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提高技工待遇切中职教发展“痛点”

作者:冰 启 发布时间:2015-11-23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技术工人的待遇与技术工人的地位和能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几乎形成了“死结”。解开这一“死结”,需要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以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方面双管齐下。

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其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在公报中特别提到,尤其令人关注。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一目标相对应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当前的难点在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此,公报进一步明确“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以及“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希望从“入口”和“出口”两个重要关头狠抓职业教育发展。

这是十分务实的态度——以问题为导向,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在笔者看来,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比免除学杂费,对发展职教更为关键。必须承认,近年来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包括免除农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学费,设立中职国家助学金等。但是,随着适龄学生减少,一些中职学校陷入招生困境,中职教育规模在逐渐萎缩。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19.76万人,比上年减少5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3.76%。而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70.42万人,比上年增加1.9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0.94%。而中职教育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从深层次上说,与技术工人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不高有关,大家不愿意当技术工人,当然也就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

技术工人的待遇与技术工人的地位和能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几乎形成了“死结”。一方面,技术工人的待遇低,影响技术工人的地位,进而影响大家对从事技术工作、接受职业教育的态度,导致我国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技术工人的技术“粗糙”,也影响技术工人收入的提高,让提高技术工人地位的道路显得漫长。解开这一“死结”,需要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以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方面双管齐下。

我国技工的待遇,近年来有所提高,今年,赶集网与北大联合发布的《变—2015年新蓝领薪酬报告》甚至称,“从月薪8000元的拉面师到万元月薪的建筑工人,新蓝领的收入不断秒杀众白领。”但平心而论,技术工人的待遇,相比其工作强度还是偏低。报告显示,2015年新蓝领平均月薪为3163元,同比2014年增长了4.3%,可32.4%的新蓝领阶层的周工作时长超过60小时,而他们中的幸福比例只有22.4%,比上一年还有所下降。

待遇不仅体现在工资待遇上,还体现在工作环境和福利保障上,与国外技工相比,我国的技术工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还差太多。去年,媒体曾刊登一则报道,提到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期间曾问大工匠张东亮“你收入多少?”张凑到总理耳边说:“我一个月一万多呢!”总理笑着回忆说:“当时我还在河南当省长,一次在飞利浦公司考察,他们也有一个这样的首铸材料工人带领着一个团队,我问他收入,他们总经理介绍说,这个技术工人拿的年薪跟他一样,20万欧元。所以,你们这些高精尖人才的待遇一定要提高!”

这描述出技工的美好前景,然而在我国,高级技工的月薪也不一定能过万,而且要成为高级技工,需要很长的过程。因此,我国必须下决心,切实通过改革收入分配体系,提高技工待遇,而技工待遇提高,也要求技术工人有更高的技能,这就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出高要求。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办学,还满足不了社会对高素质技工的需求,有的职业教育学校,以提升学历为办学目标,以为提高学历层次就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中职“普高化”,高职关注“专升本”,这和职业教育应该坚持的“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宗旨背离;还有的职业教育学校功利化办学,把学生招来之后就送去顶岗实习,从中收取劳务输出中介费,这让中职教育“空心化”,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并没有学到多少技能,就是“毕业”了也无法找到更好的工作。招工单位也对职教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不满——一些招工单位声称,要是这些技工也有德国技术工人的精准、过硬技术,我们也愿意出高薪,可他们的活儿真不值得给高薪。可以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但制约了技工的薪酬,也影响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必须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改革,探索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让学校有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空间。概而言之,最终实现提高技工待遇、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完成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关键在推进深入的改革,由此解开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死结”。(作者系上海学者)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