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为了更美好的教育

作者:许 妍 发布时间:2017-12-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12月16至17日,首届人民教育校长峰会在泰州召开。与会代表激扬智慧,创想未来——

为了更美好的教育

  ■本报记者 许妍

  12月17日,为期两天的人民教育校长峰会在泰州落下帷幕。围绕“为了更美好的教育”,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中小学校长与专家一起激扬智慧,创想未来,呈现了一场高端、前沿的思想盛宴。

  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

  追求更美好教育的过程中,校长的文化与课程领导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如何带领学校走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如何通过课程领导实现课程育人尤为关键。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介绍该校“成志教育”课程实践。纵向上,该校把课程按年段划分,设置“启程、知行、修远”3个阶段性目标课程,以实现低年段基础牢、中年段腰杆硬、高年段起点高的目标。横向上,学校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作为“两基石”,习惯养成浸育、多角度环境美育、家校共育作为“三协同”,探索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改革。“纵向贯穿,横向融通,才能培养学生带得走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窦桂梅说。

  在新高考背景下,课程是“更美好教育”的关键内容。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看来,课程领导力是一种“专业的领导力”,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校长领导力的核心。在报告中,唐江澎以STEAM课程、口述史课程为例,介绍学校的课程设计思路。工业设计课程中学生设计的笔筒、3D模型等作品,让大家啧啧称奇,学校将学生设计作业变成校园景观,学生口述史课程成果进入了校博物馆。“课程规划成功的关键是要做好前期调查,好的课程纲要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保障。在课程资源配置中,校长要发挥关键作用。”唐江澎强调。

  未来学校什么模样

  学校空间设计如何影响教育关系的重构?智慧校园能够实现多少教育的可能性?除了技术,未来教育的样态还可以有何种想象?峰会现场,与会校长和专家展示多种可能。

  “在学校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无数次推翻设计稿,为的就是将教育的发生与校园空间完美结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说,学校从内部空间着手,设立4个班组空间群落,空间群由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组成,综合的教育空间支持了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跨学段的交往。校园空间的重构让中关村三小创建生态大课程,弥补传统分科教学的不足,使育人模式转型成为可能。

  “一所高中办学品质的提升,必须通过课堂、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变革来实现。”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董健介绍学校利用智慧校园助推高品质高中建设的经验。在泰州中学,课堂教学进入“云”时代:教师实现“云备课”,学生进行“云学习”,课堂依托“云教室”,教学利用“云评价”。智慧校园还让学校课程改革搭上“云”快车。VR体验室、创客空间和物联网实验室创设了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广东珠海高新区三鑫实验学校校长张浩是位“80后”,“让每个孩子成为传递幸福的自己”是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愿景。他认为,未来教育的一个关键词是“消融边界”,全学科主题融合课程,消融学科与学科的边界;幸福力生活品质课程,消融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学校从8个方面、32个维度进行“消融边界”整体改革,孩子们从中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幸福”,“传递”了幸福……

  如何激发教师内生力

  论及校长视角下的教师发展,与会校长和专家聚焦如何激发新教师发展内生力,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关注“名校的教师成长路径什么样”。

  “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苏州市星湾学校校长曲虹认为,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宝贵的财富。2008年建校至今,该校共招收165名应届师范毕业生。她提出好老师6条成长路径:队伍建设有目标有方向,教师考核有方法,提前跟岗有行动,教师成长有规划,评价改革有鞭策,学校精神有传承。在这一理念引领下,自2011年以来,学校年年有教师在苏州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夺冠,让曲虹倍感骄傲。“如今,只要区里建一所新学校,我校的师资队伍就要动,输出了不少骨干教师。”曲虹自豪地说。

  在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看来,“一所美好的学校,一定要有一群以卓越为理想的教师。”高金凤从文化、课程、课堂、师生交流、家校合作5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经验。“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文化基因都是孕育卓越生命的密码,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样是教师的精神养料。”高金凤说。在姜堰实小,开发童心课程成为教师释放教育智慧的跑道;教师们在“乐学课堂”的舞台上,眺望卓越课堂的模样,享受自由生长。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