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以全新姿态拥抱教育发展新时代

作者:林 松 发布时间:2019-10-2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宿迁市宿豫区教育局 林松

  不久前,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相继召开,围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的系列文件干货满满。对于全体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美丽的教育新时代,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教育工作者为之欢欣鼓舞的同时,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当以怎样的姿态去迎接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在此,笔者发出以下倡议——

  用满腔激情去拥抱教育发展新时代,永葆青春的状态。与教育结缘是幸福的,与学生相处是永远年轻的。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说:“我爱儿童,一辈子爱。如今我已不是儿童,但喜似儿童,我只不过是个长大的儿童。我多么喜欢自己永远像儿童!”有三岁之翁,也有百岁之童,青春与否,无关乎年龄,不要以生理年龄判断自己的职业生涯,要始终保持年轻态。我们要走出思想的禁锢,用飞扬的教育激情,耕耘“生命的牧场”。年轻的老师要积极向上“戒暮气”,摒弃仗着年轻、学历,安于现状的心理,杜绝拈轻怕重图安逸的现象,让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大胆实践成为青春的“代名词”。教龄长的老师要焕发激情“养朝气”,一定不要把“老”挂在嘴上,要忘记自己的年龄,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同心同行”。

  用好学姿态迎接教育发展新时代,与学生共成长。春光无限好,书里乾坤大。师道尊严,靠的不是戒尺,而是学识。对于教师而言,学习绝不是个人私事,也不是小事,而是事关教育事业的大事。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习惯和善于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自己首先要习惯学习、善于学习。习不习惯学习,是一种态度;会不会学习,是一种能力。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习惯,练就这种能力,这样才能在某一学科始终成为学生的领跑者,才能始终保持一潭清泉,让众多学子品尝知识的甘甜!

  用师表形象扮靓教育发展新时代,提升教师魅力指数。古往今来,教师为什么为社会各界所敬重,为学生所膜拜?因为教师不仅学高为师,而且身正为范,富有人格魅力。我们身边,不乏师德楷模。有的老师,在学生眼里,就是“知心朋友”,学生有了心事,总爱向他倾诉;有的老师,仿佛手握“魔法棒”,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到了他的班上都会自信起来、快乐起来;也有的老师看似平静如水,却如“磁石”一样紧紧吸引着学生。

  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划定了合格教师的标准线。我们要严守行为底线,绝不能“课堂不用心、教书不上心,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绝不能“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在金钱、物欲面前丧失自我”,绝不能“张口闭口学生笨、学生懒、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既要防止随意处罚、变相体罚学生而造成负面影响,又要防止丢掉戒尺后畏首畏尾,对学生放任自流。我们要做一名心中有爱,又有担当的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严管与厚爱的辩证法,把戒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既要当好学生的“严师”,又要做好学生的“仁师”。

  用园丁情怀回报教育新时代,收获满园桃李芬芳。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每粒种子都孕育着一个绚丽的梦,浇灌爱心、精耕细作,都会生根、发芽、长叶、开花……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精神,就能给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

  作为以校长为核心的教干团队要善于管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理想追求,要围绕办学理念,培育“校风”“教风”“学风”。一校之风不正,乱了一校;整个教育出了问题,社会就会出大问题。要围绕教育质量提升这一核心指标,做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团团转、围绕课堂主阵地团团转”。要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成绩好、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激励。

  广大教师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善教巧教。基础教育的特点,在于教师的全部努力,经过漫长岁月之后,才能从人的教养、习惯方面看到一些作用,而追根溯源,却又未必能说清。教师上的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对于生命,每一滴水都是宝贵的。教无止境,既要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上孜孜以求,又要在教学“六认真”上脚踏实地,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名学生的作业、辅导好有需要的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学得扎实、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要用心布置每一次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防止教学不认真,简单地把工作量转嫁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重复,造成过重的课业负担。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要一以贯之,培养、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用教育定力呵护教育新时代,保持校园一方净土。真正的教育人是耐得住寂寞的,我心中的校园应该是这样一方净土:校长和教干不把自己当官,所有的教师都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校园里少一些行政的层级,多一些扁平化的管理,去除官本位,确立师生本位。既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搞短、平、快,也不浮华浮躁,喊华丽的口号,搞形式的包装。教育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要始终遵循教育的规律,找到务实的办法,拿出管用的实招,绵绵用力、步步为营。

  让我们携手同心,迈进美丽的教育新时代,用“不负春光不负卿”的教育情怀,为创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不懈奋斗!

