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建成 孙永庚)洪泽县实验小学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曾先后获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嘉奖、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等十多项省级以上荣誉。多年来,学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统领,把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创建文明单位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建构了以“成长”为价值取向的核心文化,引领师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幸福成长。
把精神文明内涵融入学校理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对学校教育而言,就是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有”新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建构学校理念时,学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涵融入办学理念,将办学目标和精神文明建设融于一体。学校提出了“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办学使命,既关注身心、智慧和情感的成长,又注重精神、道德和价值观的提升;提出“共享成长”的办学理念,崇尚在追求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中共享自我和他人的成长,让每个人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都“共享成长”;提出“向上”的学校精神,呼吁大家时时向上,事事向上,崇德尚善;提出“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期盼大家在理想、道德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以及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中,都能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价值追求就是培养人,就是通过精神文明建设让每个人一生都能幸福成长。
把精神文明教育融入学校课程
精神文明教育融入国家课程。由于应试教育的高温,很多中小学都把目光放在文化知识学科教学上,淡化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始终从人的精神生命成长需要出发,立足人的健康成长,开齐开足品德、班队和少先队活动等课程,不仅排进课表,而且认真上好。
精神文明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为了强化精神文明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学校还专门创设精神文明教育校本课程。道德课程涵育价值观。每堂课前两分钟诵读“道德诗”,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每日“道德晨会”,突出思想品德和公民道德教育;每周“道德学堂”,开展“八礼四仪”和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每月“道德讲堂”,加强职业道德和师德规范教育。成长课程诠释价值观。学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德育课题,开设核心价值观成长课程。让未成年人亲手绘制宣传画、编辑成长报、吟唱儿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一位学生编故事、写童话、自编自演舞台剧,演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课程践行价值观。学校以品德、班队和少先队活动等课程为主体,并深入发掘语文、数学等课程中蕴含的养成教育资源,相继开发了涵盖文明礼仪及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我》和《少先队活动》校本课程,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梦想课程引领中国梦。学校在滋养楼后墙上开辟了“名人路”,上面记载了由孩子们精心选出的改变世界的百位伟人实现梦想的艰辛历程,用“伟人梦”引导孩子“生发梦想”,更好成长。各中队召开“我的梦?中国梦”主题队会,让孩子们在交流中“畅谈梦想”;每周“读书日”及每年“读书节”,引领师生在读书中“润泽梦想”。通过“伟人梦”引领“个体梦”,共筑“中国梦”,促进每个儿童在梦想中度过幸福童年。
把精神文明核心融入学校课堂
人的精神素养中道德品德是关键。为了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学校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将道德教育融入课堂,通过强化道德教育,促进人的精神更好成长。
学科课堂渗透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学校努力挖掘每门学科的道德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语文课利用一些思想性很强的课文教育学生崇德尚善,从小争做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团结友善的小公民;数学课让学生运用数字算好诚信账、道德账,积小善成大德;英语课中强化外国文化渗透教育,促进学生增强国际理解。
品德课堂突出道德教育。思品课是学校进行道德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不断创新品德课教育方式,围绕“感知——明理——践行”,不断提升品德教育的实效——通过一些品德高尚的人物故事或身边的生活实例,启发学生端正言行,洗涤心灵,为学生播下崇德尚善的种子。
校本课堂熏陶道德教育。人的培养,不只关注知识习得和技能获得,更应注重为人处世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在《古诗文诵读》《三字经》《论语》等校本课堂中加强道德教育,与经典、圣贤对话,激浊扬清;另一方面,学校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校本课堂中加强道德教育,怡情启智,陶养道德。
把精神文明实践融入学校活动
人的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行为活动之中。为了让精神文明在活动中得到更好地践行,促进人形成健康的、适合自己成长的行为习惯,学校积极探究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学校活动。
“道德学堂”强化思想教育。为了抓好“道德学堂”工作,学校以省文明委下发的《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为指针,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中国梦”“三观三热爱”“八礼四仪”“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以讲述道德故事、学唱道德歌曲、现场知识问答、校园电视台展播等形式,深入开展“道德学堂”活动。2013年,学校承办的市“爱祖国讲文明树美德”——“中国梦?我的梦”道德讲堂活动,受到中央和省文明办领导好评,学校被市文明委授予“淮安市未成年人道德文化示范长廊”。
