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打造浸润式“学习场”

作者:王 频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王频

  降落伞、雨水收集器、投石机……近日,全省STEM教育“大咖”齐聚徐州市鼓楼区,就STEM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进行培训研讨,活动现场,该区展出的近千件学生作品,获得了与会者的好评。

  作为我省首批5个STEM教育实验区之一,4年来,徐州市鼓楼区积极探索区域推进STEM教育的有效模式,让学习真正发生,为全省中小学推进STEM教育提供了样本。

  走校指导,让STEM理念真落地

  “STEM教育其实是‘舶来品’,如何能让其成为为我所用、实实在在的课程,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该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文琪说。

  为此,区教育局成立了STEM教育推进领导小组,任命鼓楼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刘雪红担任区STEM教育专职教研员,选拔各教育集团骨干担任领衔辅导员组建区级核心团队,系统解决推行STEM教育落地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STEM项目校校行”活动中,祥和小学教师呈现的学生作品引起了刘雪红和鼓楼教育集团STEM领衔辅导员黄璐的思考。“大家的热情很高,但他们对STEM的了解还是有些偏差。例如教师展示的学生作品都是成品,且项目简单化,因此我们只能看到孩子们开展了一个活动,看不到他们在进行STEM探究,”刘雪红说,“但实际上STEM教育应该更注重过程。”

  针对这些问题,刘雪红和黄璐提出了建议:STEM活动要按照提出问题、调查与研究、设计与制作、展示与评价、拓展与应用等步骤实施,且每个学生都要有成长档案袋,用于记录学习过程。“后来我们又多次去学校调研,不仅能看到精美的作品,还能看到他们在研究中留下的成长印记,学校的理念转变了。”黄璐说。

  在刚刚过去的一学期中,该区依托“STEM项目校校行”活动,检查、督促、指导全区22所小学开展STEM教育,有效提升了各校的实施水平。

  据了解,除区级核心团队外,各校还专门选派了1—2名骨干教师,由集团校领衔辅导员带队,形成集团核心团队,共同解决集团内每所学校推行STEM遇到的困难。集团领衔辅导员牵头组织“周学习”“月现场”等活动,同各校校级核心团队一起,让STEM学习走进每间教室。

  与此同时,该区还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线上、线下STEM教育培训,邀请省、市教研室专家进行专题辅导,提升队伍专业水平。

  开足课程,创编特色STEM项目

  “STEM是典型的研究性、项目化学习,将其落脚于综合实践活动再合适不过。”刘雪红说。

  针对这一特点,该区把开足开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落实STEM教育的基础,并要求各校配备10套省编小学生STEM活动教材(器材),鼓励各校开发更富特色的项目。“这样的安排和建议,让STEM教育的推行变得有抓手、有空间。”黄璐评价道。

  例如在鼓楼小学“桥”项目中,该校科学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徐州当地的桥梁,孩子们看了各式桥梁后又上网搜索各种桥梁结构,研究如何架设更加稳定……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设计时有了充足的把握,他们运用多种资源和设计方法进行桥梁创造,并与教师和小组成员交流,不断修改设计方案,回溯探究历程,建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桥梁模型。

  “孩子们收集、组织、存储信息,巩固低阶学习,然后进行问题解决、创见、决策、实验、调研、系统分析等高阶学习,亲身经历了整个学习过程。”刘雪红说。

  在参观博物馆时,大马路小学五年级学生看到一个金字塔形的设备里放映着立体影像,对其中的科学原理非常好奇。该校科学教师从中获得灵感,自主开发了“全息影像”课程。

  除此之外,鼓楼小学的“泡泡探秘”“相架的设计与制作”,民主路小学的“造一艘小船”,大马路小学的“智能拐杖”“定格动画”等均为各校自主开发的项目。“有些项目虽然还相对稚嫩,但这样的探索非常有意义。”大马路小学科学教师袁晋说。

  除了普适性规定课程,STEM创新课程体系还包括提高性社团拓展项目,如航模、机器人、电子百拼、3D打印等。“我区各种科技竞赛项目,大多都是在社团培育的。各校社团教师都在自觉运用STEM理念进行项目改造,使之成为历练学生心智的学习场。”刘文琪说。

  整合资源,过程性评价促成长

  微型机床、电路集成模块、数字化传感器、机器人套件……走进鼓楼小学科学探究室,各式各样的实验器材让人目不暇接。为改善STEM教育教学设施,一年来,该区为各校改造探究室、添置设施设备投入近400万元。

  校外资源也是该区提高STEM项目品质的重要途径。鼓楼区整合社会、家庭、高校等资源,联合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组建专家团队和助教团。同时利用各种校外基地,与空军勤务学院、徐州气象局、泉山森林公园等单位联系,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STEM学习环境与渠道,支持STEM课程开发和项目实施。

  “有效的评价才能促进学习过程的有效展开,STEM教育强调学生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刘文琪说,因此该区从学校、集团、区级3个层面积极尝试多元评价方式。

  在学校层面,建立线上线下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研究报告,把展示与评价结合起来。在集团层面,每所学校都要展示课程设计、学生活动、项目成果等,核心团队利用“周学习”“校校行”和“课博会”等研训活动对各成员校进行评价。在区级层面,评选区级优秀STEM项目学校,将STEM教育纳入学校年终督导评估;评选STEM教育优秀教师、STEM项目优秀教学案例,组织STEM项目课堂教学评比;在学生间开展“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小发明家”“我是小小研究员”评选活动。

  “STEM教育就像课程改革中的先锋,始终瞄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希望以STEM教育为抓手,突破课改瓶颈,实现鼓楼教育区域课程改革的新飞跃。”刘文琪说。

