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努力开启建邺“适合的教育”新征程

作者:张石明 发布时间:2017-12-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局长 张石明

  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新时期,发展“适合的教育”,是当下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新转型的应然。建邺区作为南京市“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在适应教育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规律,适应学校内涵、特色发展双重路径,适应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双重选择的教育实践中努力探索,砥砺前行。

  “五个适合”,全面把握“适合的教育”新内涵。一是适合区域特点和未来发展定位。就建邺而言,要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高端定位、规划引领、人才优先、创新驱动,努力以公平、优质、多元的教育筑基宜居幸福新城,努力以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跨越发展拉动建邺新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合不同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需求。当下,建邺各校的办学水平、管理体制、文化积淀等存在层次性、差异性,教育管理要在统一政策尺度下,做到一校一策,和而不同,造峰抬谷,激发每所学校的办学活力,引导学校寻找到自身发展的合适路径,促进每所学校的内涵品质和特色发展。三是适合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既要弘扬高尚师德,提升专业技能,也要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创新培养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师生共同成长、校园和谐发展,家校携手成就教育的幸福。四是适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需要。学校教育要努力适合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发展、未来发展,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创造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激励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五是适合社会对优质多样教育的新期盼。要坚持开门办学,办好家长学校,创设更多机会让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把社会满意度纳入办学绩效考核指标,努力办好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群众满意的适合教育,满足群众对优质多元教育选择的需求。

  “五个更高”,全面适切“适合的教育”新要求。一是教育公共服务更为适当。区域内建立健全国民教育、终身教育协调优质发展的两大体系,办好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含国际学校)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多样教育选择的需求。二是学校办学条件更加优质。三是教育教学管理更为适切。按照示范幼教、特色小学、品质初中、精品高中、终身职教标准,积极锻造名校群、名校长群、骨干名师群等建邺教育名品群。四是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创新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100%设立名师、专家、特级教师工作室,每个义务教育学区设有名校长工作室,每个学校有超过30%的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五是教育治理体系更为完善。推动教育系统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全面推开,现代学校制度普遍建立,教育活力充分激发,各类办学特色日渐彰显,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

  “五个推进”,全面开启“适合的教育”新征程。发展“适合的教育”,必须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推进。一是推进依法治教,全面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我们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办学,深化“一校一章程”,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建有率达100%并高效运行。引导社区群众代表、社会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实现管、办、评合理分权。二是推进规划落实,全面优化教育资源布局。通过推进新校建设和老校布局调整,合理优化区域内学校布局,通过优质资源全覆盖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多样化,全面提升新城居民对教育公平的满意度。三是推进共建共享,创新教育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学区制、集团化”办学模式,深化学前教育发展联盟,构建区域高中发展共同体,在校本教研、质量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区域每所学校的整体发展,推进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四是推进“区管校用”,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机制创新。全面实施“区管校用”,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比例、学科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基本均衡。建立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促进校长专业化,建立体现能力、素质和业绩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五是推进内涵发展,创新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评价机制。积极构建基于国家课程、符合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智慧校园”、构建“智慧课堂”,持续打造高效优质课堂,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品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全面构建并实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绿色多元评价机制。通过区内培植、区外委托专业评估机构等方式建立第三方教育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