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泰州:推动区域教育迈向全面卓越

作者:蔡丽洁 徐俊 发布时间:2020-01-1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蔡丽洁 特约通讯员 徐俊

  厚植千年历史人文积淀的泰州教育,在进入新时代以来,全面焕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建设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教育、建卓越教育体系,泰州教育一次次勇立潮头、开拓进取。“十三五”以来,泰州教育更是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紧紧围绕“公平”和“质量”,着力破解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广大学生享受优质均衡教育资源的夙愿得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政策护航,打造全域优质均衡的“泰州模式”

  “以前每逢孩子升学,家里的亲戚朋友总会为了孩子到哪上学头疼。”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罗塘校区三(2)班学生家长周蓉蓉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现在,我再也不用纠结了,在哪个学区就去哪所学校,都是好学校!”

  对于泰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感受最深的是家长。2016年,原罗塘小学在姜堰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中,被纳入到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与“老字号”的北街校区、“新生代”的城南校区并列,成为实小的第三个校区。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统一领导下,三个校区在课程资源融通、教师队伍流通等方面携手共进,学校的“乐学”文化基因被进一步激活,并逐渐融入到整个教育集团的管理之中。

  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将教育工作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点工作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坚持做到“三个纳入”,即将教育事业发展纳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重要内容、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体系;先后出台了《2017—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泰州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并建立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全市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由2012年的54.3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72.7亿元,增幅达33.86%。

  按照“阶段推进、多元并举、内涵为重”的思路,泰州市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理布局城乡学校建设。“十二五”以来,全市各级财政先后投入83.76亿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24所,新增优质学位9.55万个。在全国率先组建跨区域义务教育共同体,探索教育集团、学区管理、城乡结对等“名校+”模式,目前全市已组建73个教育集团,其中紧密实体型23个、联盟共享型40个、教研一体型10个。

  同时,泰州市完善“城市教师支教、骨干教师送教、各类名师走教”的“名师+”流动体系,每年教师交流比例超过20%,校长、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超过30%。2014年,所有市(区)均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2015年,泰州市成功承办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义务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经验向全国推广。

  针对老百姓关注的教育热点、焦点问题,泰州教育人未雨绸缪,于2016年率先在全省推进“行政班+走班”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扩大普通高中课程多元选择,“行政班+走班”改革实验项目被列为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截至目前,泰州市有1所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3所高中获评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培育学校;四星级高中18所,占比54.5%;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占比达100%。

    精耕细作,教育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2019年9月刚开学,泰州市实验小学教师陈锦华就特意赶到民兴中学探望初一新生成晟熙。看到自己的“教师妈妈”,成晟熙脸上笑开了花:“我是一名留守学生,小学时陈老师是我的‘教师妈妈’,他一直关心我的学习、生活,把我当做自己的孩子。”持续关爱留守儿童10余年的陈锦华,在201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教师”,泰州市“教师妈妈”团队荣登2018年“江苏好人”和“中国好人”榜,受到教育部、中宣部的充分肯定,央视新闻三次向全国推广。

  在泰州,以陈锦华为代表的“教师妈妈”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竞相称赞的对象。近年来,在全市“关爱留守学生,争做教师妈妈”大走访大落实活动中,教育系统43753名“教师妈妈”与42426名留守学生结对,确保留守学生“人人有结对、学业有指导、亲情有呵护、生活有保障”,为全市10%的学生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

  在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面,近年来,在泰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泰州市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所有学校(公民办)全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5年,全市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学生65.88万人次,累计资助资金近5亿元,学生资助工作在省绩效评价中连续5年获得优秀等级。

  除“教师妈妈”这张温暖的名片之外,泰州市的素质教育品牌效应持续扩大。自2015年起,泰州教育人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5+2”工程,构建区域展示平台,给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展示机会,促动学校找准突破点;发布学校微创新案例,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实施了165个项目,并组织现场展示活动;开展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现中小学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行音乐、美术进中考,充分发挥考试的正向激励作用。

  2019年12月中旬,泰州二附中朱一茹老师上了一堂全市展示课。在《东汉的兴衰》中,她融入了“泰微课”《图说东汉之“兴”》内容,为高中生精心设计了一堂“吃得饱又吃得好”的历史课。海陵区教师发展中心历史研训员陆军感慨地说:“从教30多年,第一次见识这样用初一的教学内容给高一学生上课,而且上得非常成功。”在泰州,不只是家长在用“泰微课”,像朱一茹这样借力“泰微课”开展教学科研的教师也越来越多。

  自2013年起,“泰微课”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已建成微视频14万多条、微测试题36万多条、泰微导学7000多例,实现了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17门主要学科知识点的全覆盖。2019年,泰州市优化升级“泰微课”平台,成功申请“泰微课”APP两项软件著作权证书;启动“泰微课3.0”建设,打造“泰金课”优质课程,成功录制28节名师精品课,上传中、高考小专题193个;深入推进“泰微课”应用,全年学生访问量近2100万。“泰微课”得到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智慧江苏教育行业应用示范工程(第一名)、省重点改革成果,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并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全国推广。

