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校地合作,掘金创新发展(图)

作者:王 拓 发布时间:2017-03-09 来源: 《新华日报》

张国华(中)、熊思东(右)接受主持人王拓访谈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 江摄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省委书记李强曾多次强调要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主持人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请两位嘉宾共话如何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一南一北,都富集科教资源

  主持人:请两位介绍一下徐州市和苏州大学分别都拥有怎样的科教资源优势?

  张国华:徐州的科教资源概括起来有四个特点:一是高教资源富集。在徐各类高等院校14所,在校大学生20多万人,是江苏省第二高教大市。二是科技成果丰硕。“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获国家级科技奖项32项、省部级科技奖项近200项,均居全省第三。三是创新人才荟萃。徐州有两院院士9人,在徐创新创业国家“千人计划”专家71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89人。四是创新平台众多,先后建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创新载体平台。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

  熊思东:今年是我们苏州大学建校117年。我们有24个一级博士授权点,40多个一级硕士授权点,授权点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三。同时,学校也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在校的院士7位,有13位“千人计划”获得者,同时我们也有诸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优青这样一些人才。苏州大学在文、理、医各个方面都集聚了一些科研成果,也有一些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在智库建设方面,东吴智库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的国家级重要智库。

  提高创新能力,推动资源转化

  主持人:推动科教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关键要提高创新能力。徐州如何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更大突破?高校在创新领域该如何发力?

  张国华: 一是打造优质创新平台,集中力量和资源,高标准建设“一院一城一谷一区”,加快形成创新四大核心阵地。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大力推动创新政策、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三是聚力产业创新转型。突出服务产业振兴主线,向创新聚力、以创新开路,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熊思东:对于大学来说,要在原创方面有所作为,把科教的优势资源转变为创新的优势资源,让创新能力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要打造有创新能力的队伍。第二,要营造创新的氛围,这个氛围既有政策和机制体制的,也有学术生态的。第三,要紧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迅速把创新成果转变成生产力。

  校地协同,汇聚强大创新合力

  主持人:地方和高校应该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生产力?

  张国华:一是汇聚校地协作的强大合力。我们将大力实施“掘金工程”,深入推进地方政府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特色产业基地与高校院系、企业与高校特色专业、人力资源部门与科研团队、产业基地与科技成果等五个层面的合作,构建全方位校地协同创新体系。二是破除制约转化的现实阻力,打通堵点、畅通渠道。三是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在全市复制推广中关村6条政策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条政策,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措施。用足用好省科技创新40条政策,推进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

  熊思东:第一,科研成果一要顶天二要立地,顶天是具有原创性的,引领行业、引领领域发展,立地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还要出台一些政策,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各个部委都开始陆续出台一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鼓励政策。大学的评价体系也要发生变化,我们提出了“身份在苏大,创业在社会”,鼓励老师们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

  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主持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教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关键,在于打造规模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徐州和苏大在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上分别有哪些实招?

  张国华:总书记看望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政协委员时强调,要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我们将坚定不移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转型之要,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力争“十三五”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60万人左右,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8%。一是更宽视野引进高端人才。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持续实施“222引才工程”,每年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及外籍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20名左右,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0名左右,硕博士研究生2000名以上,去年全市新引进以上三类人才分别为45名、277人和2600多名。二是更大规模培育紧缺人才。三是更优环境激活双创人才。

  熊思东:大学跟大学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苏州大学在人才工作方面,一个是引培结合,所谓引是有选择地引进,什么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是我们急需的,什么样的人才在我们这儿能发挥作用,我们就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培是有目的地培养,根据学科的发展,根据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各个方面的要求。第二,创造人才能够发挥作用的学术生态。第三,我们特别强调大师加团队的方式,再优秀的人才单打独斗也不行,必须组建团队,“大师+团队”,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拓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