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共享艺术,校门应该越开越大

作者:沈峥嵘 发布时间:2017-05-26 来源: 《新华日报》

一场毕业展伴生“不文明”引出的“圆桌对话”——

共享艺术,校门应该越开越大

  这是一次虚拟的圆桌畅谈,事情要从前不久的一场艺术嘉年华说起。

  5月20日,2017南京艺术学院520毕业展演嘉年华在南艺拉开帷幕。“一校展演,全城盛宴”,在历届美术、设计毕业联展的基础上,此次活动从时间、空间、内容、形式、规模等方面进行多维度拓展,衍生为一场综合性的艺术盛会。当天上午9:00起,38项展演活动陆续开展,令人意外的是,由于人数过多并且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不少活动不得不提前结束。

  艺术伴生“不文明”

  “嘉年华”到底怎么了

  贾梦雨(新华日报记者):今年南艺520活动当天,参与人数很快超过了去年的数字,主要原因是适逢周末,当然还因为去年的520嘉年华集聚了大量人气。一些活动临时中断,有些展演活动也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分批次进行了压缩,便于有序分散人流。现场确实也出现了一些诸如推搡、吵闹、破坏作品、乱抛垃圾等不文明现象。

  不过,就活动整体而言,并没有出现失控的局面,一些不文明现象,相对于如此大的人流和规模来说,也没有达到严重级别。况且,百分百地保持秩序良好,完全的“理性”本身也无法体现嘉年华的特点和本质。国外一些著名城市的艺术嘉年华,往往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但只要不突破底线,不过分干扰主题,往往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今年的“520嘉年华”从市民参与度上来说应该是成功的,参与市民的热情、参加的人数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我想这一方面说明学校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市民对艺术的向往和需求。当然,南艺校园本身就比较狭小,同时涌入7万人难免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虽然之前我们做了一些预案,但是人流还是超限了。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感到挺高兴,一方面也有些担心,因此后来提前结束。一切活动,无论初衷是什么,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

  院方“初心不改”

  打开校门共享艺术

  宋德咏(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艺术学院是在南京的学校,我们欢迎所有南京人来看展览。南艺不会收门票,展览还在,初心不改。这个毕业展还将继续下去,按照原定计划展览到5月29日。不过,希望大家对展品手下留情,而且,请约束好自己的孩子。

  刘伟冬:校园开放是南艺一贯的宗旨,我认为南艺作为一个在城区的独立艺术院校,很多活动本身就应该融入到城市当中去。大学的功能和目标不仅应该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创作,还有服务社会。有必要把南艺的高校教育成果向市民做出汇报,将艺术嘉年华打造成南京的文化名片,让南艺不仅仅是一个培养高端艺术人才的平台,同时也成为社会美育教育的一扇窗口。

  顾星欣(新华日报记者):黑格尔曾经说:“艺术不是为一小撮有文化修养的关在一个小圈子里的学者,而是为全国的人民大众。”学校、美术机构、艺术家,有责任也有义务让美走向社会。在此,也为南艺开放态度点赞!

  多些包容和等待

  美和分寸需要“养成”

  刘伟冬:我觉得校园开放,通过校园这个平台来传播美的知识、美的教育是我们学校的宗旨和目标。另外,从我的教育观念来说,艺术之花开在每个人的心灵,开在每个人的微笑当中,这才是艺术教育一种巨大的成功。

  顾星欣:“美学”在西方原本指“感性学”,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要每个审美个体去“参与”才能获得这种美。

  我相信,很多人走进南艺嘉年华,是抱着对美的真诚向往。对于这次“嘉年华”之中偶有的不雅事件,我认为,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嘉年华”这个词来源于西方,从美学渊源上来说,它自带着一种“狂欢”精神。怎么控制这种“狂欢”,使之更有序、更文明、也更好玩?比如,南艺是否可以通过网络提前预约参观?

  刘伟冬:今后我们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控制人流。我们的毕业季一般有30天左右。演出那天,有一些专门为嘉年华打造的节目,在露天营造氛围。现在,所有的展演各就各位,话剧作品在剧场,音乐作品在音乐厅,美术作品在展览馆,都要凭票进入,以控制人流。

  顾星欣:当然,对于公众来说,既然是去欣赏美,就要以美的姿态去欣赏:小心你的脚步、约束好你的孩子、控制好必要的声响,避免自己的身影遮蔽到其他观者,在欣赏博物馆展品时将摄影模式调制成“博物馆模式”或关闭闪光灯,在欣赏音乐会时提前入场或在演奏一首乐曲未了时不鼓掌等等,这些都是欣赏艺术时应有的素养。

  贾梦雨:客观上说,一些市民的文明素质和艺术修养还有待提高。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市民的文明素质尤其是艺术修养,是一个长期熏陶提高的过程,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和胸襟来对待,一味指责乃至夸大缺陷,显然不具有建设性。同时,我认为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以更丰富更精彩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广大市民积极踊跃参与。

  顾星欣:审美教育其实是一个涓涓细流汇成小溪、再汇成江河湖海的过程。对于个体来说,对美的感知、艺术的领会,能够增强一个人的幸福感。对于社会来说,美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善文明程度、推动社会进步。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古今中外都抱有的一种美好的美学理想。让我们离艺术再近一些!

  本报记者 沈峥嵘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