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江苏有望摒弃“论文论英雄”

作者:金 凤 发布时间:2015-11-23 来源: 《现代快报》

-国务院发布方案:明年开启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江苏高校将更加注重科研成果,摒弃“论文论英雄”

5年内,江苏争取有1~2所世界一流大学

昨天上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现代快报记者昨天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获悉,两校正在酝酿“双一流”建设,以往以论文、科研经费、发明专利论英雄的科研评价将转变为成果导向,另外,会引入同行评价、第三方评价等机制。

时间表

到本世纪中叶,“双一流”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方案》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明确了时间表: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三步走”的目标被分解成具体的建设任务。这包括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对“双一流”的建设,从2016年开始,5年一个周期。而配套的财政支持也分三种方式实施。

江苏高校

科研评价将摒弃“论文论英雄”

其实,对“双一流”的建设,江苏不少高校此前已经开始酝酿,有的列入了学校的“十三五”规划。

东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冯建明表示,东大计划到2020年,有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2030年,一批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前100名。

“例如工程学,目前的国际排名在20-50多位,这个学科完全可以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前列。”南京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张峻峰介绍,该校准备到2020年基本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张峻峰说,未来,南大将侧重发展应用型高技术学科,例如计算机、电子工程、空间技术、环境工程等前沿学科。同时,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例如现代工程学、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工程。

论文发表数量、发明专利申请数目、申请到多少科研经费,一度是套在高校教师头上的紧箍咒,而在实施“双一流”建设中,这些评价体系将有望打破。

“评价考核体系要改变,要把论文导向改成成果导向,主要看成果是否有原创性。例如,应用型研究就不能看论文和专利数,而要看成果是否能被市场采用,采用了多少。处于市场应用过渡阶段的成果,可能市面上还没有,但会引领行业发展,这就要看成果是否有创新,而不能以是否卖钱为准。”

在东南大学,这一变革也将成为趋势。冯建明说,工程学未来更加侧重实践能力,对工程学科的考核,将着重考察是否能引领工程发展、技术的转化能力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例如成果的应用程度,在技术进步中的价值,如果能申请专利,不仅是国内专利,是否还能申请到国际专利。”而人文领域,则要考核如何发挥智库的作用,对决策有没有实际贡献。

未来将重视国外同行评价

国务院《方案》指出,将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

张峻峰说,第三方评价能将高校从行政评估中解放出来。例如,目前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估主要有学科评估,江苏省对各校的ESI学科排名较关注。“未来可能更关注同行评价,这也是国外高校考核的主要方式。”这一说法也得到冯建明的验证。他说,为了体现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杜绝人情因素,学校会邀请国外同行,甚至国外学术组织对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及教师做出评价。

而对于学科的建设,也将更有取舍。张峻峰说,南大酝酿在不久的将来,遴选10个左右的重大科学问题,对相关学科重点投入,争取使它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省教育厅

江苏将对“双一流”高校给予扶持

前不久,“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曾表示,江苏初步考虑,“十三五”期间在四大专项支持力度不减的基础上,每年再安排专门经费实施重点高校建设工程,为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供有力保障。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晓昌表示,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方案》的实施高度重视,目前,教育厅和财政厅正邀请相关专家研究江苏的具体实施方案,酝酿在原有的四大专项计划的基础上,融入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及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指标体系,加强高校的内涵建设,实现省里的相关建设目标。

丁晓昌介绍,目前,江苏酝酿到2020年,有1-2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有10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

以往,地方省属高校的建设经费往往由地方财政支持。丁晓昌说,专家在此前参与教育部关于《方案》的讨论时,江苏曾建议,如果省属高校的学科能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中央也应该给予财政支持或奖励。目前,江苏137所高校中,已有21所高校的70个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的前1%,其中有不少就来自地方高校和省属高校。

丁晓昌表示,未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位于江苏的部属高校,江苏也将根据国家的要求给予相应的扶持。不具体如何实施,要等教育部的实施细则发布后,再制定方案,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江苏会出台重点高校建设计划。

链接

江苏有哪些“985”“211”高校

提到好大学,不少人会想到“211”和“985”。截至2011年,共有112所高校进入“211工程”,39所高校进入“985工程”。

其中,江苏既是“985”又是“211”的大学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11”大学有: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

延伸

世界一流大学中国还缺什么?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一直以来,这个追问始终困扰着中国高等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后,国务院5日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路径。中国高校亟待在坚持中国特色、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发力迈进。

理想现实有差距改革创新要提速

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认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加强教育教学的内在动力不足;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和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三是社会服务层次有待提升,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不够有力。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破除制约大学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为开放、有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学科建设是龙头中国特色要坚持

“学科建设是龙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而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形成特色发展则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由之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聂宏认为,一流学科要面向国民经济发展重大科学技术需求,坚持特色发展战略,要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融合创新上下苦功夫,掌握“杀手锏”的关键技术。

陈骏说,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路径,根源都在于体现了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在于引领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自觉肩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责任和使命。

评价导向要改革统筹推进很重要

不少高校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评估机构,纷繁复杂的大学排行让人摸不着头脑,也给一些高校造成了办学思路上的混乱。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道路上,如果没有一个以追求卓越和世界一流为导向的教育科研评价体制为牵引,其结果可能会影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建设进程。”朱秀林说,“评价体系具有导向和诊断功能,要以国际通行的学术标准来推动国内学术生态的重建,建立全面、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大学评价体系。”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