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镇江: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乐章

作者:赵建春 童凌翔 唐守伦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源: 全媒体新闻中心

  ■本报记者 赵建春 童凌翔 特约通讯员 唐守伦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镇江教育迈上了教育现代化的快车道,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有辖市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水平、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监测水平均位居全省前列;学前教育改革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镇江的新“名片”。

  面对人民群众的期待,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表示:“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推动‘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学习进步、人生出彩的机会。”

  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即“九个坚持”,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镇江市深入领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党建工作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久前,镇江市教育局领导班子被评为“市忠诚团结创新担当好班子”,市教育局也被评为“市服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十佳单位”,一批先进党员受到各级表彰……这些成绩集中展示了镇江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风采。

  “我们始终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最大责任担当,带头在谋发展中履行第一责任,强化示范带动效应。”镇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局长刘元良表示。该局领导班子成员从我做起,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以科学的谋划、高效的实践来寻求工作新突破,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镇江市教育局以项目攻坚为抓手,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该局将“基层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作为年度“书记项目”重点攻坚,挑选一批思想政治强、综合素质较高、善于学习思考的年轻党员从事党务工作,通过交流轮岗,到薄弱学校(单位)、基层一线锻炼等途径,进一步实施“压担式培养”,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业务“双提升”“双带头”,实现基层党建与教育教学“双融双促”。工程推进以来,镇江市教育局完善了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优罚劣、选拔任用等的重要依据。江南学校党总支书记周晓华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崇实女子中学党委副书记夏春娣被评为省特级教师,镇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陈进平被评为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8名党支部书记被评为市第七批中小学教师学科带头人。镇江市教育局党委“基层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被评为2018年度镇江市十佳优质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全市中小学校还因校制宜,深入开展“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建设,形成了一批受到省、市表彰的中小学党建文化品牌项目。镇江市特教中心党支部大力弘扬“奉献大爱,追求卓越”的特教党员先锋精神,组建了“义务送教,圆梦上学”党员示范岗,为重度残疾儿童开展义务“送教上门”爱心志愿服务。他们的足迹遍布丹徒、京口、润州三个区,行程3万多公里,为市区因重度残疾而无法上学的20名儿童少年送去了“全员、全程、全面”的“三全教育”,圆了他们的上学梦,成为全省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丹徒高级中学党总支通过让党员、教师全员参与以志愿导学、精准助学为特质的导师制活动,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动态、体质情况等实施个性化、个别化的导学或辅导,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助推学生成长。句容市第三中学党总支针对家境贫困、学习困难、心理困扰的学生集中开展“手拉手、心贴心”助学活动,经济上帮扶、心理上疏导、学习上辅导,切实化解学生遇到的“难题”,兑现了“不放弃一名学生,不放弃学生一门学科”的庄严承诺。丹阳市吕叔湘中学充分挖掘吕叔湘的人生价值观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内涵,通过党员牵手宏志生,帮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孩子完成高中学业,成就“知识改变命运”的美好理想。10年来,学校为全国各高校输送了数百名宏志班毕业生,演绎出“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的动人篇章。

  推进改革破解教育难题 

  “良师益友,现代师表”“关心下一代,汗水浇未来”,这是记者近日走进句容市下蜀镇中心幼儿园时看到的两面锦旗上书写的语句。园长杨华俊说,这是大(2)班刘帅的妈妈特地送来表达感激之情的。刘帅原来是个令家长头疼的“熊孩子”,转到园里一个学期后进步很大,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刘帅妈妈深情地说:“我很后悔没有早一点让孩子来,这里的学习生活改变了我对农村幼儿园的看法。”

  这样的故事在这所乡镇幼儿园里经常发生,还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学前教育专家前来学习交流。非洲学前教育考察团里一位专家目睹了园里幼儿的活动后,真诚地说:“我想把下蜀幼儿园带到非洲去!”

