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着力乡村教育的关键处

——江苏“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纪略

作者:梅 香 发布时间:2017-04-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梅香

  “体育培育站第15次通知……请各位学员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按时参加活动。”惠志东在连云港乡村体育教师培育站QQ群里上传了活动通知。几分钟内,所有学员即按要求完成了在线反馈,并表示能够参加此次研训活动。惠志东是连云港市海滨高级中学副校长、体育特级教师,他领衔的连云港乡村体育教师培育站是我省首批213个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之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从2016年4月起,我省全面推进“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告诉记者,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是我省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抓手,这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统管,专门面向全省乡村教师,用“培育站”方式进行的规模性培训,在省内甚至国内前所未有。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20个全国教师队伍建设优秀工作案例,我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名列其中。

  定向发力

  创新教师发展路径

  教育现代化的短板在乡村教育,其中,乡村教师是关键。目前,我省约有27万名乡村教师。由于地域、条件、资源的限制,乡村学校内部成长环境薄弱、研修氛围不足,较之城区学校教师来说,乡村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资源、专业引领和展示平台,从而导致其知识固化、视野狭窄,发展普遍缓慢。

  2015年下半年开始,省教育厅师资处和省教师培训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特别是教师发展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决定改变以往集中办班的传统培训模式,借鉴教师发展工作的成功经验,根据乡村教师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设立“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以市、县为单位设立,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省教育厅对培育站每年划拨工作经费,其中,市级培育站每年10万元、县级培育站每年7.5万元。计划用5年时间,培育3万名乡村骨干教师。据了解,首批共建设市级培育站80个、县级培育站133个,已培训6000人。

  培育站主要设置在乡村学校或其周边区域,由各市、县教育局遴选特级教师、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或高校专家担任培育站主持人和导师。学员通过教师自荐、学校推荐、培育站遴选、导师组择优选定。每站有20余名成员,每年集中研修时间不少于30天。学员们有明确的任务,即通过一年的学习,能发挥骨干作用,展示学习成果。同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措施:以半年为周期对学员进行考核,中期达不到要求者予以淘汰;终期考核优秀者,优先列为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县级骨干教师候选人。

  连云港在全省率先启动培育站工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该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曹佃福深有感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突出乡村特色,观照乡村课堂,对接教师需求,这样定向发力的系统培训很受学员和学校欢迎。”

  精准用力

  提升教学能力素质

  2月26日,南通市通州区乡村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迎来了新年后的第一次研修活动,研修主题是“专业视角下的听课与评课”,培育站主持人、特级教师凌宗伟给大家带来了《课堂观察评价与师生发展》专题讲座,同时安排学员们开展听课、评课、说课一体化比赛。从“备课”到“教学个性与风格的形成”,该培育站引领学员深化中学语文系统化教学设计,力图通过一年的研修,让学员把阶段性收获内化为系统性认识。

  2016年底,培育站工作中期评估总结会在南京召开。从各设区市的汇报中,记者听得最多的是这些关键词:专业、教学、论文、课题……多数培育站负责人表示,培育站尤其需要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让学员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提升教学能力。

  省教师培训中心是培育站项目的执行主体,目标就是通过精准定向培育,促进乡村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能力、师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诸方面有显著进步和提升。中心主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院长王仁雷告诉记者,从中期推进的成果看,该项目对症、切用、有效,满足了参训学员的真实需求,并在内容和形式上、在管理者和培训者的理念和操作上,都实现了较大创新。“当前不少教育培训令参训者不满,受到质疑和非议。江苏的‘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项目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培训‘供给侧’改革样本。”王仁雷说。

  各培育站要求学员自行制订发展规划,并在梳理学员特点和学科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为学员提供个性化专业支持,示范重要的价值观和实践,激发学员对教学实践的思考。

  王芹是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中学体育教师,也是惠志东体育教师培育站学员。回顾入站一年来的经历,她最大的感受是,“井底之蛙”看到了又一片天地。“我阅读了许多专业书籍和杂志,并认真读进去了,现在更明确教案该怎么写、评课应当如何评,上课增添了底气。另外,我还有机会参加省级甚至国家级论坛活动,见到钦慕许久的专家,这在以前都是难以想象的!”王芹感叹道。

