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记者采访学校发现:校园安保仍然存在三大漏洞

作者:丁 静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新华网

开学首日,湖北十堰一所校园发生的血案令人痛心。2010年至今,共发生至少18起校园流血案件,人们在为校园频频发生的恶性案件痛心疾首的同时更在认真思考,校园安全还有多少漏洞需要修补。

记者采访一些学校发现,校园安保仍存三大漏洞。

——上下学有人值守,却给“陌生人”留了一扇门

教育部门在近期针对校园安保的暗访中发现,一些学校上下学有人值守,却仍然给“陌生人”留了一扇门。外来人员仍可不登记或值守人员不经过验证,随便登记后便放任进入校园,埋下安全隐患。

——安保力量不足或防护设备“闲置”

2010年,广东雷州男教师陈康炳潜入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内,用刀砍伤16名学生。正在上美术课的男老师徒手阻止,也被砍伤。

为增强与手持凶器的歹徒搏斗的能力,教育部要求学校配备保安员和防护设备。然而近期的检查却暴露出落实漏洞。

一些校园没有专职保安员或保安员年龄偏大,安全防护器材缺乏。还有校园配备了防护力量和防护设备,却并未规范使用。比如:保安员在值守过程中,并不佩戴头盔、防刺服、橡胶棍等防护装备。钢叉、盾牌是配备了,但并没有拿在手中而是放在门卫室内。

校园暴力事件往往发案突然,作案时间很短。一旦有突发情况,保安员可能还是“肉搏”。

——校园周边安全隐患难除

2010年4月,歹徒在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400米处追砍放学的小学生,造成一名8岁男孩和一名80岁老妇死亡。

可以看到,一些校园周边安全隐患随处可见。比如: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校园周边并无警车巡逻或民警执勤;学生进出校园秩序混乱;社会车辆停放较多影响人员疏散及日常交通通行安全等。

加强校园安全应该怎么做?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林乐光24小时绷着“安全的弦”。“因为担心学生的安全,门口严防死守。”林乐光说,学校还在寄宿部建立了保安、值班老师、内派老师的三级防护体系。

在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康乐里小学,每个楼道都有摄像头监控,一旦有生人进入楼梯,马上有值班老师前来询问。

北京市密云县太师屯镇中心小学配备了钢叉、盾牌、对讲机等防护工具,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组织学生安全演练。

一些家长认为,确保校园安全,不仅是给校园装上铜墙铁壁,也应该在校园周围形成和谐、有序的环境。不能将校园安全理解为校内安全,使上下学的短暂时间成为巨大的安全隐患。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校园安全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不少地方教育部门的工作计划当中,安全都单列为一项,可见重视程度。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还出现恶性事件,说明校园安全光靠学校不行。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刘永胜认为,加强校园安全需要群防群治。公安、社区、村落要加强对潜在威胁人员的分析和了解;各级政府要畅通百姓诉求的渠道,不能激化矛盾;学校还需要进一步排查安保防护上的漏洞;最后,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并且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避险。

受访家长认为,校园安全是大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应该营造安全、活力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