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志国 摄
每个教室门前都有两个白色书架,斜靠着墙,一字排开。课间,学生们在书架上自由取阅图书、期刊,认真阅读……这是新沂市教育局标准化学校创建督查小组在该市小湖中学检查工作时看到的景象。据了解,设立班级“爱心书架”,这是小湖中学打造书香校园的重要举措,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一
2011年8月,葛明永调任小湖中学校长。他发现这里的学生听课效率不高,下课追打现象严重;部分教师也是精神倦怠,缺乏教学热情。如何才能改变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葛明永陷入了沉思。他召集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分析讨论,并征求了部分优秀教师意见,决定开展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只有读书,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只有读书,才能帮学生去除浮躁之气;也只有读书,才能让全体教职员工在充实的精神生活中,坚守教育的发言权,提升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葛明永说。
为此,学校首先开放了图书室,并借标准化学校创建之机,重点加强图书室建设,一次就投入8万元购买了大量图书。但图书室毕竟空间有限,而且规定了开放时间,怎样才能让学生能随时有书读呢?葛明永想到了做书架,将书从图书室搬到教室门前。
对于做书架,起初意见并不一致。一些教师害怕书放在室外,容易弄脏、撕破甚至被窃,管理难度大,因而心存顾虑。但当大家看到作文课上学生绞尽脑汁却写不出像样的语句时,看到他们回答问题磕磕巴巴讲不出话时,看到午间学生在教室里闲着无聊时,分歧没有了。“其他事可以不做,但这件事一定要做!”
二
小湖中学的书架用五合板制成,长1.2米、高1.5米,分为4层。书架上方写着:“今天你读书了吗?”这些书架看似简易、朴素,却有一个温馨的名字——“爱心书架”。书架上的图书、期刊品种丰富,学生可以读到各种名着以及《初中生世界》《全国优秀作文选》等优秀期刊。各班的书架由当天值日的学生负责管理,早上从教室里搬出,晚上清点后再搬回去。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阅读,受到了一致欢迎。
学校也对教师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求教师也要与学生一起读书,每年至少读10本;校长每年读20本。”葛明永说。
小湖中学在不断统一添置图书、期刊的同时,还发动师生每人捐赠一至两本经典图书,放置在书架上,供他人阅读,确保了“爱心书架”内容的充实和持续更新。学校还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取得学生家长对读书活动的大力支持。在全校师生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爱心书架”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学生和教师的阅读量大大提升,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更令人欣慰的是,“爱心书架”上的图书、期刊从未缺损或丢失。
三
表面上看,小湖中学的“爱心书架”似乎仅仅是将图书、期刊从图书室向教室进行了简单位移,实质上体现的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校不再只盯着藏书量,而更看重书籍的利用率。“爱心书架”的出现,改变了原先书籍被束之高阁的情况,充分发挥了书籍的唤醒、引领和激励作用,不仅将学生拉回校内、拉回课堂,涵养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培养良好习惯,而且对教师工作热情的重拾及自身成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创新理念,在继续做好‘爱心书架’的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示校园读书活动的成果,进一步促进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我们还计划编印校园刊物,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并借校园文化建设之力,强化校园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葛明永说。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