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下好教育先手棋

作者:孙其华 赵建春 潘玉娇 王京 曾文君 发布时间:2019-01-09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下好教育先手棋

——江苏省南京市优先发展教育纪实

  2018年11月28日,南京市秦淮区迎来了江苏历史上的第一所科技高中——南京师大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即将担任科技高中校长的,是网传“数学帝”、南京师大附中校长葛军。科技高中地处南部新城,占地10.7万平方米,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今年9月开始招生。“新校将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国际视野和理工特长能力,将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南京师大附中的骨干教师也将轮岗教学。”葛军在南京市教育局、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师大附中三方合作共建揭牌仪式上说。

  江苏第一所科技高中的落地,源于南京市教育部门对于高中整体布局的总体谋划,更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所做的不懈努力的体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那么,怎样才能下好这步重要先手棋?南京市委、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孜孜以求,不断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探索之路。

  抓机遇超前布局教育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的第10天,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学习全国教育大会重要精神,要求各级各部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主动下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先手棋。

  这着先手棋,在南京市政府对教育的系统规划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该市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率先实现较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率先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期水平,教育获得感和人民群众满意度领先全国同类城市,教育名城时代内涵进一步彰显。

  2018年度的《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的阐述直指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比如,消除“大班额”,缓解“择校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等。这一年,南京市政府针对教育先后7次发文,内容涵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布局优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校园安全等多个方面。“教育的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市委、市政府的主动作为,为破解现阶段教育难题,推动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说。

  2018年11月底,一则重磅消息的公布,让南京市江北新区的家长们心里乐开了花。该区管委会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布,未来几年,新区将迎来47所学校,34个优质教育项目,新增学位4.5万个。江北新区是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这几年快速发展使得学龄人口急剧增加,原先的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党政及教育部门亮出实招。“这些项目建设的总投资约为66.83亿元,其中2018年的投资就达20亿元,江北正实现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的转变。”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郑武说。

  这几年,南京对教育用地的保护成效明显。该市于2014年正式实施《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的设置规模和占地面积定下了“硬杠杠”。在丁家庄、上坊、花岗、岱山四大保障房片区,规划之初,市教育局就全程参与规划、建设与设计过程。目前,四大片区共规划建设了18所幼儿园、10所小学、5所初中和1所高中,所有入住居民的学龄人口均能及时、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服务。2016年底,教育部发函,向全国推广南京的做法。

  2018年,南京开启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3年攻坚计划,包括学校建设、教育准备、教师配备、教育教学、学校管理5个方面,涉及教育、编办、发改、规划、财政、人社、国土等多个部门。南京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各部门分管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各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增达标数每年不得低于未达标学校总数30%的要求层层落实。

  “3年计划中的很多数据令人振奋。”孙百军向记者举例,到2020年,全市规划新建小学、初中104所,建成开办64所,解决学位缺额10万个;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学校音体美专职教师比例,小学、初中分别不低于65%和85%。

  还有一组数据,更能说明南京下好这步先手棋的诚意:南京已经建立了高标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为每生800元,小学为1000元,初中为1300元,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位于江苏各市之首。

  主动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矛盾

  对于南京普通老百姓来说,2018年在教育系统发生的最大事情,莫过于5所高中名校在新区、新城的扩建。这5所高中分别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南师附中、南京一中、金陵中学和中华中学。5个新校区总占地700多亩,不仅拥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还将与本部一体化办学,建立一流的师资队伍。

  “我们采用条件成熟一所、开办一所的模式,最早一批预计2019年完成。”孙百军说,“对于南京教育来说,优化全市普通高中的布局,是均衡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除了鼓励名校办分校,南京还通过聚合新区名校组团集群发展、发挥名校连续孵化效应等方式,进一步推进主城优质资源辐射新城。几年来,河西新城9所中小学群陆续建成,包括中部地区5所中小学群、南部地区4所中小学群,学校间差距不断缩小,校级发展均衡度大幅提升。位于仙林地区的金陵小学,校长由原游府西街小学校长林慧敏担任。学校刚开办时只有379人,如今在校生已达1500多人。因为办学突出,这所小学又开始带领栖霞区东部地区的小学联盟共同体一起发展,成为联盟的“领头羊”。