“八礼四仪”强化礼仪教育。“礼仪”是每个人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强化礼仪教育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学校十分重视“八礼四仪”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突出“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将“八礼四仪”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学校开展了道德学堂“学礼仪”、学习竞赛“知礼仪”、亲子携手“行礼仪”及“淑女·绅士”“显礼仪”等系列活动,以此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素质的提升。2014年以来,学校成功承办了市“八礼四仪教育进课堂”现场会,“未成年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获市一等奖,大队辅导员丁涛开设的“八礼四仪”讲座走上市级大讲堂。
“行万里路”强化社会教育。为了在实践中学习和宣传精神文明,发挥“小手拉大手”的教育辐射作用,学校十三年如一日,积极开展“万里行实践班”活动。每周六组织留守儿童和一些有志趣的学生走进社区、街道、工厂、旅游景点等场所,开展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做“文明小义工”;走进敬老院、老年公寓和困难家庭等,为特殊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做“爱心小天使”;开展“红领巾寻访”系列活动,2014年,小记者寻访“大湖鸿雁”唐真亚先进事迹活动在江苏省少儿工作会议上现场展示,“万里行实践班”被评为市优秀社团。
“志愿服务”传播精神文明。学校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注册率和参与率达100%。为贫困学生送钱物,为学困学生送辅导,为留守学生送关爱;为下班迟的家长接送孩子提供方便,值班教师延迟放学;为极少数父母在工厂的孩子代餐;每周到敬老院、车站、公园打扫卫生,2013年以来累计5万人次;每年组织送文化下乡,为农民写对联,到街头和敬老院演出;2013~2015年,先后参加了“学雷锋?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周周行’”和“建设文明城,文明交通行”活动;组织“千师访万家”,传播文明到社区,播种道德进家庭。
“节日活动”丰富精神文明。学校结合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植树、祭扫、纪念等“我们的节日”活动;举办“英语节”“艺体节”“科技创新节”“读书节”等“我们的校节”活动,加强“中国梦”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每个人找到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
把精神文明创建融入学校评价
为了更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将文明创建落在实处,学校把精神文明创建融入学校评价。在对师生的考核中,不只是看学生参与道德教育活动数量和成绩,而主要是看每个人的“道德成长”。“多一把尺子”,用每个人自己的成长来评价,也让评价促进自我更好地成长。
以“做最好的自己”评价成长。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有差异。学校对师生的评价方式是通过个人申报、民主推荐和学校考评,关注提高和进步。教师评价方面,围绕身心发展、道德提升、情感丰富、智慧生发等方面,通过“师德之星”“夕阳红”“特殊奉献”“实小好人”“道德模范”等项目评比,促进每个人不断成为最好的自己,2014年,道德模范郭淑梅荣膺首届“洪泽好人”称号;学生评价方面,围绕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设立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团结同学、诚信守纪等若干奖项,甚至还有个人自主设立的奖项,通过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等方式,促进每个学生不断成为最好的自己。
用“淑女·绅士”引领成长。为了引导未成年人“践行八礼四仪,争做崇德少年”,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学校开展了“小淑女?小绅士”特色评比活动,并将“十佳‘小淑女·小绅士’”作为引领学生成长的标杆。2013年,校园走出了市“美德少年”王利璇;2015年,江苏教育新闻网记者李月昭慕名前来采访,并在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
把精神文明元素融入学校环境
为深入挖掘儒家经典中文明礼仪教育元素,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学校注重让师生参与环境建设,寓精神文明建设于环境文化建设之中,满足师生成长需要。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装“道德墙”,墙壁上雕刻《论语》《三字经》等道德经典,指引师生做人的方向;雕刻了近百首古诗词的“言志壁”,让学生在课余领略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操场周边置放成语“励志石”,激励师生修身养性,励志勤勉;教室走廊悬挂学生自己创作的“格言警句”,激励、鞭策大家做品德高尚的人;“雅致窗”里生动的小故事,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崇德尚善、修身养性的道德启蒙。诵读积累,明理践行,为帮助学生领会古典国学的内涵,学校还组织校园文化解说员对儒家经典进行解读,安排诵读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诵读,帮助学生感知内容,自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涵育文明。
“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办学使命,与省文明委提出的“践行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新江苏”和县文明委提出的“让幸福洪泽成为我们的坚定追求”奋斗目标,一脉相承。学校在传承、改善与创新中践行着学校使命,在文明创建中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品位,学校教育教学更优、文化底蕴更浓、文明花开更馥郁,引领着大家一生幸福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洪泽实小将一如既往,在不断培植、实践和创建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为努力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全民享有的幸福洪泽、书写“中国梦”的“洪泽篇章”而努力奋斗!
(洪泽县实验小学)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