  改革创新,全面构建“卓越教育体系”

  2019年暑假,江苏省兴化中学学生车佳伟成功地拿到北京大学航天航空专业入学资格,并成为空军某部飞行学员,他激动地向老师保证:“我一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空军飞行员,保卫祖国的蓝天。”他的班主任告诉记者:“车佳伟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泰州的‘卓越教育体系’让他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流的课堂教学和全面的素质培训,让他不仅取得了优秀的学业成绩,还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

  “卓越教育体系”是泰州教育新时期的特色和亮点之一,它的最初探索源自2012年开始构建的“卓越教师培训体系”。当年,泰州教育人在全国首开先河,探索构建以“面向全员、瞄准高端、提升薄弱、项目推进、整体优化”为内核的“卓越教师培训体系”。截至2018年底,3期卓越教师培训共出版专著22部,承担省级以上课题312项,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133项,培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25人。其中,重点推进了“泰州师说”网络培训、卓越教师培养、音体美兼职教师“一专多能”培训等项目,并全面达成全市所有教师“一年一训”的目标,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名师工作室发展指数和活跃度位列全国设区市首位。目前,第四期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

  “‘公平’和‘卓越’不是教育发展中两个非此即彼的选项。事实上,真正的教育公平不仅限于就学机会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让所有学生享受公平的优质教育。”泰州市教育局局长奚爱国说。为此,泰州市在“卓越教师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延伸开去,将“卓越”理念扩展至教育各阶段及各领域,于2016年提出全面构建“卓越教育体系”的目标,并将“卓越教育体系”列入泰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和“泰州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以“卓越”理念引领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弥补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品质。

  2018年,作为“卓越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州市启动“中小学校长卓越领导力培养工程”。2019年12月30日,该工程首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上,一期38名学员顺利结业,59名二期学员即将开始“卓越”之旅。学员代表、泰州市凤凰小学校长刘卫军感慨良多:“身为校长,我要努力做到思维不趋同、言行不虚浮;学会自我反思,学会自觉发展;追求卓而特立的价值取向,追求越而超己的发展智慧。”

  2020年1月,泰州市吹响全面构建“卓越教育体系”的“冲锋号”。未来,该市将通过建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体系”“课程资源拓展建设体系”“学校依法办学治理体系”“学生全面发展培育体系”四大系统,支撑起“卓越教育”大体系建设,系统梳理成熟项目、深化在推项目、开发创新项目,推进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卓越学生、卓越管理、卓越课程、卓越学校、卓越团队建设,由点带面,推动区域教育迈向全面卓越。

责任编辑:陈路

泰州:推动区域教育迈向全面卓越
发布时间:2020-01-1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蔡丽洁 特约通讯员 徐俊

  厚植千年历史人文积淀的泰州教育,在进入新时代以来,全面焕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建设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教育、建卓越教育体系,泰州教育一次次勇立潮头、开拓进取。“十三五”以来,泰州教育更是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紧紧围绕“公平”和“质量”,着力破解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广大学生享受优质均衡教育资源的夙愿得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政策护航,打造全域优质均衡的“泰州模式”

  “以前每逢孩子升学,家里的亲戚朋友总会为了孩子到哪上学头疼。”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罗塘校区三(2)班学生家长周蓉蓉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现在,我再也不用纠结了,在哪个学区就去哪所学校,都是好学校!”

  对于泰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感受最深的是家长。2016年,原罗塘小学在姜堰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中,被纳入到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与“老字号”的北街校区、“新生代”的城南校区并列,成为实小的第三个校区。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统一领导下,三个校区在课程资源融通、教师队伍流通等方面携手共进,学校的“乐学”文化基因被进一步激活,并逐渐融入到整个教育集团的管理之中。

  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将教育工作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点工作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坚持做到“三个纳入”,即将教育事业发展纳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重要内容、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体系;先后出台了《2017—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泰州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并建立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全市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由2012年的54.3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72.7亿元,增幅达33.86%。

  按照“阶段推进、多元并举、内涵为重”的思路,泰州市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理布局城乡学校建设。“十二五”以来,全市各级财政先后投入83.76亿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24所,新增优质学位9.55万个。在全国率先组建跨区域义务教育共同体,探索教育集团、学区管理、城乡结对等“名校+”模式,目前全市已组建73个教育集团,其中紧密实体型23个、联盟共享型40个、教研一体型10个。

  同时,泰州市完善“城市教师支教、骨干教师送教、各类名师走教”的“名师+”流动体系,每年教师交流比例超过20%,校长、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超过30%。2014年,所有市(区)均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2015年,泰州市成功承办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义务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经验向全国推广。

  针对老百姓关注的教育热点、焦点问题,泰州教育人未雨绸缪,于2016年率先在全省推进“行政班+走班”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扩大普通高中课程多元选择,“行政班+走班”改革实验项目被列为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截至目前,泰州市有1所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3所高中获评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培育学校;四星级高中18所,占比54.5%;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占比达100%。

