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教育国际化,扩大合作办学“朋友圈”

作者:王拓 张宣 发布时间:2018-11-08 来源: 《新华日报》

会议现场

陈俨 摄

  “我们特别注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能够成为一个自信的、能创新的个体。”来自芬兰罗素高中的校长阿里·霍韦恩,向现场的中外教育同仁们介绍了自己学校的育人理念。

  11月7日,第十四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与协作会在南通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8个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教育组织机构代表、中小学校长和省内180名中小学校长一起,探讨如何“构建公平而卓越的基础教育”。

  分享教育理念,探索改革方向

  “荷兰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我们的教育也非常中心化。研发课程表时,学校有自主的权利创造独一无二的教育风格和文化。”荷兰教育、文化与科技部政策顾问温多灵·蒂默曼说,这也意味着在中小学阶段,老师是教学的核心,荷兰绝大部分校长也会在教学一线。

  “在芬兰的学校,一个学年是190天,分为5个不同的学期。每个学期为7至8周,之后会进行一个考试周。” 阿里·霍韦恩说,在罗素高中,书面考试早已取消了,而是通过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譬如我们会进行同伴评价,或者是小组讨论,或者是通过实践来学习,以及通过其他创新的方式方法来完成学习目标等。”

  进校园,“零距离”感受江苏教育

  会议前,百余名外方校长和教育人士,分赴全省13个市深入学校开展考察交流,他们走进学校课堂、走近江苏师生,观察、了解江苏教育。

  加拿大罗伯茨公爵公立学校校长卡洛琳·伍德伯恩来到了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在那里,她享受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与视觉大餐——由戏曲演出《梨园新秀》带来的校园戏曲风,彰显该校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育人模式。该校“文雅”书法社团、“景韵”国画社团、“蓓蕾”儿童画手工社团、“光影”素描社团、足球社团等开展的各类活动让人目不暇接。她说,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一定能得到全面发展。

  加拿大安大略省泰晤士河谷学区教育局局长保罗·西多尔说,这几天他们参观了南通市的三所学校,和学生们一起上了武术、书法、舞蹈、音乐等课程,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让他记忆深刻。“把南通的历史融入到音乐课中跨学科教学,让我们觉得非常惊艳。我们对现在中国孩子的英语水平感到吃惊,非常棒!”

  “我走访了江苏的一所一贯制学校,学校规模有8000人之多,这在英国是难以想象的。”英国圣约翰学校校长尼尔·切平顿说,在英国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学校,如何进行合适的管理,让每个孩子得到很好的成长,这的确是个难题。“在我们学校,希望孩子能够了解自己的思想如何运作或者说能够管理情绪。‘情绪学习计划’在学校开展已有10年之久,我们的世界千变万化,他们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压力,这是不同的孩子能走向卓越的一个重要条件。”

  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江苏样本

  “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友好学校是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有效抓手,有助于形成长期性、经常性、规范性、务实性、综合性的开展国际交流的合作机制。”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蔡锡生说。

  自2005年起,我省每年举办一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与协作会议,目前已促成1200余对中外学校结成友好学校,本次又新增了64对友好学校。值得关注的是,这样的合作已经从校际之间,开始探索区域教育与境外整体结对模式,构建了一个学校对学校、区域对区域、校群对校群的一体化、开放式多边教育国际协作网络。

  在教育部举办的连续两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省在获奖数量和质量上都蝉联各省区市第一。 “全面提升江苏基础教育公平和卓越水平,需要更加注重办学和教学模式改进,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更加注重教师培养和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更加注重综合实践教育和考试评价改革,有效提升育人水平。”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认为,教育国际交流是双向的,既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国内的老师和学生具备世界眼光,同时也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江苏样本。

本报记者 王拓 张宣

责任编辑:陈路

教育国际化,扩大合作办学“朋友圈”
——中外人士共议“构建公平卓越的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2018-11-08   
来       源:《新华日报》  

会议现场

陈俨 摄

  “我们特别注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能够成为一个自信的、能创新的个体。”来自芬兰罗素高中的校长阿里·霍韦恩,向现场的中外教育同仁们介绍了自己学校的育人理念。

  11月7日,第十四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与协作会在南通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8个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教育组织机构代表、中小学校长和省内180名中小学校长一起,探讨如何“构建公平而卓越的基础教育”。

  分享教育理念,探索改革方向

  “荷兰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我们的教育也非常中心化。研发课程表时,学校有自主的权利创造独一无二的教育风格和文化。”荷兰教育、文化与科技部政策顾问温多灵·蒂默曼说,这也意味着在中小学阶段,老师是教学的核心,荷兰绝大部分校长也会在教学一线。

  “在芬兰的学校,一个学年是190天,分为5个不同的学期。每个学期为7至8周,之后会进行一个考试周。” 阿里·霍韦恩说,在罗素高中,书面考试早已取消了,而是通过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譬如我们会进行同伴评价,或者是小组讨论,或者是通过实践来学习,以及通过其他创新的方式方法来完成学习目标等。”

  进校园,“零距离”感受江苏教育

  会议前,百余名外方校长和教育人士,分赴全省13个市深入学校开展考察交流,他们走进学校课堂、走近江苏师生,观察、了解江苏教育。

  加拿大罗伯茨公爵公立学校校长卡洛琳·伍德伯恩来到了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在那里,她享受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与视觉大餐——由戏曲演出《梨园新秀》带来的校园戏曲风,彰显该校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育人模式。该校“文雅”书法社团、“景韵”国画社团、“蓓蕾”儿童画手工社团、“光影”素描社团、足球社团等开展的各类活动让人目不暇接。她说,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一定能得到全面发展。

  加拿大安大略省泰晤士河谷学区教育局局长保罗·西多尔说,这几天他们参观了南通市的三所学校,和学生们一起上了武术、书法、舞蹈、音乐等课程,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让他记忆深刻。“把南通的历史融入到音乐课中跨学科教学,让我们觉得非常惊艳。我们对现在中国孩子的英语水平感到吃惊,非常棒!”

  “我走访了江苏的一所一贯制学校,学校规模有8000人之多,这在英国是难以想象的。”英国圣约翰学校校长尼尔·切平顿说,在英国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学校,如何进行合适的管理,让每个孩子得到很好的成长,这的确是个难题。“在我们学校,希望孩子能够了解自己的思想如何运作或者说能够管理情绪。‘情绪学习计划’在学校开展已有10年之久,我们的世界千变万化,他们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压力,这是不同的孩子能走向卓越的一个重要条件。”

  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江苏样本

  “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友好学校是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有效抓手,有助于形成长期性、经常性、规范性、务实性、综合性的开展国际交流的合作机制。”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蔡锡生说。

  自2005年起,我省每年举办一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与协作会议,目前已促成1200余对中外学校结成友好学校,本次又新增了64对友好学校。值得关注的是,这样的合作已经从校际之间,开始探索区域教育与境外整体结对模式,构建了一个学校对学校、区域对区域、校群对校群的一体化、开放式多边教育国际协作网络。

  在教育部举办的连续两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省在获奖数量和质量上都蝉联各省区市第一。 “全面提升江苏基础教育公平和卓越水平,需要更加注重办学和教学模式改进,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更加注重教师培养和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更加注重综合实践教育和考试评价改革,有效提升育人水平。”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认为,教育国际交流是双向的,既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国内的老师和学生具备世界眼光,同时也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江苏样本。

本报记者 王拓 张宣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