  落实有力

  开启自我生长通道

  培育站工作的有效开展,关键在主持人及导师团队。省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严华银告诉记者,各培育站对主持人的要求都很高,强调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富于理性思考和理论素养、德行高尚、乐于奉献者。首选特级教师,有些特别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也可入列。导师团队一般由3人组成,优先考虑选择一线实践专家,兼及高校中了解和热心于基础教育并对教育实践有真研究的学者、专家。

  作为培育站主持人,惠志东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我也是从乡村来,是乡村教育培养了我,今天能为乡村教师的发展作一点奉献,实际是一种回馈和反哺。”与惠志东抱有同样情怀的主持人和导师还有很多。正是有了这样的主持人和导师团队,培育站才有充足的实力保障,不折不扣地实现培养目标和任务。

  解决了导师团队这一“核心”要素,指导本身也立足“核心”。每个培育站都要求围绕发展重点,解决学员的基本问题,突出专业特色,务求培训实效。培育站强调有别于一般教研、科研机构的“支持”“帮助”,把重点放在教学素养、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上,通过主持人及专家团队的引导,让乡村教师稳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过硬的球技是在球场上与对手过招中获得的,教学亦是同理。因此,不少培育站结合教学现场的问题进行课堂诊断,鼓励学员对话、研讨和交锋,让培育更多地表现为“培养”和学员的“自我生长”。

  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中心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李其进领衔指导该区小学数学培育站,他非常强调“参与式培训”,让所有学员都有机会亲身“演课”。若邀请专家来做讲座,也会留出时间让学员们与之互动交流。

  通州金沙中学语文教师季勇是该区乡村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助教。培育活动开展以来,他对学员们的变化印象深刻。他记得,首次要求学员发言时,一名教师红着脸推辞:“我还从没在这么多老师面前讲过话呢。”从最初的不敢开口、无话可说,到人人发言、只说“好话”,再到侃侃而谈、各抒己见,学员们“进步真大”。

  “凌老师,这一期培育站结束之后还会不会再办?我们还能参加吗?”通州平潮中学语文教师周小俊追着凌宗伟问。入站培训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教学能力,更关键的是,开启了他们自我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通道。

  效益续力

  托起乡村教育梦想

  “我就是想让每名学员成为自己所在县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的‘种子’,让这些希望的‘种子’托起更多人的乡村教育梦想。”盐城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游基宏在工作笔记中这样写道。

  让学员成为所在学校、区域的“领头羊”,是很多培育站主持人和导师的殷切期望。连云区白果树小学的姚尧是一名年轻的体育教师,他说,到现在他都忘不了惠志东校长那句恳切的“我恨不得一下子将30年的经验全数教给你们”。惠志东对学员要求很严,但每次培训大家“都不舍得请假”。姚尧在学习笔记上工整地写着“强大自我,富及地方”。

  一次次活动,无不凝聚着培育站主持人和导师们的心血。连云港宿城小学教师和芳芳在博客中写道,主持人孙焱经常在凌晨就起床为他们修改论文和课题。“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对导师每一次的指点,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加强对教学的理解……”

  一年来,培育站项目不仅带动了在训学员的成长,而且通过他们促进了乡村本土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并推动了其所在学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育站让乡村教师走出职业倦怠,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生活习惯——案头常备书刊,固定时间阅读;有思考的专题,并围绕主题开展实践;每学期进行案例或论文的写作……这样的教育生活方式,提升了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使命感,越来越多的教师不仅安心扎根乡村,还开始在乡村创造教育新生活。

  王继聚是赣榆区龙河中心小学副校长,也是该区朱红甫小学语文培育站学员。他坦言,自2009年取得中高职称之后,自己就陷入了发展动力不足的状态。加入培育站后,最大的变化是“8小时之外也是读书人”,学员们志同道合,互相激励,更加激发了彼此的乡村教育情怀。他说:“培育站给了我第二次学术生命,每天我都是个研究者。”

  一年的培育之旅充实丰盛,每一名学员收获满满。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有393篇优秀论文从5000篇参评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其余590篇获二等奖、1191篇获三等奖。80名培育站学员经历层层比拼和筛选,跻身全省乡村骨干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34人获一等奖、44人获二等奖。

  “通过这样以点带面、突出重点认真培训和培养3万名骨干,再以这些骨干去拉动和带动全省27万乡村教师的发展,江苏乡村教育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崔春霞对培育站的成效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