一’,南通大学神经科学团队今后的努力方向在哪里?”顾晓松回答说:“普通地方高校的科研团队只要有信念、能坚持,一样能够作出世界一流的成绩,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怎么拿?顾晓松说,不仅要靠扎扎实实地做科研,更要靠代代传承。他动情地对学生们说:“我没有完成的事情,靠你们来完成;你们完不成的,靠你们的学生来完成,我们要让南通大学的神经再生研究永远站在世界最高点。”

  如今,这种团队传承、共同奋斗的精神已经成为了团队最为宝贵的财富。南通大学毕业生在国际一流团队工作的学生有四五十人,每年都有学校培养的神经科学硕士生、博士生走进世界顶尖的实验室工作。“相信过十年、二十年,在诺贝尔奖神经科学领域提名的时候,会有我们团队或学生的名字出现。”顾晓松坚定地说。

  科学既是哲学也是艺术

  做过校长、书记,还当过全国人大代表,但是顾晓松说,自己最想做个有影响的科学家。

  顾晓松曾经当过矿工。“以前的工作经历,让我看到很多煤矿工人脊髓、神经损伤,痛苦不堪。我就想,一定要在神经再生方面有所建树,帮助这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这样的人生经历让顾晓松不同于从书屋和实验室走出来的“学究”。从一开始,顾晓松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就分外深刻扎实:“科学是探索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按照这个理念去做科研,路是走得踏实的,也能一直走得下去。”

  “比如一旦你发现一个现象跟原本设计不一样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给了你,搞清楚了就是理论创新,再进一步能够应用就是技术创新。”顾晓松认为,这不仅是一种科研态度,更是一种科学哲学思想。

  20多年来,顾晓松的团队坚持着这种理念。团队成员俞斌告诉记者,顾晓松对实验准确度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为了研究新的功能性生物材料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已经62岁的他还亲自到活细胞工作站观察实验结果,一看就是一整天,直到获得确切结果才放心。

  在顾晓松心里,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美,这种追求甚至显得有点“苛刻”。“科学本身是揭示自然界规律的学科,更重要的是把这种规律展示出来。因此我要求学生得到的实验数据,必须要经得起推敲。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直到完全满意为止。”顾晓松说。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