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高招专家解读我省本二本三批次合并

作者:乔 云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 中国江苏网-《扬州晚报》

转自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2月9日讯 2017年,我省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和志愿设置作出重大调整:文理类本科三个批次调整为两个批次,原本二、本三批次合并,原跨本一、本二批次招生院校符合条件的纳入本一批次,与录取批次调整相适应,将各批次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数由5个增加到8个。政策一出,不少家长开始疑惑,这样的政策变化,对高三学生究竟有何益处?新一轮的志愿填报又该如何进行?昨天,记者采访了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招生办主任陈平波,请他进行解析。

  本一本二划分线或将降低

  “此政策最大的变化就是拉低一本二本划分线。”陈平波告诉记者,录取批次的调整,对于平时只能考本三的学生来讲,是一大福音,因为合并本二、本三录取批次后,会使本二的高校数量和招生计划数量成为原本二与本三之和,而招生高校和招生数量的大幅增加,会使本二录取控制分数线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他表示,原跨本一、本二批次招生的院校,符合条件的将其本二招生专业纳入本一批次招生,相应的一本分数线也会降低,但是降低分数预估在10分以内,对于原本在一本线下10分左右的学生可以填报一本院校。而在以前,对于原一本线踩线的学生来说想上一本基本不可能,改革后将增大了这些学生一本录取率。另外各批次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数由5个增加到8个,同时,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数由原来的5所增加到10所,每个批次考生可以选择的院校志愿变多了,录取率更加增大。

  本三院校本二录取,但收费不变

  采访中,陈平波告诉记者,录取批次调整后,涉及批次调整的招生院校,其办学性质、专业收费标准均不因批次调整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原来是本三的学校,变成本二,但是收费不变。其实在江苏已有部分试点,如近两年,南京有4所热门本三院校进行招生调整,但收费与原本三相同。

  这4所学校分别是:2014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从本三调整到本二批次;201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从本三调整到本二批次。

  将文理类本科三个批次调整为两个批次,原本二、本三批次合并,对于这样的政策,陈平波表示,民办院校获得了平等招生的机会,会给一些民办院校带来好的生源,也会促进民办院校办学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提高了各高中本科进档率,减少普通高中升学排名压力。本二分数线降低后,大部分学生均可以达到本二线,教育普世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新政策下如何填报志愿,专家来指导

  陈平波表示,这种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对考生、家长填报志愿,选择大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最大的,二本线分数拉低,原来的三本院校涌入二本院校招生,考生一下子面对500余所大学,选择适合自己分数的志愿方案,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往年的录取数据将难以参考,这对于不懂数据分析的考生和家长将是最大的难题,以河北省为例,以前二本划线规则是二本以上招生总数的120%,而三本划线规则2014年是二本以上招生人数+三本招生人数的2.7倍(以前是3倍),批次合并后,划线比例必定会做出相应调整,这必然会引起报考的盲目。

  院校扎堆报考将愈演愈烈,部分院校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况,一些城市区位好、口碑好的三本院校将冲击老牌的、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偏的二本院校。如果民办高校在办学质量、特色上,没有竞争优势,而收取的学费却比公办高校高,那么,在融合后的二本批次志愿填报中,原来的三本院校可能会遭遇零投档的尴尬,这一现象,已经在融合批次的山东等地出现。

  对此,陈平波给出了2017年填报志愿的最新指导方案:一本线上30分,不受任何影响,建议自主招生冲刺985,保底211;一本线上10分-30分,不受任何影响,建议自主招生冲刺211,保底综评;一本线上10分以内,上较好一本概率变大,一定要参加省综评,注意选科等级;一本线下10分,利好政策,可上一本,省外较好一本概率较大,注意选科的等级;二本线上,选择面广,平行志愿的最后2-3档一定要保守,原本没有本二好学校好专业不服从等滑档,可以征求上好的本三,现在没有第三批次可填,如果滑档征求志愿一定没有好的学校可选;二本线下40分,利好政策,可上公办二本,省外公办较保险,注意选科等级,重视选科达B率,原来三本双C要求如果提高到1B1C的要求,尽管选科B线可能会下调10%左右,但要满足有一科达B的要求,难度还是挺大的。要力争让更多学生符合1B1C要求,就必须对选科教学的要求适当提高。

扬州晚报记者 乔云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