    精耕细作,教育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2019年9月刚开学,泰州市实验小学教师陈锦华就特意赶到民兴中学探望初一新生成晟熙。看到自己的“教师妈妈”,成晟熙脸上笑开了花:“我是一名留守学生,小学时陈老师是我的‘教师妈妈’,他一直关心我的学习、生活,把我当做自己的孩子。”持续关爱留守儿童10余年的陈锦华,在201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教师”,泰州市“教师妈妈”团队荣登2018年“江苏好人”和“中国好人”榜,受到教育部、中宣部的充分肯定,央视新闻三次向全国推广。

  在泰州,以陈锦华为代表的“教师妈妈”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竞相称赞的对象。近年来,在全市“关爱留守学生,争做教师妈妈”大走访大落实活动中,教育系统43753名“教师妈妈”与42426名留守学生结对,确保留守学生“人人有结对、学业有指导、亲情有呵护、生活有保障”,为全市10%的学生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

  在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面,近年来,在泰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泰州市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所有学校(公民办)全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5年,全市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学生65.88万人次,累计资助资金近5亿元,学生资助工作在省绩效评价中连续5年获得优秀等级。

  除“教师妈妈”这张温暖的名片之外,泰州市的素质教育品牌效应持续扩大。自2015年起,泰州教育人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5+2”工程,构建区域展示平台,给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展示机会,促动学校找准突破点;发布学校微创新案例,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实施了165个项目,并组织现场展示活动;开展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现中小学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行音乐、美术进中考,充分发挥考试的正向激励作用。

  2019年12月中旬,泰州二附中朱一茹老师上了一堂全市展示课。在《东汉的兴衰》中,她融入了“泰微课”《图说东汉之“兴”》内容,为高中生精心设计了一堂“吃得饱又吃得好”的历史课。海陵区教师发展中心历史研训员陆军感慨地说:“从教30多年,第一次见识这样用初一的教学内容给高一学生上课,而且上得非常成功。”在泰州,不只是家长在用“泰微课”,像朱一茹这样借力“泰微课”开展教学科研的教师也越来越多。

  自2013年起,“泰微课”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已建成微视频14万多条、微测试题36万多条、泰微导学7000多例,实现了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17门主要学科知识点的全覆盖。2019年,泰州市优化升级“泰微课”平台,成功申请“泰微课”APP两项软件著作权证书;启动“泰微课3.0”建设,打造“泰金课”优质课程,成功录制28节名师精品课,上传中、高考小专题193个;深入推进“泰微课”应用,全年学生访问量近2100万。“泰微课”得到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智慧江苏教育行业应用示范工程(第一名)、省重点改革成果,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并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全国推广。

  改革创新,全面构建“卓越教育体系”

  2019年暑假,江苏省兴化中学学生车佳伟成功地拿到北京大学航天航空专业入学资格,并成为空军某部飞行学员,他激动地向老师保证:“我一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空军飞行员,保卫祖国的蓝天。”他的班主任告诉记者:“车佳伟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泰州的‘卓越教育体系’让他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流的课堂教学和全面的素质培训,让他不仅取得了优秀的学业成绩,还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

  “卓越教育体系”是泰州教育新时期的特色和亮点之一,它的最初探索源自2012年开始构建的“卓越教师培训体系”。当年,泰州教育人在全国首开先河,探索构建以“面向全员、瞄准高端、提升薄弱、项目推进、整体优化”为内核的“卓越教师培训体系”。截至2018年底,3期卓越教师培训共出版专著22部,承担省级以上课题312项,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133项,培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25人。其中,重点推进了“泰州师说”网络培训、卓越教师培养、音体美兼职教师“一专多能”培训等项目,并全面达成全市所有教师“一年一训”的目标,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名师工作室发展指数和活跃度位列全国设区市首位。目前,第四期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

  “‘公平’和‘卓越’不是教育发展中两个非此即彼的选项。事实上,真正的教育公平不仅限于就学机会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让所有学生享受公平的优质教育。”泰州市教育局局长奚爱国说。为此,泰州市在“卓越教师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延伸开去,将“卓越”理念扩展至教育各阶段及各领域,于2016年提出全面构建“卓越教育体系”的目标,并将“卓越教育体系”列入泰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和“泰州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以“卓越”理念引领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弥补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品质。

  2018年,作为“卓越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州市启动“中小学校长卓越领导力培养工程”。2019年12月30日,该工程首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上,一期38名学员顺利结业,59名二期学员即将开始“卓越”之旅。学员代表、泰州市凤凰小学校长刘卫军感慨良多:“身为校长,我要努力做到思维不趋同、言行不虚浮;学会自我反思,学会自觉发展;追求卓而特立的价值取向,追求越而超己的发展智慧。”

  2020年1月,泰州市吹响全面构建“卓越教育体系”的“冲锋号”。未来,该市将通过建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体系”“课程资源拓展建设体系”“学校依法办学治理体系”“学生全面发展培育体系”四大系统,支撑起“卓越教育”大体系建设,系统梳理成熟项目、深化在推项目、开发创新项目,推进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卓越学生、卓越管理、卓越课程、卓越学校、卓越团队建设,由点带面,推动区域教育迈向全面卓越。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