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小记者调研小升初 全国政协委员点赞(图)

全国政协委员、省作协主席范小青:防止素质教育变味成“升学工具”

作者:黄阳阳 成岗 束宇 发布时间:2017-03-13 来源: 中国江苏网

  随着“小升初”的脚步渐渐逼近,在选择学校的事情上,家长们面临着很多的压力与困惑。那么给孩子选一所什么样的中学?怎样快捷地进入一所理想的中学?这是一个并不简单的问题。月牙湖小学的小记者们对家长们进行了调查走访。这个走访也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省作协主席范小青的点赞。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阳阳 成岗 束宇

    全国政协委员、省作协主席范小青——   

    累的是孩子 苦的是家长

  全国政协委员、省作协主席范小青直指“累的是孩子,苦的是家长”。她指出,目前又进入“小升初”的冲刺阶段,不少孩子、家长都感觉到压力,由于“小升初”对孩子升学能力评价机制并不算特别完善,导致很多孩子拿出很多所谓素质教育证书。 范小青委员表示,应该防止素质教育变味成“升学工具”。

  范小青委员表示,素质教育本来是培养学生全面素养,让孩子亲近人文艺术,陶冶情操,让孩子全方位地成长,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但在“小升初”的时候,由于有推荐优秀学生的机会,很多学生家长还是在素质教育上赛跑,通过课外辅导、培训拿到很多证书。一些热点学校或明或暗地把素质教育的证书当成“加分证书”,导致了孩子这方面负担越来越重。有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一年都需要这样的证。孩子在这样的素质教育上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不堪重负。

  “我认为这种现象亟待改变。”范小青委员表示,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应当合理看待种种证书,在对学生评估上不能唯证书论,更不能把它当成升学工具。素质教育尽量放在课内,毕竟学校老师对每个孩子有更深入和持续的了解。此外,对校外的辅导机构要尽快规范起来。

月牙湖小学小记者做调研

  有家长建议恢复“小升初”统一考试制度

  有些家长比较激动,言辞也就激烈。“小升初压力大,为什么要择校?为什么要设立民办校?说明了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平衡,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情况下,想要跨区上好的学校,家长需要花上几百万元提前买好学区房,没有财力的家庭只能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三流学校。第二条选择是民办学校。既然民办校那么好,升学率那么高,让家长和孩子趋之若鹜,为什么不将公办的学校改革成民办校的治学方式方法?将民办学校取消掉,全部以公办校的形式办学,才可以体现真正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小升初现状让家长们焦头烂额,各种准备,说起来是以素质教育为主,我个人觉得倒不如一张试卷来得更好,区统考也好,市统考也罢,都可以,总比现在这样各考各的强,小学本来就应该和中考高考接轨,为什么现在要搞得脱节呢?‘小升初’考试和素质教育也不冲突!个人建议恢复小升初统一考试制度。”

  还有家长表示疑惑和忧虑

  这两种想法都希望“回到过去”。更多的家长表示了疑惑和忧虑。有些家长认为“名校学习氛围好。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学习”。有些家长却又这样担心:“名校自己考上才好,如果只追求名校,到了学校孩子成绩跟不上,让孩子失去自信,更是耽误孩子。”“看孩子的能力,考得上就上。如果学习不行,就别去了,排在100名以后,还有什么意思呢?去名校也是受罪。”也有一些担忧:“好学校要求好生源,家长都想让孩子上好学校,一小部分优录,一大部分学区内的,相对所剩下的名额就寥寥无几,学区外的孩子想上就更难。”

  很多家长希望就近择好学校,所以都采取“大面积撒网,重点培养”的方式盲目地投简历,都希望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他们还在考虑,针对公办学校,实验班与平行班的师资力量是否存在差异?

  在“小升初”择校时,首先要考虑师资情况。其次要考虑家长的时间和精力。若家长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充裕,可选择走读方式;若家长的时间和精力相对紧张,无法保证对孩子充足的照顾和辅导,可选择住宿方式。最后,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

  小学生:呼吁素质教育,让我们快乐成长

  “现在国家要求加大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到了五年级,从早到晚都是为了小升初考试,缺少综合能力提升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问可否从国家层面做改变,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让我们快乐地成长。”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五(7)班的陶彦戎也响应了月牙湖小学同学们的调研,发出了自己的倡议。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