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看穿了古都的历史,一扇门推开了远古的文化,剃头的师傅,舀水的大缸,小瓦、青砖,墙壁上的老景……”23日下午,在南京市阅江楼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一场特殊的诗歌朗诵会正在进行,退休远洋海员蔡晓鸣正在台上诵读脑瘫女孩王忆的作品。
王忆,今年27岁,出生时就小脑偏瘫。“世界读书日”当天,来自《林杉声音杂志》朗诵社、珍珠朗诵艺术团等朗诵团体的成员齐聚阅江楼,诵读她用一根手指敲击键盘创作的诗歌。
“她不能走路,不能正常讲话,却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王忆父亲王风武介绍,每天早晨8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多,是王忆的创作时间。2008年王忆完成第一部小说《天若有情之心中的青鸟》,2010年完成个人散文集《百合绽放时》,去年完成散文随笔《轮椅上的青春》。“她只有一只手指能够敲击键盘,这些年,键盘被她敲烂了3个。”
“退休到现在,我参加了上百次的朗诵活动,王忆创作的《穿越老门东》是最让我感动的作品。”蔡晓鸣说,“今天见到这个姑娘,才知道她比我的孩子还小,才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她创作的动人之处,不在她的境遇和文笔,而在她的乐观、坚毅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观众席上,脑瘫患儿的母亲周玉庆不时抹去脸上的泪水,她11岁的孩子刘鑫鑫懵懂地看着母亲。“鑫鑫出生48天在医院挂水,因缺氧导致脑瘫。王忆的经历让我看到儿子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残障虽然在智力和交流上有一定障碍,但他们同样渴望社会的理解和接纳,希望社会能给予残障儿童更多关注。” (记者 鹿 琳)
《新华日报》2016年4月24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