  在平衡区域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均衡分班的实行,有效解决了校内生源与师资的不平衡。2017年6月,南京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分班工作,明确各校不得以各种名义设立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校长孙小红表示,均衡分班看似简单,要做好并不容易。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均衡维度参照,教师从教龄与性别、学生管理经验、学科专业能力等维度赋分;学生则考虑成绩、性别、学校来源、兴趣爱好甚至身高等因素。在分班现场会上,学校邀请纪检委、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共同参加,通过分班软件,确保公平公正。学校还构建了英语、数学学科“跑课选学”课程体系,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入“掌握课”“提优课”“解惑课”三种不同的课堂进行选学。“消息刚出来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表示质疑,近两年过去了,孩子们用实际表现消除了家长的疑虑。”孙小红说。

  2018年11月1日,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做了一件让家长们颇为意外的事情。该校以土地流转方式承租180亩土地,用于开发建设农业教育基地,这在南京尚属首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劳’字列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提起开办农场的初衷,该校校长朱焱说,“我们希望通过农场建设,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磨炼意志。”

  立师德强师能增活力

  陈强老师家位于南京闹市区的山西路,上班地点却在栖霞区最偏远的长江村,两地相距60公里,交通极为不便。栖霞区最偏远的龙潭街道共有中小学6所,像陈强一样常年奔波城郊之间的老师多达86人。随着栖霞区“振兴远郊教育行动计划”的开启,两辆“幸福班车”的运行,这86名教师的难题成功解决。他们每月只需承担80元交通费便可出行无忧,其余费用则由教育局和街道承担。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重视,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一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其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二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立师德强师能;三要改善教师经济待遇,关心教师生活。”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说。

  这几年,南京对乡村教师的关注度不断加大。2017年,南京市教育局与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政府专项奖励实施办法》,明确对特殊教育、乡村教师予以政府专项奖励。其中规定,对于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1—4年,每人每年奖励1000元;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5—14年,每人每年奖励2000元;从事乡村教学15—24年,每人每年奖励4000元;在乡村学校从教25年以上,每人每年奖励6000元。

  师德师风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2018年开始,南京将连续3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师德建设年”工作,包括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评选“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开展随机督导,聘请普通市民担任师德师风监督员等。“师德师风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党政同责,还要求全员参与,一岗双责。”张生告诉记者,按照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南京每个区、每个学校都要建立师德师风督导小组;同时市、区级督导一年不少于全市三分之一学校,3年达到全覆盖。

  在最近的一次督导中,南京市教育局宣传德育处组织部分师德师风监督员,直接进入学校查台账、与教师座谈。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教师是否存在体罚、是否进行有偿补课、是否认真备课等。“这是一种常见的督查形式。对于问卷中反映的情况,我们会及时核实并处理。”督导员张甜说。

  和陈强一样,瑞金路小学的英语教师黄媛媛这两年也有些“奔波”,这种“奔波”更体现于一种心理的距离。2014年,秦淮区成为南京“区管校用”试点区,探索由教育、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对教师资源统一管理,由学校对教师资源合理使用的教师管理新制度。第二年,在区进修学校的安排下,黄媛媛从原先的瑞金路小学流动到了光华门小学。

  光华门小学的孩子英语基础薄弱,课堂进度学生跟不上,时常“冷场”,让黄媛媛极不适应。后来,她推翻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将以往的薄弱知识点和新授内容糅合,用口诀、找窍门、绘导图,作业分层布置。渐渐地,课堂氛围活跃了,孩子们英语成绩好了,黄媛媛这几年的教研成果,也陆续获得了市级的一、二等奖。

  4年的“区管校用”试点,助推了秦淮区一批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让他们的辐射效应充分发挥,有效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这两年,我们义务教育学校累计交流教师680人,每年交流比例均超过应交流教师总数的15%。”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俞泰鸿说,“双塘小学和中山小学原先的教学质量都一般,通过‘区管校用’,办学水平都迅速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成为全区新增的办学亮点。”

  打造便民惠民的温暖教育

  郑敏宁是一名护士,工作忙碌,丈夫长年出差,平日里接送儿子上下学成为一个大问题。2017年初,南京市所有小学开始实施“弹性离校”,她立即让在中央路小学读书的儿子参加了学校的“小秧苗驿站”。在这个“小秧苗驿站”里,各个班级的孩子聚集在一起,由专门的老师负责看护他们做作业和复习。令郑敏宁尤为放心的是,“小秧苗驿站”的教师对孩子的安全问题非常上心。有一次,她因为工作太忙,没来得及接孩子,结果当天值班的陈老师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她单位。