  (作者系宿迁市宿豫区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陈路

以全新姿态拥抱教育发展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9-10-2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宿迁市宿豫区教育局 林松

  不久前,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相继召开,围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的系列文件干货满满。对于全体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美丽的教育新时代,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教育工作者为之欢欣鼓舞的同时,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当以怎样的姿态去迎接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在此,笔者发出以下倡议——

  用满腔激情去拥抱教育发展新时代,永葆青春的状态。与教育结缘是幸福的,与学生相处是永远年轻的。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说:“我爱儿童,一辈子爱。如今我已不是儿童,但喜似儿童,我只不过是个长大的儿童。我多么喜欢自己永远像儿童!”有三岁之翁,也有百岁之童,青春与否,无关乎年龄,不要以生理年龄判断自己的职业生涯,要始终保持年轻态。我们要走出思想的禁锢,用飞扬的教育激情,耕耘“生命的牧场”。年轻的老师要积极向上“戒暮气”,摒弃仗着年轻、学历,安于现状的心理,杜绝拈轻怕重图安逸的现象,让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大胆实践成为青春的“代名词”。教龄长的老师要焕发激情“养朝气”,一定不要把“老”挂在嘴上,要忘记自己的年龄,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同心同行”。

  用好学姿态迎接教育发展新时代,与学生共成长。春光无限好,书里乾坤大。师道尊严,靠的不是戒尺,而是学识。对于教师而言,学习绝不是个人私事,也不是小事,而是事关教育事业的大事。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习惯和善于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自己首先要习惯学习、善于学习。习不习惯学习,是一种态度;会不会学习,是一种能力。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习惯,练就这种能力,这样才能在某一学科始终成为学生的领跑者,才能始终保持一潭清泉,让众多学子品尝知识的甘甜!

  用师表形象扮靓教育发展新时代,提升教师魅力指数。古往今来,教师为什么为社会各界所敬重,为学生所膜拜?因为教师不仅学高为师,而且身正为范,富有人格魅力。我们身边,不乏师德楷模。有的老师,在学生眼里,就是“知心朋友”,学生有了心事,总爱向他倾诉;有的老师,仿佛手握“魔法棒”,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到了他的班上都会自信起来、快乐起来;也有的老师看似平静如水,却如“磁石”一样紧紧吸引着学生。

  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划定了合格教师的标准线。我们要严守行为底线,绝不能“课堂不用心、教书不上心,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绝不能“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在金钱、物欲面前丧失自我”,绝不能“张口闭口学生笨、学生懒、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既要防止随意处罚、变相体罚学生而造成负面影响,又要防止丢掉戒尺后畏首畏尾,对学生放任自流。我们要做一名心中有爱,又有担当的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严管与厚爱的辩证法,把戒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既要当好学生的“严师”,又要做好学生的“仁师”。

  用园丁情怀回报教育新时代,收获满园桃李芬芳。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每粒种子都孕育着一个绚丽的梦,浇灌爱心、精耕细作,都会生根、发芽、长叶、开花……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精神,就能给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

  作为以校长为核心的教干团队要善于管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理想追求,要围绕办学理念,培育“校风”“教风”“学风”。一校之风不正,乱了一校;整个教育出了问题,社会就会出大问题。要围绕教育质量提升这一核心指标,做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团团转、围绕课堂主阵地团团转”。要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成绩好、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激励。

  广大教师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善教巧教。基础教育的特点,在于教师的全部努力,经过漫长岁月之后,才能从人的教养、习惯方面看到一些作用,而追根溯源,却又未必能说清。教师上的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对于生命,每一滴水都是宝贵的。教无止境,既要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上孜孜以求,又要在教学“六认真”上脚踏实地,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名学生的作业、辅导好有需要的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学得扎实、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要用心布置每一次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防止教学不认真,简单地把工作量转嫁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重复,造成过重的课业负担。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要一以贯之,培养、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用教育定力呵护教育新时代,保持校园一方净土。真正的教育人是耐得住寂寞的,我心中的校园应该是这样一方净土:校长和教干不把自己当官,所有的教师都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校园里少一些行政的层级,多一些扁平化的管理,去除官本位,确立师生本位。既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搞短、平、快,也不浮华浮躁,喊华丽的口号,搞形式的包装。教育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要始终遵循教育的规律,找到务实的办法,拿出管用的实招,绵绵用力、步步为营。

  让我们携手同心,迈进美丽的教育新时代,用“不负春光不负卿”的教育情怀,为创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不懈奋斗!

  (作者系宿迁市宿豫区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