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暑假即将结束,江苏一批学子带着别样收获返校

作者:杨频萍 蒋廷玉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他们在挑战自我中成长

中国江苏网8月30日讯暑假结束之际,也是许多大学生的“收获季”。记者近日走近一批在暑假中挑战自我的大学生,分享他们不寻常的收获。

从如诗如画的贵州风景区毅然转身,奔赴余震、暴雨、塌方不断的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南京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2013级女生何伶的选择,让许多老师和同学不敢相信。

50元一套便服,20元一双帆布鞋,简单“武装”后,她一路颠簸进了鲁甸县城。当晚住的15元一晚的小旅馆。

第二天到达龙头山镇,她被分配到仓库,和许多志愿者一起搬运救灾物资,一车,两车……她大汗淋漓,衣服紧贴在身上。

何伶是8月10日到震区的,12日在给灾民发放物资时,她看到一群穿着邋遢、小手弄脏的孩子。“我看到地震带给他们的伤害,所以决定跟他们在一起。”

集聚在“帐篷学校”的孩子们有不少在地震中失去亲人,何伶倾己所能给他们煲“心灵鸡汤”,逗他们开心。

26日晚,因为开学不得不离开灾区的何伶,动情地向记者表示:“是这些可爱的孩子让我感到存在的价值,收获了不一般的成长。”

抬头不见天,只有一张黑色的防晒网;脚下不见地,只有四四方方的土坑——在一块16平方米的特殊“工地”上,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的向贤彪挖了一个半月“宝藏”。

今年暑假,向贤彪联系到一份难得的兼职工作,在山东济宁市嘉祥县付庄进行考古发掘,一天60元补贴。“开工头一天,远近村子上百个老少拥过来看我们‘挖宝’。”

不过激动很快被枯燥“磨平”,7月的野外温度足足有42℃,向贤彪的脸被晒得生疼。“每天早上7点开始,我就手拿一把不过10多厘米的小铲子,不断向下挖,看泥土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来估测地下有什么东西。”带队老师不停提醒小向,严谨认真,不要错过细微的重要线索。

在探方挖到1米多的时候,小向发现,这一层的泥土颜色很特别,很像是书本上看过的“红烧土”。“这是人类居住的痕迹啊!”小向触电般兴奋。最后,当一块保存完整的灶台呈现在面前时,他忍不住惊呼起来。

“除了这个元代前后的灶台,我负责的这个探方后来又陆续出土了3个宋代墓葬,以及一个战国的器物坑。”小向说。

开学前一星期,小向结束兼职,但他这几天依然会在清晨5点醒来,恍惚还在考古的节奏中。“这一个半月,探方下不知不觉做到两米多,小手铲磨得光亮,发掘记录占满了一大本……”小向感叹,只有严谨认真,耐得住不断重复,才能收获惊喜。

7月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苏明明在网上找到工作,为水果电子商务公司线下推销葡萄,底薪2300元,其他收入靠销售提成。“在前3天的考察期,不少同来的小伙伴溜走了。”

“头天是在几个地铁口发传单,有的学生边发边玩手机,老板提醒无效后,最终把不听招呼者辞退。”苏明明说,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其实更能磨练人。卖葡萄连续一个多月,他都是早上6点起床,晚上7点才下班,脚跟酸痛得不行。

“我们的葡萄质量比超市的好,您可以去现场试吃下……”20日,在奥体东站、河西中央公园推销点,苏明明满脸笑容给客人讲解。前后来了10多人,没一个人买,但小苏并未沮丧,而是继续走向下一位客人。

“挺过那段艰难时日,人就变聪明了,成功几率高多了。”小苏说,有几次客人在推销中显得摇摆不定,他就登门回访,带上产品请他们试吃,果然销售成功,有个女客户一下订了11箱。

“送货时,我又向她介绍几种葡萄,告诉她怎样辨别。我的靠谱让她很感动。几天后,在她帮助下,我又收到其他客户的十几箱订单。”小苏感言,销售工作很琐碎,但做好了绝对是能耐。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