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构筑有特色的苏北教育高地

作者:何刚 华跃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隆冬时节,屋外刺骨的寒风呼呼刮着,但洪泽县新区中学的学生食堂内却暖意融融。正是中午时分,1200多名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饭。“今天的大荤是黄芽菜烧牛肉,还有莴苣炒蛋、清炒豆芽,”八(2)班的小刘同学对记者说,“不仅中午吃得好,早餐、晚餐也很丰盛,而且早上还有一个免费鸡蛋吃呢!”小刘是洪泽县西顺河镇人,2011年9月,他和镇上的其他200多名小伙伴一起“进城”,成为了县城新区中学的一名学生。“住宿免费,还有校车每周免费接送,伙食费每月也只要230元……”谈起进城读书的感受,小刘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

小刘同学的幸福学习生活得益于2010年洪泽县实行的一项教育 “新政”——农村初中撤并进城。当时,洪泽县从农村初中生源萎缩的实际出发,做出了把西顺河、三河、仁和、万集、东双沟、蒋坝等6所农村初中撤并到县城新区中学的决定。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新区中学农村学生已占四分之三,前不久县里进行学校满意度调查,学生和家长给出了90分的高分。

“洪泽是个38万人口的小县。实施农村学校进城战略,是他们探索 ‘小县办大教育’,提高城乡教育资源集中度和共享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之举。”淮安市教育局局长朱亚文向记者介绍说,近几年来,该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模式,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均衡发展新路。

适度集中城市化——

把农村学校搬进城

“2009年,全县12所农村初中共有在校生4612人,平均每个学校不足400人,仁和镇中学初一学生更是只有12人,”谈起当时农村初中的状况,洪泽县教育局局长马斌用“尴尬”一词来形容,“这既限制了学校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成长。为此,县委、县政府做出了把6所农村初中撤并到县城新区中学的决定。”2010年春节刚过,为了迎接撤并的6所农村初中的学生,总投入近1400万元,按照教育现代化标准设计的综合楼、学生公寓,就紧锣密鼓地在新区中学校内施工了。当年9月新学期开学,1200余名农村学生坐进了崭新的教室里。

“现在我们的学生里农村学生占了四分之三,住校生近1000人,”新区中学校长袁干军说,为解除农村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县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不仅安排专门校车每周免费接送学生到所在乡镇,还在全部免除学生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的基础上,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住宿学生每人每月补助140元,保证所有在校学生能吃好、住好、安全往返。“截至目前,县财政已在学校硬件建设上投入了3000多万元,每年用于校车免费接送以及困难生补助的经费就要124万元。”

如果说将农村初中撤并进城是洪泽县推进城乡教育均衡所采取的一式“硬招”,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了该县农村学校另一种方式的“进城”。

2012年12月14日上午,当记者走进洪泽县实验中学城东校区语文教研组时,县教研室的教研员正在这里点评刚刚听完的两节语文课。当天,城东校区有两项教研活动,除了语文教研组请来县里的专家听课评课外,实验中学本部的理化组也来到这里送课,与城东校区的老师进行了一节化学课和两节物理课的同课异构活动。

实验中学城东校区位于洪泽县朱坝镇,原名朱坝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2010年,朱坝中学加入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随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师交流工作。2012年新学年开学前,朱坝中学又正式更名为实验中学城东校区,与本部的教师交流工作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城东校区校长李加忠告诉记者,学校每周选一个学科的教师到实验中学本部,全程“跟踪”城里教师的日常教学状态。韦伟是城东校区的英语教师,前不久她刚刚结束在本部的跟岗学习,“从课堂教学到课后作业处理,再到课件制作,不仅仅学到了新颖的教学方法,更关键的是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

“将6所农村初中撤并进城后,我们随即对全县的教育布局进行了大调整:投资6亿元易址新建洪泽中学,腾出老县中,留给实验中学发展壮大,改扩建新区中学,接收撤并的初中资源,顺势做大乡镇中心小学和幼儿园。”马斌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在‘硬件’上做文章,而将农村学校引入优质教育集团,则是力争在‘软件’上有所突破。”目前在洪泽,除了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外,还有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等4个以城区优质学校为龙头,以农村薄弱学校为成员的教育集团。

区域推进一体化——

让学校变得一样“美”

2013年新年刚过,记者来到淮安市清浦区和平镇电站小学采访。这是一所和平镇中心小学下属的农村教学点,虽然前不久才下过一场大雪,但电站小学的塑胶跑道上却干干净净,孩子们正欢快地进行着课间体育活动。“往年下完雪,土操场上可是泥泞不堪,根本下不了脚。去年暑假塑胶跑道铺起来后,最高兴的就是那些喜爱运动的学生了,他们说现在再也不怕下雨下雪了。”电站小学校长胡荣告诉记者,“除了塑胶跑道,让农村孩子们感兴趣的,还有每间教室都配备的电子白板,老师们上课也开始学着用笔记本电脑操作了。”

