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公安部微博关注并转发南京

作者:季宇轩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扬子晚报》

昨天,一起发生在南京的有关“虐童”的微博引来公安部相关官博关注并转发。有学校老师向扬子晚报透露,孩子系遭养母毒打。不过,因一时无法联系上孩子及其养父母,这一说法未获证实。目前南京警方已就此事正式展开调查。

虐童微博引轩然大波

大V转发,公安部关注南京“虐童”案

这条微博由网友“朝廷半日闲”于前晚发布,微博称:[虐童-看图说话]父母南京某区人,男童于6岁合法收养,虐待行为自去年被校方发现,最初以为是偶尔情况,没好多说。近日,男童伤情日渐严重,性格也随之大变,出现畏惧人群等心理行为。微博配发了一组男童满身伤痕的图片。

微博很快被大量转发,姚晨、赵薇等明星大V也参与了转发。昨天中午12点49分,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官方微博也转发这条微博,并称南京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已经介入调查。

昨天下午3点46分,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南京”发布微博称,4月2日,南京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街道辖区某学校老师反映,称该校学生身上有多处表皮伤,怀疑遭其养母殴打所致。目前,警方正在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有媒体报道称,孩子目前跟随养父母去外地扫墓了。据悉,警方2日已为孩子做过笔录。但具体情况如何,为何没对孩子养父母采取措施,警方未有进一步信息公布。

记者调查

老师先发现孩子耳道流血,脚面浮肿

昨天上午,扬子晚报记者按照网友给出的线索,找到了孩子所在学校。由于正值假期,校门紧锁。记者辗转联系到该校一位知情老师。这名老师告诉记者,小虎(化名)是个活泼可爱的男生,上二年级,而且成绩很好。

“我是第一个发现小虎不对劲的。”这位老师称,以前小虎看见自己时都会给个笑脸或是热情地打招呼。但是本周三早晨小虎却耷拉个脑袋进了校门,头一直低着,不想和别人说话。“我看到他以后就主动走了过去。”这名老师说,走近之后突然看到小虎耳道内有干结的血迹。老师本打算找小虎的班主任商量这事如何处理,没想到小虎的班主任先找来了。小虎的班主任告诉这位老师,小虎今天有点不对,因为他一进班级的门就告诉老师今天不能参加值日,因为自己的脚不舒服。班主任就让小虎把袜子脱了,想看看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居然发现,小虎双脚的脚面全是肿的。

养母布置作业没完成,男童被跳绳抽打

在其他老师和同学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两位老师找小虎聊了聊。这一聊,老师发现小虎脸上和胳膊上都是伤口。后来,这位老师随口一问:“小虎,你还有哪里疼?”“背疼。”这位老师称,当时,在毫无防备之下掀开了小虎上衣,结果在座老师全都被震惊了。“从没见过这样的血痕。”这位老师告诉记者,小虎的后背布满了粗细不一的伤痕,这些伤痕一看就是新伤。

追问之下,小虎告诉老师,这都是妈妈打的。

知情人士称,背上的伤口是用跳绳抽打的,耳道的伤口是用钢笔戳的,脚面浮肿是被用水管敲打的。原来,小虎的妈妈对小虎要求极严,小虎平日里除了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妈妈还给小虎布置了好多作业。当天,妈妈给小虎布置了阅读课外读物的作业,但是小虎并没有完成,妈妈问了课外读物里讲了哪些内容,小虎并未答出来,结果遭到妈妈一顿毒打。

法官看法

家长或许望子成龙但暴力让爱“偏差”

记者采访中,有人表示,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此走上了“拔苗助长”的道路,父母对待孩子的脾气变得暴躁,变得极端。在这件事情上,说不定小虎的养母是爱自己的孩子。

一名长期从事家事审判的法官告诉记者,如果查实仅是因为孩子学习方面的问题,导致对孩子施暴,反映的是家庭教育方式的问题。不能说家长只有暴力,不爱孩子。之所以产生这么多问题,是因为他们对于爱的理解和表达有偏差,关心的是孩子的知识学习,却忽视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更谈不上和孩子进行真诚而平等的沟通了。

如何远离暴力教育,让父母和孩子双方能互相倾听,需要家长在教育方式上作出反思。同时,也离不开法律的支撑。这名法官认为,未成年人具有独立人格,并非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私有财产,其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可任意处置。

几个疑点

1.小虎以前是否遭遇过养母毒打?

采访中,这位老师告诉记者,已经将小虎遭遇的情况向校长进行了汇报。同时,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当地派出所、街道已经展开了相关工作。

这位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小虎也有过类似的情况,但是没有这么严重。老师以为是小虎的父母管教孩子方式比较严厉,学校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希望这种情况不要再发生。

2.到底是管教过严还是虐待?

这篇帖子一出,网上指责声四起,虐待等字眼不绝于“眼”。江苏郎华律师事务所饶奋斌律师告诉记者,《刑法》上是有虐待罪一说的。所谓的“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从身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饶律师表示,像小虎这样收养关系构成的家庭成员,属于其中一种情形。不过最后是否属于虐待,还要看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

3.有关部门能为小虎做些什么?

采访中,学校老师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原本放假前,学校老师专门安排了一次家访,照例通知了小虎。没想到小虎“害怕得发抖”。这位老师告诉记者,她意识到,小虎可能很害怕他的养母,如果贸然沟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加剧。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存在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同时,考虑到未成年人一般不具备诉讼能力,而伤害未成年人的又是他们的监护人。为此,这次的“意见”还明确提出,检察院可以代未成年人起诉,这样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