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供给侧改革,为气象人才培养精准发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纪实

作者:林雯 许妍 发布时间:2016-11-0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本报通讯员 林雯 见习记者 许妍

  一年一度的就业大幕即将如期拉开,全国气象部门又将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打响一场如火如荼的“抢人大战”。这所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学校,已经连续16年吸引了来自中国气象局以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等百余家单位前来选聘人才,学校毕业生备受欢迎、供不应求。

  南信大培育的气象人才种子,最终长成了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我校始终坚持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立足气象、面向社会,以‘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战略全面支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李廉水介绍:“在气象行业中,中国气象局6位局长中的5位、省级气象局50%的领导干部以及全国气象系统70%的技术骨干都毕业于我校。”

  面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气象事业的不断革新,南信大从人才培养供给侧发力,为气象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对气象人才“业务需求、创新需求、国际需求”的新需求,南信大还从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出发,制订了大气科学类2016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调整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努力形成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新特色。

  问计用人单位,对症改革培养方法

  10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往中国气象局,就《大气科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听取了专家意见。为创新气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信大主动问计用人单位,2015年先后赴湖北、湖南、江西多地的气象部门开展调研。“教学大纲制订要落地”“课程知识点要讲深讲透”“要努力克服当前气象本科教育保姆式培养的倾向”……谈到人才培养问题,各用人单位纷纷献计献策,但都毫无例外地提到了一点——复合型气象人才的培养。

  早在多年前,南信大就开始了复合型气象人才培养的探索。在传统气象学科的基础上,该校先后增设了大气探测、环境气象等方向,形成了行业融合、学科交叉的“大气象”专业链。对于非气象类专业学生,学校为他们开设了3门以上气象课程。对于想要更深入学习的学生,学校则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学生可以修习《大气科学概论》等与气象相关的10门课程。“在南信大,立足原有专业知识,开设气象类课程的专业并不鲜见,这样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能有机会进入气象领域工作。”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周宏仓如是说。今年,该校先后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上海市气象局等签署合作协议,并与数十家气象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气象业务单位等共同成立了“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

  藏族小伙扎西罗杰是南信大雷电防护与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今年毕业后,他回到了西藏那曲地区气象台工作,他告诉记者:“我的家乡非常缺乏防雷方面的人才,我出来求学也是为了更好地回去服务家乡。”近年来,除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外,就业选择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也困扰着气象部门。中西部地区气象人才需求缺口大,却频频遇冷;东部发达地区人才需求日趋饱和,却年年受到毕业生追捧。根据用人部门的反馈,南信大在编制2015年招生计划时,明确指出要加大气象类专业名额在中西部地区的投放。据统计,2014年,该校气象类生源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占50%,江苏生源占35%;而2015年以来,来自中西部地区的气象类生源占比接近70%,江苏生源占比则缩减到15%以下。

  一边是招生指挥,一边是就业指导。两年来,南信大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地区毕业生选择回到家乡。2015年毕业的新疆姑娘陈丽在就业时就有过彷徨,最终,她放弃了在江苏气象部门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新疆昌吉北塔山气象站。这里距中蒙边界只有40公里,是国家一类艰苦气象站,工作、生活面临的辛苦可想而知,但陈丽在日记中写道:“这里四野苍凉、人烟稀少,但我浑身干劲满满;我们肩负重任,励志风云勇开拓,我们是光荣的气象人。”

  “观云测天”,课堂内外呈现新景象

  从广东“打飞的”到南京,只为跨省“蹭”一堂高校选修课。这一幕,出现在南信大的《热带气候动力学》课堂上。“蹭课”的“学生粉丝”来自北京、山东、广东等地,能容纳200多人的教室每堂课都爆满,来得晚的学生还得站着听。作为南信大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教授的李天明其实并没有教学任务,开授课程完全是他主动提出的“额外加班”。这是一门纯理论课程,每堂课都有3个小时,并且用全英文的PPT讲授,但是却没有人打瞌睡。虽然内容深奥,李天明却用研讨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我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考’,告诉他们如何做科学研究。”李天明说。

  在南信大,类似于《流体力学》《天气学分析》这样各专业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被称之为“双基”课程。南信大在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同一学科专业群或不同学科相近专业群至少需要选择5门左右的课程作为学科核心基础课程进行建设,强化对学生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双基”课程必须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并同时建有课程教学团队。

  除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外,“第二课堂”同样在南信大气象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今年的国奖答辩上谈到自己参与的“观云测天”计划时,大三学生杨显轲显得特别自豪。南信大“观云测天”实践计划实施至今已有6年,全校所有专业对气象观测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加入。根据实践方向的不同,该项目分设了常规气象观测小组、激光雷达观测小组等,还会定期举行气象探测技能大赛,形成了一种“新型开放式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分层分类,人人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土壤

  阿拉斯加时间凌晨两点半,是南信大硕士生谢泽林需要打起精神准备北极大气探空观测的时间。8月2日,谢泽林被导师选中,作为“Araon”号探空观测员之一,登上这艘为观测北极数据而启航的科考船,与来自7个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共事,收集大气、海洋和地质的观测样本。

  谢泽林的幸运并不是偶然,在南信大,即便是本科生进入实验室也并不稀奇。滕飞教授是南信大的“明星教师”,学生可以在他眼皮子底下打游戏,可以称他为“老滕”,但是论文必须用英文写,产出也必须高水平。他领衔的实验室中,有学生在《Nature》子刊发表影响因子为5.08的论文,也有同时获得牛津、剑桥等4所大学offer的,还有被保送至清华硕博连读的……近40名学生几乎人手一篇SCI论文,其中一半以上是本科生,“老滕”的实验室也因此被称为学校“最牛实验室”之一。

  在学术潜力层面,南信大以“长望实验班”“长望竞赛班”“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在内的一揽子举措保障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而在提升学生业务技能、学术潜能的基础上,南信大又以“国际化”标准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从专业的联合培养、联合办学,到开办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雷丁学院,南信大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之路日趋成熟。本硕博皆就读于此并留校任教的“土著”陆春松就是一例。读书期间,他在导师的推荐下,到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学习,成为双方联合培养的学生。厚积薄发,陆春松留校工作仅4年,就获得了多项大奖:“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美国美华海洋大气学会宇翔青年学者奖”以及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这也开创了中国学者获得“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的先河。如今,1982年出生的陆春松已经被破格提拔为教授,并成了一名博士生导师。

  “建校以来,南信大始终紧贴气象行业,肩负‘培育天下英才,振兴中国气象事业’的历史使命。一代代学子从这里走向气象行业,他们从南信大学到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伴随其终身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南信大校长蒋建清如是说。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