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高校招生计划“落地”全过程

作者:李大林 发布时间:2017-06-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6月27日,我省高校招生录取第一阶段志愿填报正式开始,今年全国共有1408所高校在我省招生323658人。近日,记者走进省教育考试院,直击——

高校招生计划“落地”全过程

  ■本报记者 李大林

  6月27日早上7∶00,我省高校招生录取第一阶段志愿填报开始了。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资料,几乎每名考生都会拿到一本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江苏招生考试(2017招生计划专刊)》。这本专刊不仅详细介绍了招生计划说明、考生志愿填报须知、平行志愿投档说明等信息,而且有数百页的内容是各高校在江苏的详细招生计划。根据“计划专刊”中的数据,今年全国共有1408所高校在我省招生323658人,其中统招279646人、高职院校单独招生44012人。统招计划中,文科类计划83093人、理科类计划162992人、体育类计划2677人、艺术类计划30884人。

  这323658个计划究竟是如何分解编制的?“从6月3日教育部把高校招生计划下达到江苏开始,到6月10日我们把江苏的计划编制完成,这中间的工作量非常大。”省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处副处长李拥军告诉记者,为顺利完成计划编制,他们每年都会从高校抽调部分人员充实到高招处综合科,由他们统一负责与高校对接,将教育部下达的计划总数分解到各高校的相关专业。

  计划分解过程非常繁琐。工作人员要将1408所高校的文科、理科、体育、艺术等大类和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学制、学费、对选测科目的要求等一一列明,并与各高校通过书面传真确认。“今年,综合科含借调人员在内共有13人,平均每人对接100多所高校。这项工作容不得任何闪失,若高校的计划数与教育部下达的口径有出入,我们就要反复沟通、逐层对接,确保每个投放到江苏的计划都万无一失。”李拥军说。

  记者了解到,每年招考期间,省教育考试院各部门的工作日程都细化到以小时计算,综合科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不能回家。计划分解工作与招生政策密切关联,专业性很强,每年招考工作开始前,省教育考试院会对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集中进行一个月的业务培训,学习当年的招生政策、规定,让每个人都对分解计划的工作流程、与高校对接时常遇到的问题、江苏高考选测科目等级等情况了然于胸。“我们还给进入这个团队工作的人员提了两个‘不近人情’的要求:一是工作期间就当没有家,二是工作期间不允许生病。”高招处综合科科长崔晓东告诉记者,在分解、编制计划期间,他们的办公室有3样东西是“标配”——眼药水、喉宝和颈椎靠枕,“眼药水和喉宝敞开供应,每个人除了吃饭睡觉,白天几乎都在不停地打电话、做记录、发传真,晚上再坐到电脑前整理各类信息。每天的工作结束后,都会感觉头晕眼花腿发软”。

  “正式公布的招生计划上每一个数字甚至标点符号,我们都要反复核查校对并与高校确认。”崔晓东说,工作忙起来,桌上的电话会响个不停,此起彼伏,一轮计划做下来,大家要接听和拨打超过一万个电话,单是收到的传真就有3万多页。为了提高效率抢时间,他们自己编写小程序,利用电子传真设备自动分拣分类接收1408所院校的传真。“‘五一’节之后我们就没有双休了,端午节也很多年没过了。就像在泳池里游泳,每年的5月到8月我们都要‘憋住一口气’,直到8月中旬把招录数据上报教育部为止。”

  “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在为考生和家长服务,为考生在人生的这个重要关口把好关,必须确保及时、准确公布招生计划,让每名考生都能顺利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林伟说,编制招生计划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一个重要环节,把这项工作完成好,考生志愿填报和高校录取才能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