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郎书成 张虎城)11月20日,淮安曙光双语学校的校园被金色的阳光普照。操场一角被围得水泄不通,这里正在进行第十一届体育节的其中一个比赛项目——踢毽子。一阵阵欢呼声、呐喊声、惊叹声响彻云霄。在参赛选手中,出现了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跟身旁的学生一起踢毽子。他身姿轻盈,气息匀称,不紧不慢地接住了一个又一个,一旁的观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周围的孩子们一起帮这位老人数着个数,还有更多的学生一起围观,不住地为老人加油、呐喊。
这对特殊的参赛选手原来是年龄相差55岁的祖孙俩,孩子是来自八(1)班的学生黄玉富。70岁的爷爷得知孩子学校开运动会,特地来看看孙子,给他加油打气。正好碰上了踢毽子比赛,让黄玉富70岁的爷爷回想起了儿时最欢乐的运动场景,忍不住秀一秀自己搁置了几十年的拿手技艺。
赛后,黄爷爷笑着说:“真是老了!想当年我可是踢毽子高手,也不带喘气的呀!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乐,今天跟小孙子同场竞技,真是太开心了!”当黄玉富的班主任张老师向黄爷爷了解家庭情况时,黄爷爷感慨万分,他骄傲地说:“我有两个孙子,大孙子是淮安曙光双语学校走出来的,现在已经在淮阴中学上高三了,成绩一直很好,这都源自于曙光的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教育。现在小孙子也来到了曙光,我很放心。今天,我看到了孩子在这里不仅学得认真,而且玩得开心。这更证明了我们家一直以来选择曙光是最正确的!”
一次校园运动会能给年龄相差半个世纪的祖孙俩带来浓浓的温情,让一个家庭再次确认选择曙光的正确性,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更加放心、满意。这是因为初中部一直以来都努力让留守儿童在校园中也能享受家庭的温馨,弥补亲情的缺失,让每一个曙光的孩子都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