  “我们工作的落脚点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老百姓得实惠。”张生说。作为2017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弹性离校”实施两年来,受到了家长的一致点赞。在全市300多所公办、民办小学,报名参加“弹性离校”的学生达9.6万多人,平均每4个小学生就有一人参加“弹性离校”,学生家长对“弹性离校”的满意度超过95.7%。

  在鼓楼区教育局局长柴耘看来,除了线下的课后延时服务,线上的公益免费辅导平台,也是满足学生辅导需求、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重要途径。2018年11月8日,“鼓楼教师在线”正式运行。作为全省第一个教师实时在线辅导学生的公益免费平台,每周一至周六晚七点半到九点半,只要学生在家做作业遇到疑问,便可登录“鼓楼智慧教育”微信公众号,发送相关作业照片,教师就会像外卖小哥一样“抢单”答疑。

  上线仅一月有余,就有超过1.5万名家长关注了该平台,在线辅导教师超过150人,日均辅导学生超百人次。随后,鼓楼区教育部门“趁热打铁”,接连推出“在线课堂”和“鹤琴育儿在线”模块,前者可以组团预约名师上课,后者由幼儿教师在线实时回答家长育儿难题。

  有温度的教育,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上。2017年,南京市首次颁发“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张生介绍:“在学校申报的基础上,由专家按照评选项目进行打分,最终确定获奖人选,以此激励更多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孩子不畏困难、勤奋学习。”首届励志奖学金表彰了550名中小学生,第二届拓展到了1000名。一等奖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二等奖为3000元。该项奖学金获得者之一高梓涵是南京盲人学校中职部的学生,她从小热爱朗诵,可以独立朗诵有声小说,还能操作电脑进行音频制作,还是省运会乒乓球项目的女单冠军。高梓涵坦言:“比拿到奖金更兴奋的,是获奖本身,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关注我的成长,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本报记者 孙其华 赵建春 潘玉娇 通讯员 王京 曾文君

责任编辑:陈路

下好教育先手棋
发布时间:2019-01-09   
来       源:《中国教育报》  

下好教育先手棋

——江苏省南京市优先发展教育纪实

  2018年11月28日,南京市秦淮区迎来了江苏历史上的第一所科技高中——南京师大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即将担任科技高中校长的,是网传“数学帝”、南京师大附中校长葛军。科技高中地处南部新城,占地10.7万平方米,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今年9月开始招生。“新校将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国际视野和理工特长能力,将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南京师大附中的骨干教师也将轮岗教学。”葛军在南京市教育局、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师大附中三方合作共建揭牌仪式上说。

  江苏第一所科技高中的落地,源于南京市教育部门对于高中整体布局的总体谋划,更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所做的不懈努力的体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那么,怎样才能下好这步重要先手棋?南京市委、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孜孜以求,不断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探索之路。

  抓机遇超前布局教育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的第10天,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学习全国教育大会重要精神,要求各级各部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主动下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先手棋。

  这着先手棋,在南京市政府对教育的系统规划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该市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率先实现较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率先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期水平,教育获得感和人民群众满意度领先全国同类城市,教育名城时代内涵进一步彰显。

  2018年度的《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的阐述直指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比如,消除“大班额”,缓解“择校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等。这一年,南京市政府针对教育先后7次发文,内容涵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布局优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校园安全等多个方面。“教育的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市委、市政府的主动作为,为破解现阶段教育难题,推动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说。

  2018年11月底,一则重磅消息的公布,让南京市江北新区的家长们心里乐开了花。该区管委会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布,未来几年,新区将迎来47所学校,34个优质教育项目,新增学位4.5万个。江北新区是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这几年快速发展使得学龄人口急剧增加,原先的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党政及教育部门亮出实招。“这些项目建设的总投资约为66.83亿元,其中2018年的投资就达20亿元,江北正实现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的转变。”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郑武说。

  这几年,南京对教育用地的保护成效明显。该市于2014年正式实施《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的设置规模和占地面积定下了“硬杠杠”。在丁家庄、上坊、花岗、岱山四大保障房片区,规划之初,市教育局就全程参与规划、建设与设计过程。目前,四大片区共规划建设了18所幼儿园、10所小学、5所初中和1所高中,所有入住居民的学龄人口均能及时、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服务。2016年底,教育部发函,向全国推广南京的做法。

