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唐玲)在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学校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同时,本着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理念,深入开展“三入三进”活动,家长深入学校、深入课程、深入班级,教师走进家庭、走进家长、走进学生,依托家长、社区,汇集社会、家庭力量,谋求教育共识,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家长的参与使学校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默契的支持者和同盟军,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携手为幸福教育引航。
角色互动,拉近家校教育亲度
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职业的辛劳,6月1日上午梅岭小学西区校各中队邀请了不同职业的父母来学校,穿上职业装、带上职业道具,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职业体验课,展现自己的职业魅力。现场活动丰富多彩,有医生教孩子急救,有消防员教孩子如何应对火灾现场,有厨师将梨雕刻成花,有发型师教女生如何自己扎漂亮的辫子。
梅岭小学西区校二(5)班学生家长王爱茹是一名医生,她这次上了一堂急救知识课,课堂上她采用玩偶代替病人现场示范的讲授方法,孩子们都能十分踊跃学习。“平时在家,和自己的女儿怎么说她对急救常识都没兴趣,也无法完全理解,现在到了学校课堂上,实践操作的示范不仅让更多的孩子们都能对急救的常识有所了解,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她坦言,在上课之前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沟通,正是老师提议采用这样的示范操作,果然效果不错。“跟五十几名孩子上课不简单!咱们做家长的也体会到了做老师的不易!”
通过家长走进课堂改变角色的形式,实现家校教育资源的互补、互助,为孩子成长尽其才;教育角色的互换、互动,融合了孩子、家长和教师三者的关系,拉近了家校教育的亲度。
活动参与,引导家校教育一致
4月17日下午15时,小交警志愿者们和家长志愿者们在海关岗路口与扬州市交巡警支队二大队联合开展“我是小交警”志愿服务活动,这已经是小交警和家长志愿者们第二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了。在两名交警的带领下,14名“小交警”们及其家长兵分四路和交警一起执勤,体验交通管理。 作为“小交警”中的一员,四年级学生涂明建告诉交警,自己很高兴参加这个活动,这不仅能让自己体会到了交警叔叔的辛苦,学到了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还能在现场向爸爸妈妈传递交通安全知识。
5月7日下午 ,梅岭小学西区校“淘书乐”暨“一日微捐款”活动如期举行,全校师生以及家长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家长、老师和学生一同布置书摊,一同推销书籍,一同收银,一同清点帐目,一同捐出爱心书款……分工合作体验分享阅读的乐趣。
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学校各项重要活动,是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增进亲子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家长们表示,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不仅拉近了孩子与家长之间在平日里的关系,更拉近了家长同学校的联系,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梅岭小学西区校先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校互动活动,如亲子入队仪式、家庭情景剧表演、亲子运动会、亲子读写绘等。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引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实现一致。
创设平台,集聚家校教育合力
3月6日,梅岭小学西区校微信平台正式开通,微信平台旨在加强家校间的交流,使家长们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动态,从而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
微信平台中的“梅西微社区”专栏,学校会定期发起话题,由家长分享教育经验。5月,梅西微社区内发起“晒出孩子的感恩行动”的话题,话题一经发起家长争相晒出温馨画面,家长“香香公主”发贴:“母亲节前夕,儿子对我说,妈妈,谢谢你把我养大,没丢。不知道是哭是笑,平时丢东西太多了。”家长“朗朗”发贴:“虽然不是第一次做早饭了,但‘5.10’母亲节让我很感动的一次。有拥抱、有香吻、有写上满满都是爱的贺卡。作为母亲的我很开心!也感谢学校通过这次活动对孩子的引导教育。孩子爸爸都吃醋了……”这种接地气的微社区话题讨论已成为一座架起家校交流的新桥梁。
就是这样一个个从表面上看来并不华丽的小举措,让家校合作变得顺其自然。“建一所幸福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这是梅岭小学西区校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的原点,也是学校为之努力的远方。
(扬州梅岭小学西区校)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