  下蜀镇中心幼儿园只是镇江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缩影。在镇江,学前教育改革已成为镇江教育发展的品牌。从2010年起,镇江认准“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是人生幸福的起点”这一最质朴的道理,借助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区的平台,逐一破解幼儿“入园难”、资金投入“保障难”、园长管理“独立难”、幼儿教师“进编难”、民办园“生存难”等难题,建立起政府主导、职能部门配合、教育行政力量推进的工作机制,出台了攻克办园人财物难题的一项项政策。

  2017年初,镇江成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承担扩大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等试点任务。镇江学前教育发展又迎来新机遇,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逐步缩小城乡间、公民办园间在保教水平上的差距。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一行调研镇江学前教育时称,镇江学前教育改革模式值得全国推广。

  今年9月,镇江市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构建公办为主、非营利性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优化保教队伍,提升保教水平,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推进全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规范、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全市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镇江的各项教育改革全面推进。2015年底,省政府批准将镇江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市,镇江市教育部门按照“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思路,积极推进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校长职级制、学前教育、校地合作、教师县管校聘、教育督导评估和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建设等6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使镇江教育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上半年,丹阳市按照“政策精准、操作规范、稳步推进、力求实效”16字方针,率先在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县管校聘”改革。经过适岗竞聘,全市共有7人落聘,其中5人接受组织调剂,2人不服从调剂进入待岗程序,达到“优化师资配备、激发教师活力、优化教育生态”的预期效果。

  句容市近年来则把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教育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城乡学校基本实现“校园环境一样美,师资队伍一样强,管理与质量一样高”的目标。

  2018年初,镇江市所辖市区全部通过第二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认定,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全域通过的设区市。在2018年首次省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中,镇江位列第四。

  “适合的教育”让孩子人生出彩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镇江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时期。

  面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镇江教育坚持“优化服务,回归本真,改革创新,幸福师生”的基本路径,大力倡导“均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观念,在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昂扬姿态和积极作为迎接新时代。

  “关注每一个”成为镇江教育人践行“适合的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各校因校制宜地推进“适合的教育”。镇江崇实女子中学秉持“崇实求真,因性施教,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让学校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回答了人们对当下“适不适合办女校”的追问。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将“关注孩子每一个方面的成长”作为德育实践课程的宗旨。目前,该校已建成完整的活动体系,覆盖各个年级。如一年级的“春到梅花山”活动,从语文课文学习开始,拓展到吟梅、识梅、赏梅、画梅;二年级的“护蛋行动”,组织孩子走进农业科技园“领蛋”,回校园“护蛋”,写“护蛋”日记;三年级的“军营十岁成长仪式”,带孩子走进军营体验军训生活,磨炼坚强意志……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则围绕“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理想的发展,让每一个家庭都收获成功的喜悦”这一目标,确立“规范+活泼=成人,优秀+特长=成才,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该校牵手13所学校共同倡议组建“镇江市中小学学生社团联盟”,为提升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适合的课程表。

  值得一提的是,镇江市积极支持中职教育优质创新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工程,推动校企融合,有效运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和省智慧校园。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000人左右,就业率达99%以上,优质就业率达65%以上,“双证率”达100%。在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镇江教育人的努力,也意味着我市对‘适合的教育’探索初见成效。”在刘元良看来,“适合的教育”就是能够彰显生命色彩的教育,“推进‘适合的教育’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应有之义,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

   【新闻链接】

  数说镇江教育

  近年来,镇江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从优质资源覆盖看:早在2014年,镇江市所有辖市区就全部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目前,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2%。其中,公办普高的省三星级以上学校占比100%(四星占比超过82%),公办职校的省四星级学校占比100%。从重要指标排位看:学前教育普及率、义务教育普及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事业发展核心指标全部居全省前列。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水平、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监测水平、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全部居全省前列。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水平、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全部居全省第一方阵。从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看,镇江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和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2016年又被列为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市,着力探索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四大改革任务,并在集团化办学、第三方评估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有益尝试。镇江市教育改革的相关成果被评为全省、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全覆盖。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01所。其中,普通高校8所,中职学校11所,普通中学111所(含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17所,初级中学65所,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合计27所),普通小学113所,幼儿园253所,特殊学校5所。全市共有教职工4.4万人,在校生48万余人。

