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调查显示:2015年全国九成以上大学生参与过公益活动

作者:侯力新 发布时间:2016-01-24 来源: 中国江苏网

    1月21日下午,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协办的2016(第四届)全国高校公益论坛暨《2015年度大学生公益现状调查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公益未来·我与我们”,旨在激发大学生参与公益热情,推动高校公益发展。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秘书长刘文奎、副秘书长陈红涛、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经济顾问郑元、全国学联执行主席王思衍以及30多家企业社会责任部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同来自全国百所高校的公益社团负责人及指导老师,分享这道饕餮公益盛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慕林杉受邀主持了此次活动。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介绍,作为公益未来项目品牌活动,全国高校公益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论坛邀请业界专家和爱心企业的代表,通过观点和思想的碰撞、讨论,形成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成果丰硕的理论成果,开拓高校公益社团学生参与公益的思维,促进青年大学生了解公益慈善,培育现代公益理念,促成更多的企业可持续地助力高校公益,从而推动中国公益未来的发展。

  大学生公益现状调查报告新鲜出炉,揭示四大发现 

  为了详细了解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的公益情况,为高校社团提供更合适的公益项目,探索高校公益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5年12月开展了全国大学生公益活动现状问卷调查。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红涛在本届论坛上发布了《2015年度大学生公益现状调查报告》,强调了其中四个重要发现:

  一、大学生公益热情高涨。2015年度,九成以上大学生参与过捐款、捐物、献血、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参与度最高的公益类型。高达78%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参与了志愿者服务。数据反映出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有着较高的积极性。2015年度,44%的受调查大学生实际参与了捐款,参与捐款大学生的年度捐款平均额为149元, 受调查大学生的年度捐款平均额为66元。

  二、大学生对中国公益充满信心。5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公益出于上升期。35%大学生明确表示有意愿毕业后从事公益工作。

  三、志愿服务类型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显示35%的学生最希望参与的志愿服务类型是支教志愿者,而在现实中参加的志愿服务中,参与支教志愿者的比例仅有16%;慰问弱势群体在志愿服务类型理想中排第五位,占27%,但却是大学生现实当中参与志愿服务最多的一项,占38%。

  四、在大学生公益活动组织者中公益机构、企业等校外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大学生通过公益机构、政府、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占比分别为18%、3%、1%。

  多方资源联动,助力大学生公益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日益提高,高校公益社团蓬勃涌现,呈现燎原之势,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参与进来。高校公益社团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志愿者,已成为我国从事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甚至有些学生将投身公益事业作为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选择。如何集中更多资源,助力高校公益的发展,使公益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本届论坛的热议话题。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表示,中国扶贫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支持大学生公益发展,2002年启动新长城大学生自强项目,目前已在高校指导成立104所新长城自强社。2012年启动公益未来项目,通过该平台支持高校公益社团发展,从而带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目前平台入驻社团已超过600个。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副行长滕红军表示,希望通过努力,推动公众、政府、企业、教育、公益等机构团体对于支持青年发展、公益和金融教育的关注与讨论,使之更好地为社会建设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自2015年起,花旗集团基金会就开始支持中国扶贫基金会举办“全国高校公益论坛”。

  顶新公益基金会一直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从2015年开始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理事长滕鸿年表示,从今年开始,将大力支持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一起共创高校大学生的公益未来。

  著名影视演员杨童舒以实际行动来到活动现场助阵,以中国扶贫基金会公益未来项目爱心大使的身份呼吁更多的爱心企业、个人支持高校公益社团发展,通过校园社团公益活动的开展,培育出一批有理想、有爱心、有能力的中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关注微信号:公益未来,获取《2015大学生公益现状调查报告》

  原标题:调查显示:2015年全国九成以上大学生参与过公益活动

  稿源:央广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