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物型课程:建构学校教育的“空间诗学”

作者:陈宁 李凯歌 发布时间:2018-10-31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通讯员 陈宁 李凯歌

  10月27-28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重大研究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启动研讨会在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围绕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指导。

  “物型课程”究竟是什么

  “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旨在凝练有中国意蕴、中国表达的‘空间诗学’,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性,彰显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校园,以校本化的方式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时代路径。”启动研讨会上,项目领衔人、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博士这样描绘项目实施的前景目标。

  “物型课程”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强调发挥“物”的课程意象,以环境建模、物型建构与课程开发为内核,实现“文化塑型”。物型课程反对脱离学生兴趣和生活实际的纯粹概念化学习,主张“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达到以物化人的育人效果。2013年12月4日《江苏教育报》发表了时任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的《物型课程:环境育人的新维度》一文,首次提出了物型课程概念。2016年起,《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等媒体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物型课程研究和经验介绍的文章,引发积极关注。2017年3月,省教育厅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重视全过程的校园物型课程建设”。2018年6月,“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被正式批准为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孙其华介绍,经过5年多的研建,物型课程的理念内涵不断演绎推进,从环境育人进一步深化为探讨物与人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其立意更是从环境课程的聚焦升华为承载意识形态功能的校本化课程。

  “物型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带来了什么

  “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拓展了优质教育的内涵,拓展了素质教育的空间,拓展了课程改革的路径。”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湛在启动研讨会上对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湛指出,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仅应该看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要看到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德智体美劳素质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核心素养、人格品质、能力、价值观与其成长环境、生活环境更好地交融,物型课程通过探索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拓展了素质教育发展的空间。物型课程为学科课程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平台,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结合提供了路径。

  省教育厅副厅长苏春海在讲话中说,物型课程建设项目通过建构“空间的诗学”和美的教育场域,形成满足人全面发展需求的教育生态,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育人品质和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物型课程的建设,可以打通与社会的联系,架构与创新的桥梁,让传统的格物文化也能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一种力量。”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马斌的阐述充满了激情。

  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殷雅竹认为,物型课程的研究和推广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项目研究结果可望为教育管理者探索适合个性化教育的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如何推进“物型课程”项目的实施

  “物型课程项目的实施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项目既然定位于课程,那么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都需要统整考虑。”王湛等领导专家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强调,项目的研究一定要把握住本质,遵循教育的规律;这一项目是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会同一批学校共同实施推进的,共性要“共”,个性要“个”,还要考虑群体特征与地域特征。“每个学校都要与自己对话,与学校的传统、历史对话,探索学校历史传统中接近教育本质的东西并进行传承,形成自己的个性。”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也认为,要通过一批基础教育学校的协同推进,不断提高物型课程的实施水平。

  省教研室主任董洪亮大声疾呼:“物型课程的建设要高度重视让学生回到真实的自然状态。”省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倪娟博士则从课程论的角度指出,物型课程不仅是校本课程,也不仅是隐性课程和环境课程,需要对物型课程进行系统建构,形成物型课程论。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提出,要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去理解优美的校园环境的特征和基本元素,实现学生与校园中的物之间的对话,产生独特的体验和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与显性的课堂教学产生互补。

  孙其华表示,要充分发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的优势,协同一批优质学校,形成“媒体+智库”“典型+模型”“理论+实践”的合力,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为全省基础教育品质的提升、质量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陈路

物型课程:建构学校教育的“空间诗学”
——前瞻性教改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启动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8-10-31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本报通讯员 陈宁 李凯歌

  10月27-28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重大研究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启动研讨会在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围绕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指导。

  “物型课程”究竟是什么

  “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旨在凝练有中国意蕴、中国表达的‘空间诗学’,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性,彰显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校园,以校本化的方式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时代路径。”启动研讨会上,项目领衔人、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博士这样描绘项目实施的前景目标。

  “物型课程”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强调发挥“物”的课程意象,以环境建模、物型建构与课程开发为内核,实现“文化塑型”。物型课程反对脱离学生兴趣和生活实际的纯粹概念化学习,主张“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达到以物化人的育人效果。2013年12月4日《江苏教育报》发表了时任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的《物型课程:环境育人的新维度》一文,首次提出了物型课程概念。2016年起,《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等媒体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物型课程研究和经验介绍的文章,引发积极关注。2017年3月,省教育厅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重视全过程的校园物型课程建设”。2018年6月,“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被正式批准为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孙其华介绍,经过5年多的研建,物型课程的理念内涵不断演绎推进,从环境育人进一步深化为探讨物与人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其立意更是从环境课程的聚焦升华为承载意识形态功能的校本化课程。

  “物型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带来了什么

  “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拓展了优质教育的内涵,拓展了素质教育的空间,拓展了课程改革的路径。”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湛在启动研讨会上对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湛指出,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仅应该看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要看到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德智体美劳素质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核心素养、人格品质、能力、价值观与其成长环境、生活环境更好地交融,物型课程通过探索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拓展了素质教育发展的空间。物型课程为学科课程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平台,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结合提供了路径。

  省教育厅副厅长苏春海在讲话中说,物型课程建设项目通过建构“空间的诗学”和美的教育场域,形成满足人全面发展需求的教育生态,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育人品质和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物型课程的建设,可以打通与社会的联系,架构与创新的桥梁,让传统的格物文化也能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一种力量。”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马斌的阐述充满了激情。

  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殷雅竹认为,物型课程的研究和推广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项目研究结果可望为教育管理者探索适合个性化教育的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如何推进“物型课程”项目的实施

  “物型课程项目的实施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项目既然定位于课程,那么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都需要统整考虑。”王湛等领导专家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强调,项目的研究一定要把握住本质,遵循教育的规律;这一项目是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会同一批学校共同实施推进的,共性要“共”,个性要“个”,还要考虑群体特征与地域特征。“每个学校都要与自己对话,与学校的传统、历史对话,探索学校历史传统中接近教育本质的东西并进行传承,形成自己的个性。”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也认为,要通过一批基础教育学校的协同推进,不断提高物型课程的实施水平。

  省教研室主任董洪亮大声疾呼:“物型课程的建设要高度重视让学生回到真实的自然状态。”省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倪娟博士则从课程论的角度指出,物型课程不仅是校本课程,也不仅是隐性课程和环境课程,需要对物型课程进行系统建构,形成物型课程论。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提出,要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去理解优美的校园环境的特征和基本元素,实现学生与校园中的物之间的对话,产生独特的体验和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与显性的课堂教学产生互补。

  孙其华表示,要充分发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的优势,协同一批优质学校,形成“媒体+智库”“典型+模型”“理论+实践”的合力,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为全省基础教育品质的提升、质量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