责任编辑:陈路

镇江: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乐章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       源:全媒体新闻中心  

  ■本报记者 赵建春 童凌翔 特约通讯员 唐守伦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镇江教育迈上了教育现代化的快车道,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有辖市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水平、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监测水平均位居全省前列;学前教育改革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镇江的新“名片”。

  面对人民群众的期待,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表示:“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推动‘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学习进步、人生出彩的机会。”

  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即“九个坚持”,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镇江市深入领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党建工作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久前,镇江市教育局领导班子被评为“市忠诚团结创新担当好班子”,市教育局也被评为“市服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十佳单位”,一批先进党员受到各级表彰……这些成绩集中展示了镇江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风采。

  “我们始终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最大责任担当,带头在谋发展中履行第一责任,强化示范带动效应。”镇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局长刘元良表示。该局领导班子成员从我做起,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以科学的谋划、高效的实践来寻求工作新突破,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镇江市教育局以项目攻坚为抓手,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该局将“基层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作为年度“书记项目”重点攻坚,挑选一批思想政治强、综合素质较高、善于学习思考的年轻党员从事党务工作,通过交流轮岗,到薄弱学校(单位)、基层一线锻炼等途径,进一步实施“压担式培养”,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业务“双提升”“双带头”,实现基层党建与教育教学“双融双促”。工程推进以来,镇江市教育局完善了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优罚劣、选拔任用等的重要依据。江南学校党总支书记周晓华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崇实女子中学党委副书记夏春娣被评为省特级教师,镇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陈进平被评为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8名党支部书记被评为市第七批中小学教师学科带头人。镇江市教育局党委“基层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被评为2018年度镇江市十佳优质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全市中小学校还因校制宜,深入开展“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建设,形成了一批受到省、市表彰的中小学党建文化品牌项目。镇江市特教中心党支部大力弘扬“奉献大爱,追求卓越”的特教党员先锋精神,组建了“义务送教,圆梦上学”党员示范岗,为重度残疾儿童开展义务“送教上门”爱心志愿服务。他们的足迹遍布丹徒、京口、润州三个区,行程3万多公里,为市区因重度残疾而无法上学的20名儿童少年送去了“全员、全程、全面”的“三全教育”,圆了他们的上学梦,成为全省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丹徒高级中学党总支通过让党员、教师全员参与以志愿导学、精准助学为特质的导师制活动,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动态、体质情况等实施个性化、个别化的导学或辅导,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助推学生成长。句容市第三中学党总支针对家境贫困、学习困难、心理困扰的学生集中开展“手拉手、心贴心”助学活动,经济上帮扶、心理上疏导、学习上辅导,切实化解学生遇到的“难题”,兑现了“不放弃一名学生,不放弃学生一门学科”的庄严承诺。丹阳市吕叔湘中学充分挖掘吕叔湘的人生价值观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内涵,通过党员牵手宏志生,帮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孩子完成高中学业,成就“知识改变命运”的美好理想。10年来,学校为全国各高校输送了数百名宏志班毕业生,演绎出“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的动人篇章。

  推进改革破解教育难题 

  “良师益友,现代师表”“关心下一代,汗水浇未来”,这是记者近日走进句容市下蜀镇中心幼儿园时看到的两面锦旗上书写的语句。园长杨华俊说,这是大(2)班刘帅的妈妈特地送来表达感激之情的。刘帅原来是个令家长头疼的“熊孩子”,转到园里一个学期后进步很大,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刘帅妈妈深情地说:“我很后悔没有早一点让孩子来,这里的学习生活改变了我对农村幼儿园的看法。”

  这样的故事在这所乡镇幼儿园里经常发生,还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学前教育专家前来学习交流。非洲学前教育考察团里一位专家目睹了园里幼儿的活动后,真诚地说:“我想把下蜀幼儿园带到非洲去!”

