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高招扶贫”,岂能如此被钻空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新华日报》

海南一贫困县高中老师告诉“中国网事”记者,不少重点高校的贫困专项和定向招生中,并未限定农村户籍要求,导致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即便部分重点高校要求农村户籍才能报名参与“贫困专项计划”,但在很多基层贫困地区,一些官员利用影响力将子女改回农村户口并非难事,“基层官员子女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易使政策执行走样。” 宗 禾

“高招扶贫”扶了官员子女?

高招政策向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倾斜,意在让这些相对城里和农村一般地区条件较弱又没有背景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重点高校读书,某种意义上属于一种政策纠偏或者叫补救。但万万没想到,某些官员子女却钻这个空子,争夺高招扶贫名额。这种现象犹如灾区干部抢夺扶贫救济款一样,不仅是与贫困学生争利,而且大有侵占贫困学生上重点高校读书的权利。

问题的产生总有个规律。比如高招扶贫名额被官员子女挤占问题,如果是个别现象,板子应打在个别官员身上;如果是一种倾向性问题,那就得考量一下政策本身是否有漏洞可钻了。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这可不是小数目,理应从问题着眼,完善细化政策,堵塞政策漏洞,让政策阳光普照贫困孩子身上。

2012年开始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时,政策优惠却又被钻了空子,使“定向”政策没定准,没有落到真正的农村贫困生身上,原因就在于往贫困县笼统地“定向”,贫困县里不都是贫困学生,贫困学生也不全在贫困县,加之“农村”的概念也宽泛,当地官员和富户把孩子的户籍迁到县城学校,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只向贫困县和农村户籍“定向”,不是精准落到具体贫困学生,就给某些投机的官员、富家以可钻的空子。

何况,扶贫名额落到哪个学生头上,没有向社会公示。普通老百姓本来对政策规定及操作程序就缺乏信息来源,在不知情或晚知情的情况下,对这个富有诱惑力的政策操作难以实施有效监督,让掌握信息甚至贴近政策操作的某些官员,有了“先天”的投机机会,上面再无暇顾及和复查,使本该受约束的挤占行为变得“巧”夺天工,顺其“自然”了。

由此观之,要消解高招扶贫政策的负面影响,堵塞政策漏洞,需要从实际出发,在“定向”科学性准确性上进一步研究完善措施。操作上公开透明,从报名到初审再到审批,从计划分配到“定向”落位,实行全程公开,多方参与操作,防止小范围局部操作受到权力左右,致使好的政策走偏。把政策放在阳光下实施,在实施中接受社会监督,恐怕钻空子的现象会少之又少,那么,定向高招扶贫政策或许就完善了。

东方网 董宏达

谨防高招扶贫重蹈高考加分覆辙

重点高校招生政策向贫困地区的学生倾斜,意在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的阶层板结现象,促进教育公平。此项改革固然广受社会好评,但就现阶段而言,其导向价值更大于实际价值,也就是说重在传递和释放一种公平信号,而非立竿见影拉平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均衡。如参与“贫困专项计划”的学生从去年3万名增至今年5万名,看上去不少,实际分到各贫困县,可能也就是几个名额而已。

然而就是如此稀缺的教育资源,还要被官员子女侵占,想想都让人怒不可遏。其掠夺的不仅仅是可量化的现实利益,更是贫困地区学生无法量化的未来和足以改变一生的命运。而且,它极有可能给“高招扶贫”带来改革阻力,进而消解改革善意。

高考加分政策盛行之时,一些官员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到省城读书。如今,高考加分已大幅削减,所剩不多的加分项目也受到严格监管,于是有人把目光盯上了“高招扶贫”。这让人不禁担心:高招扶贫会否重蹈高考加分的覆辙?

这种担心绝非杞人忧天。事实上,高考加分政策虽已得到整饬,但导致其变异的土壤依然肥沃。高考加分何以沦为权贵的“盛宴”?根本上就在于权力的“长袖善舞”。高招扶贫政策其实面临着同样的危险,甚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贫困地区对权力的监督相对较弱,权力的行使和运行也更多地依赖人情关系和人脉基础。如此现实下,一个贫困县的官员要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改迁子女的户口,其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同时,当下的高招扶贫政策本身也不尽完善,有着诸多漏洞。比如在操作模式上,高校将招生名额分配给各省,相应贫困县报考学生汇总后根据考分高低进行录取。表面上很公平也很有效率,但由于事前缺少公示环节,事后又无针对性的监督和反馈机制,高招扶贫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相关部门手中,而一旦相关信息被官方垄断,就很容易导致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这一点,已经在高考加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难保不在高招扶贫上重演。

金羊网 吴龙贵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