责任编辑:陈路

打造浸润式“学习场”
——徐州市鼓楼区推进STEM教育侧记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王频

  降落伞、雨水收集器、投石机……近日,全省STEM教育“大咖”齐聚徐州市鼓楼区,就STEM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进行培训研讨,活动现场,该区展出的近千件学生作品,获得了与会者的好评。

  作为我省首批5个STEM教育实验区之一,4年来,徐州市鼓楼区积极探索区域推进STEM教育的有效模式,让学习真正发生,为全省中小学推进STEM教育提供了样本。

  走校指导,让STEM理念真落地

  “STEM教育其实是‘舶来品’,如何能让其成为为我所用、实实在在的课程,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该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文琪说。

  为此,区教育局成立了STEM教育推进领导小组,任命鼓楼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刘雪红担任区STEM教育专职教研员,选拔各教育集团骨干担任领衔辅导员组建区级核心团队,系统解决推行STEM教育落地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STEM项目校校行”活动中,祥和小学教师呈现的学生作品引起了刘雪红和鼓楼教育集团STEM领衔辅导员黄璐的思考。“大家的热情很高,但他们对STEM的了解还是有些偏差。例如教师展示的学生作品都是成品,且项目简单化,因此我们只能看到孩子们开展了一个活动,看不到他们在进行STEM探究,”刘雪红说,“但实际上STEM教育应该更注重过程。”

  针对这些问题,刘雪红和黄璐提出了建议:STEM活动要按照提出问题、调查与研究、设计与制作、展示与评价、拓展与应用等步骤实施,且每个学生都要有成长档案袋,用于记录学习过程。“后来我们又多次去学校调研,不仅能看到精美的作品,还能看到他们在研究中留下的成长印记,学校的理念转变了。”黄璐说。

  在刚刚过去的一学期中,该区依托“STEM项目校校行”活动,检查、督促、指导全区22所小学开展STEM教育,有效提升了各校的实施水平。

  据了解,除区级核心团队外,各校还专门选派了1—2名骨干教师,由集团校领衔辅导员带队,形成集团核心团队,共同解决集团内每所学校推行STEM遇到的困难。集团领衔辅导员牵头组织“周学习”“月现场”等活动,同各校校级核心团队一起,让STEM学习走进每间教室。

  与此同时,该区还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线上、线下STEM教育培训,邀请省、市教研室专家进行专题辅导,提升队伍专业水平。

  开足课程,创编特色STEM项目

  “STEM是典型的研究性、项目化学习,将其落脚于综合实践活动再合适不过。”刘雪红说。

  针对这一特点,该区把开足开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落实STEM教育的基础,并要求各校配备10套省编小学生STEM活动教材(器材),鼓励各校开发更富特色的项目。“这样的安排和建议,让STEM教育的推行变得有抓手、有空间。”黄璐评价道。

  例如在鼓楼小学“桥”项目中,该校科学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徐州当地的桥梁,孩子们看了各式桥梁后又上网搜索各种桥梁结构,研究如何架设更加稳定……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设计时有了充足的把握,他们运用多种资源和设计方法进行桥梁创造,并与教师和小组成员交流,不断修改设计方案,回溯探究历程,建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桥梁模型。

  “孩子们收集、组织、存储信息,巩固低阶学习,然后进行问题解决、创见、决策、实验、调研、系统分析等高阶学习,亲身经历了整个学习过程。”刘雪红说。

  在参观博物馆时,大马路小学五年级学生看到一个金字塔形的设备里放映着立体影像,对其中的科学原理非常好奇。该校科学教师从中获得灵感,自主开发了“全息影像”课程。

  除此之外,鼓楼小学的“泡泡探秘”“相架的设计与制作”,民主路小学的“造一艘小船”,大马路小学的“智能拐杖”“定格动画”等均为各校自主开发的项目。“有些项目虽然还相对稚嫩,但这样的探索非常有意义。”大马路小学科学教师袁晋说。

  除了普适性规定课程,STEM创新课程体系还包括提高性社团拓展项目,如航模、机器人、电子百拼、3D打印等。“我区各种科技竞赛项目,大多都是在社团培育的。各校社团教师都在自觉运用STEM理念进行项目改造,使之成为历练学生心智的学习场。”刘文琪说。

  整合资源,过程性评价促成长

  微型机床、电路集成模块、数字化传感器、机器人套件……走进鼓楼小学科学探究室,各式各样的实验器材让人目不暇接。为改善STEM教育教学设施,一年来,该区为各校改造探究室、添置设施设备投入近400万元。

  校外资源也是该区提高STEM项目品质的重要途径。鼓楼区整合社会、家庭、高校等资源,联合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组建专家团队和助教团。同时利用各种校外基地,与空军勤务学院、徐州气象局、泉山森林公园等单位联系,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STEM学习环境与渠道,支持STEM课程开发和项目实施。

  “有效的评价才能促进学习过程的有效展开,STEM教育强调学生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刘文琪说,因此该区从学校、集团、区级3个层面积极尝试多元评价方式。

  在学校层面,建立线上线下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研究报告,把展示与评价结合起来。在集团层面,每所学校都要展示课程设计、学生活动、项目成果等,核心团队利用“周学习”“校校行”和“课博会”等研训活动对各成员校进行评价。在区级层面,评选区级优秀STEM项目学校,将STEM教育纳入学校年终督导评估;评选STEM教育优秀教师、STEM项目优秀教学案例,组织STEM项目课堂教学评比;在学生间开展“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小发明家”“我是小小研究员”评选活动。

  “STEM教育就像课程改革中的先锋,始终瞄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希望以STEM教育为抓手,突破课改瓶颈,实现鼓楼教育区域课程改革的新飞跃。”刘文琪说。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