  下蜀镇中心幼儿园只是镇江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缩影。在镇江,学前教育改革已成为镇江教育发展的品牌。从2010年起,镇江认准“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是人生幸福的起点”这一最质朴的道理,借助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区的平台,逐一破解幼儿“入园难”、资金投入“保障难”、园长管理“独立难”、幼儿教师“进编难”、民办园“生存难”等难题,建立起政府主导、职能部门配合、教育行政力量推进的工作机制,出台了攻克办园人财物难题的一项项政策。

  2017年初,镇江成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承担扩大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等试点任务。镇江学前教育发展又迎来新机遇,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逐步缩小城乡间、公民办园间在保教水平上的差距。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一行调研镇江学前教育时称,镇江学前教育改革模式值得全国推广。

  今年9月,镇江市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构建公办为主、非营利性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优化保教队伍,提升保教水平,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推进全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规范、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全市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镇江的各项教育改革全面推进。2015年底,省政府批准将镇江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市,镇江市教育部门按照“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思路,积极推进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校长职级制、学前教育、校地合作、教师县管校聘、教育督导评估和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建设等6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使镇江教育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上半年,丹阳市按照“政策精准、操作规范、稳步推进、力求实效”16字方针,率先在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县管校聘”改革。经过适岗竞聘,全市共有7人落聘,其中5人接受组织调剂,2人不服从调剂进入待岗程序,达到“优化师资配备、激发教师活力、优化教育生态”的预期效果。

  句容市近年来则把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教育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城乡学校基本实现“校园环境一样美,师资队伍一样强,管理与质量一样高”的目标。

  2018年初,镇江市所辖市区全部通过第二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认定,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全域通过的设区市。在2018年首次省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中,镇江位列第四。

  “适合的教育”让孩子人生出彩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镇江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时期。

  面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镇江教育坚持“优化服务,回归本真,改革创新,幸福师生”的基本路径,大力倡导“均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观念,在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昂扬姿态和积极作为迎接新时代。

  “关注每一个”成为镇江教育人践行“适合的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各校因校制宜地推进“适合的教育”。镇江崇实女子中学秉持“崇实求真,因性施教,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让学校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回答了人们对当下“适不适合办女校”的追问。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将“关注孩子每一个方面的成长”作为德育实践课程的宗旨。目前,该校已建成完整的活动体系,覆盖各个年级。如一年级的“春到梅花山”活动,从语文课文学习开始,拓展到吟梅、识梅、赏梅、画梅;二年级的“护蛋行动”,组织孩子走进农业科技园“领蛋”,回校园“护蛋”,写“护蛋”日记;三年级的“军营十岁成长仪式”,带孩子走进军营体验军训生活,磨炼坚强意志……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则围绕“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理想的发展,让每一个家庭都收获成功的喜悦”这一目标,确立“规范+活泼=成人,优秀+特长=成才,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该校牵手13所学校共同倡议组建“镇江市中小学学生社团联盟”,为提升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适合的课程表。

  值得一提的是,镇江市积极支持中职教育优质创新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工程,推动校企融合,有效运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和省智慧校园。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000人左右,就业率达99%以上,优质就业率达65%以上,“双证率”达100%。在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镇江教育人的努力,也意味着我市对‘适合的教育’探索初见成效。”在刘元良看来,“适合的教育”就是能够彰显生命色彩的教育,“推进‘适合的教育’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应有之义,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

   【新闻链接】

  数说镇江教育

  近年来,镇江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从优质资源覆盖看:早在2014年,镇江市所有辖市区就全部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目前,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2%。其中,公办普高的省三星级以上学校占比100%(四星占比超过82%),公办职校的省四星级学校占比100%。从重要指标排位看:学前教育普及率、义务教育普及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事业发展核心指标全部居全省前列。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水平、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监测水平、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全部居全省前列。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水平、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全部居全省第一方阵。从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看,镇江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和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2016年又被列为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市,着力探索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四大改革任务,并在集团化办学、第三方评估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有益尝试。镇江市教育改革的相关成果被评为全省、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全覆盖。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01所。其中,普通高校8所,中职学校11所,普通中学111所(含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17所,初级中学65所,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合计27所),普通小学113所,幼儿园253所,特殊学校5所。全市共有教职工4.4万人,在校生48万余人。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