  2018年,南京开启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3年攻坚计划,包括学校建设、教育准备、教师配备、教育教学、学校管理5个方面,涉及教育、编办、发改、规划、财政、人社、国土等多个部门。南京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各部门分管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各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增达标数每年不得低于未达标学校总数30%的要求层层落实。

  “3年计划中的很多数据令人振奋。”孙百军向记者举例,到2020年,全市规划新建小学、初中104所,建成开办64所,解决学位缺额10万个;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学校音体美专职教师比例,小学、初中分别不低于65%和85%。

  还有一组数据,更能说明南京下好这步先手棋的诚意:南京已经建立了高标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为每生800元,小学为1000元,初中为1300元,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位于江苏各市之首。

  主动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矛盾

  对于南京普通老百姓来说,2018年在教育系统发生的最大事情,莫过于5所高中名校在新区、新城的扩建。这5所高中分别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南师附中、南京一中、金陵中学和中华中学。5个新校区总占地700多亩,不仅拥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还将与本部一体化办学,建立一流的师资队伍。

  “我们采用条件成熟一所、开办一所的模式,最早一批预计2019年完成。”孙百军说,“对于南京教育来说,优化全市普通高中的布局,是均衡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除了鼓励名校办分校,南京还通过聚合新区名校组团集群发展、发挥名校连续孵化效应等方式,进一步推进主城优质资源辐射新城。几年来,河西新城9所中小学群陆续建成,包括中部地区5所中小学群、南部地区4所中小学群,学校间差距不断缩小,校级发展均衡度大幅提升。位于仙林地区的金陵小学,校长由原游府西街小学校长林慧敏担任。学校刚开办时只有379人,如今在校生已达1500多人。因为办学突出,这所小学又开始带领栖霞区东部地区的小学联盟共同体一起发展,成为联盟的“领头羊”。

  在平衡区域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均衡分班的实行,有效解决了校内生源与师资的不平衡。2017年6月,南京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分班工作,明确各校不得以各种名义设立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校长孙小红表示,均衡分班看似简单,要做好并不容易。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均衡维度参照,教师从教龄与性别、学生管理经验、学科专业能力等维度赋分;学生则考虑成绩、性别、学校来源、兴趣爱好甚至身高等因素。在分班现场会上,学校邀请纪检委、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共同参加,通过分班软件,确保公平公正。学校还构建了英语、数学学科“跑课选学”课程体系,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入“掌握课”“提优课”“解惑课”三种不同的课堂进行选学。“消息刚出来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表示质疑,近两年过去了,孩子们用实际表现消除了家长的疑虑。”孙小红说。

  2018年11月1日,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做了一件让家长们颇为意外的事情。该校以土地流转方式承租180亩土地,用于开发建设农业教育基地,这在南京尚属首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劳’字列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提起开办农场的初衷,该校校长朱焱说,“我们希望通过农场建设,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磨炼意志。”

  立师德强师能增活力

  陈强老师家位于南京闹市区的山西路,上班地点却在栖霞区最偏远的长江村,两地相距60公里,交通极为不便。栖霞区最偏远的龙潭街道共有中小学6所,像陈强一样常年奔波城郊之间的老师多达86人。随着栖霞区“振兴远郊教育行动计划”的开启,两辆“幸福班车”的运行,这86名教师的难题成功解决。他们每月只需承担80元交通费便可出行无忧,其余费用则由教育局和街道承担。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重视,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一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其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二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立师德强师能;三要改善教师经济待遇,关心教师生活。”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说。

  这几年,南京对乡村教师的关注度不断加大。2017年,南京市教育局与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政府专项奖励实施办法》,明确对特殊教育、乡村教师予以政府专项奖励。其中规定,对于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1—4年,每人每年奖励1000元;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5—14年,每人每年奖励2000元;从事乡村教学15—24年,每人每年奖励4000元;在乡村学校从教25年以上,每人每年奖励6000元。

