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土木学科专家齐聚南工 共话“一带一路”基础建设人才建设

作者:杨芳 熊中宏 杨甜子 发布时间:2016-12-23 来源: 扬子晚报网

  “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土木工程教育怎样改革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进程?毕业生应具备何种素质才能有效开拓国际基础设施市场?如何在坚守文化自信中与所在国进行良好互动合作?日前,20几所海内外著名高校、涉外企业齐聚南京工业大学,召开首届全国土木工程全球化人才培养与留学生教育研讨会,共话“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大计。

  “未来的土木工程师要完好地担负起规划师、设计师、建设者和经营者的角色。”南京工业大学“外专千人”特聘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Sashi KUNNATH教授如是说。他认为,未来的土木工程师必须能为建造和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工程提供可持续规划、设计、施工、操作和维护提供新技术;能推动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掌握评估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能参与塑造环境的政策制定。他希望当下的土木工程教育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学士应当被视为工程前期或“工程师培训”学位;二是硕士学位应当成为被认可的工程专业学位。

  清华大学廖彬超副教授分享了该校以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制培养模式,西南交通大学富海鹰教授介绍了该校以高铁走向世界为载体,构建现代交通特色土木学科研究生多层次国际化培养的成效,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工校友陈宝智畅谈了中核华兴走向国际的历程。

  中组部千人计划、南工土木学院院长肖岩教授强调,土木学科全球化人才培养必须坚守文化自信,要在确保理念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凸显我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处理好基本理论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关系。同时,要结合中外设计、工程实践体系的对比,展示中国优质工程成果。

  据悉,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住建部全国高等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由南京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分管人才培养的教授和中建八局、中核华兴等涉外企业分别介绍了已有的实践和自己的思考,从国际化教育体制建设、全球化人才培养模式、中外联合办学、留学生教育模式、“一带一路”人才需求特点等方面,为我国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学科的教育人士、学者、研究及管理人员,为全球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

责任编辑:黄李华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