电站村位于清浦与洪泽、淮阴三县(区)交汇之处,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河从电站村南北穿过并交汇,是清浦区最偏远的地方,从这里到镇上,步行要走一个半小时。已在电站小学工作了40年的孙汉银老师告诉记者,2011年起,区里和镇上投入150多万,建起了实验室、图书室、塑胶跑道,让校园大变模样。“2012年新学年开始,还从区里抽掉6位骨干青年教师来这里支教。现在,家长都说,孩子在电站念书,和城里一个样。这不,不少离家去城里、镇上念书的孩子都‘回流’了!”

近年来,清浦区在统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上,做到了一体化建设,为维护教育公平、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我们绝大多数乡镇都保留一至两个教学点。各教学点做到校校有塑胶跑道,班班有电子白板,教师人人有笔记本电脑。”清浦区教育局局长杨长万介绍说,仅2012年,该区在四个农村教学点和一所完小的基建投入就超过1000万元。“目前,清浦各校硬件条件设施基本均衡,不少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的硬件设施已经超过了城区中小学。”

“区域推进一体化,主要是淮安条件好的地区整体高位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朱亚文说,“对于像清浦区这种区域比较小、经济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这种做法让学校变得一样‘美’,学生可以公平利用各种优质教育资源。”

在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时,记者同样发现了这种区域推进一体化模式的“身影”。“几年以前这里其实还是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农村,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从2010年开始,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区域整体推进,合理规划从幼儿园到高职院校各个类别的学校。”开发区城乡事业局副局长蒋寿桐说。两年多来,开发区先后撤并了10多所生源少、基础薄弱的学校,在人群密集区新建了天津路小学等5所小学、徐杨小学幼儿园等8所幼儿园。

记者跑了开发区的几所学校,发现校校都是高质量建设、高标准装备。全区教育城域网设备、管理平台和资源库已经建成,实现了每名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每间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每所学校网络机房、电子阅览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设备应有尽有。

匀点布局均衡化——

构建优质辐射环

在淮安市,有洪泽县、清浦区这样的人口小县区,同样也有涟水县这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县。那么这个区域比较大、人口比较多的地区,又是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呢?“涟水的做法是匀点布局,卫星式环形辐射。”朱亚文一句话概括就揭开了谜底。

“半年之前,如果坐飞机从涟水上空飞过,你会发现县城的东南西北四个角都在开工建着大规模的建筑群,那是我们的第一中学等学校的异地新建工程。”涟水县教育局局长鲁家宁详细介绍了该县的匀点环状式布局,“一是在县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建设一所高规格、现代化的学校,形成县城学校环;二是环绕县城,在全县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选择一至两个中心乡镇,分别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现代化片区学校,各乡镇建设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省级优质幼儿园,形成农村学校环。”

2010年9月,由红窑中心小学和红窑中学合并而成的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正式揭牌。该校拥有设施齐全、功能具备的综合楼、学生公寓、体育馆与运动场,校长韩大勇自豪地说:“学校建成后,使得红窑及周边乡镇的3000多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享受到了教育现代化带来的成果。”“红窑实验学校正是涟水县在周边乡镇环形布局的一个实例,”鲁家宁说,“除此之外,还有以梁岔、大东等学校为中心校的乡镇优质教育示范学校,辐射周边乡镇,让普通百姓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而在涟水县城区,目前已形成了以炎黄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园区,以涟水职教中心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园区,以涟水中学、郑梁梅高级中学、涟水县第一中学为核心的中等教育园区,以圣特外国语学校、实验小学、郑梁梅小学为核心的义务教育园区,以实验幼儿园、向阳幼儿园为核心的幼儿教育园区等 “五大教育园区”。“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还以城区学校为龙头,以各自对应方向的乡镇中心校为成员,组建‘教育教学区域联盟’,让城区每一所优质学校与农村中心校结成办学共同体,形成优质资源的环形辐射,极大提高了优质资源的社会效益。”鲁家宁告诉记者。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表明党中央越来越重视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基础作用。”朱亚文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淮安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关键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对于淮安教育人来说,就是要坚持遵循地方实际,强化改革创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筑有特色的苏北教育高地,让教育成为淮安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最宝贵的资源、最突出的优势。”

(原载于2013年0116期《江苏教育报》)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