  师德师风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2018年开始,南京将连续3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师德建设年”工作,包括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评选“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开展随机督导,聘请普通市民担任师德师风监督员等。“师德师风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党政同责,还要求全员参与,一岗双责。”张生告诉记者,按照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南京每个区、每个学校都要建立师德师风督导小组;同时市、区级督导一年不少于全市三分之一学校,3年达到全覆盖。

  在最近的一次督导中,南京市教育局宣传德育处组织部分师德师风监督员,直接进入学校查台账、与教师座谈。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教师是否存在体罚、是否进行有偿补课、是否认真备课等。“这是一种常见的督查形式。对于问卷中反映的情况,我们会及时核实并处理。”督导员张甜说。

  和陈强一样,瑞金路小学的英语教师黄媛媛这两年也有些“奔波”,这种“奔波”更体现于一种心理的距离。2014年,秦淮区成为南京“区管校用”试点区,探索由教育、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对教师资源统一管理,由学校对教师资源合理使用的教师管理新制度。第二年,在区进修学校的安排下,黄媛媛从原先的瑞金路小学流动到了光华门小学。

  光华门小学的孩子英语基础薄弱,课堂进度学生跟不上,时常“冷场”,让黄媛媛极不适应。后来,她推翻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将以往的薄弱知识点和新授内容糅合,用口诀、找窍门、绘导图,作业分层布置。渐渐地,课堂氛围活跃了,孩子们英语成绩好了,黄媛媛这几年的教研成果,也陆续获得了市级的一、二等奖。

  4年的“区管校用”试点,助推了秦淮区一批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让他们的辐射效应充分发挥,有效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这两年,我们义务教育学校累计交流教师680人,每年交流比例均超过应交流教师总数的15%。”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俞泰鸿说,“双塘小学和中山小学原先的教学质量都一般,通过‘区管校用’,办学水平都迅速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成为全区新增的办学亮点。”

  打造便民惠民的温暖教育

  郑敏宁是一名护士,工作忙碌,丈夫长年出差,平日里接送儿子上下学成为一个大问题。2017年初,南京市所有小学开始实施“弹性离校”,她立即让在中央路小学读书的儿子参加了学校的“小秧苗驿站”。在这个“小秧苗驿站”里,各个班级的孩子聚集在一起,由专门的老师负责看护他们做作业和复习。令郑敏宁尤为放心的是,“小秧苗驿站”的教师对孩子的安全问题非常上心。有一次,她因为工作太忙,没来得及接孩子,结果当天值班的陈老师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她单位。

  “我们工作的落脚点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老百姓得实惠。”张生说。作为2017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弹性离校”实施两年来,受到了家长的一致点赞。在全市300多所公办、民办小学,报名参加“弹性离校”的学生达9.6万多人,平均每4个小学生就有一人参加“弹性离校”,学生家长对“弹性离校”的满意度超过95.7%。

  在鼓楼区教育局局长柴耘看来,除了线下的课后延时服务,线上的公益免费辅导平台,也是满足学生辅导需求、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重要途径。2018年11月8日,“鼓楼教师在线”正式运行。作为全省第一个教师实时在线辅导学生的公益免费平台,每周一至周六晚七点半到九点半,只要学生在家做作业遇到疑问,便可登录“鼓楼智慧教育”微信公众号,发送相关作业照片,教师就会像外卖小哥一样“抢单”答疑。

  上线仅一月有余,就有超过1.5万名家长关注了该平台,在线辅导教师超过150人,日均辅导学生超百人次。随后,鼓楼区教育部门“趁热打铁”,接连推出“在线课堂”和“鹤琴育儿在线”模块,前者可以组团预约名师上课,后者由幼儿教师在线实时回答家长育儿难题。

  有温度的教育,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上。2017年,南京市首次颁发“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张生介绍:“在学校申报的基础上,由专家按照评选项目进行打分,最终确定获奖人选,以此激励更多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孩子不畏困难、勤奋学习。”首届励志奖学金表彰了550名中小学生,第二届拓展到了1000名。一等奖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二等奖为3000元。该项奖学金获得者之一高梓涵是南京盲人学校中职部的学生,她从小热爱朗诵,可以独立朗诵有声小说,还能操作电脑进行音频制作,还是省运会乒乓球项目的女单冠军。高梓涵坦言:“比拿到奖金更兴奋的,是获奖本身,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关注我的成长,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本报记者 孙其华 赵建春 潘玉娇 通讯员 王京 曾文君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