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请查收这份“年终答卷”

作者:王丽 潘玉娇 李大林 陈宇豪 发布时间:2019-12-2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王丽 潘玉娇 李大林 陈宇豪

  出台新高考方案,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发文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着力解决高中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关键问题;出台加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集中力量配置特殊教育资源;推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指南,切实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全年开工建设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分别达455所、472所、68所……

  一系列新举措、新机制、新做法、新成效,彰显着江苏基础教育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的使命担当和探索实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用更暖的温度提高教育满意度,以高质量师资引领高质量教育,2019年年末,江苏基础教育人交出一份厚重的“年终答卷”。

  坚持立德树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使命。如何构建好落实机制?江苏基础教育人一直在努力。

  2017年创新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以来,江苏共建设省级项目167个,争取财政经费3400万元。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修订完善思政课程设置方案,全省每所中小学都开发了1门以上的德育校本课程。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构建了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育人体系。突出强化实践育人功效,全省中小学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330多个校外实践活动场所,今年有573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3月18日,作为我省唯一一名小学教师代表,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副校长包红心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我会开好思政课,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包红心说。

  “从实施素质教育,到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我省基础教育进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说。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教学,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评价教育、学校和学生,是基教人的责任担当。以课程建设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实现育人方式的多样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基教人的扎实实践。

  8年持续创新实施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左右资金予以专项支持。目前,江苏已建设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421个,60%的普通高中形成校本化育人模式。这一举动引发兄弟省市的关注和跟进,海南省和重庆市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发文启动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基地建设。7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20所学校被确定为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12所学校被确定为建设培育学校。目前,全省优质普通高中达465所,在优质高中就读学生比例达90%。

  劳动教育的发展同样如火如荼。常州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成劳动实践基地,每年能够接纳3万余名学生集中参加学习。6月,该市率先以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至2020年,全市将建立100个市级以上示范基地、创建100所示范学校,形成100门精品课程,评选1000名优秀教师,表彰10000名优秀学生。

  两年前,我省在全国率先倡提“适合的教育”。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把目光聚焦到孩子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上,努力办好“适合的教育”正成为人们的诉求。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校长洪亮认为,在“适合的教育”理念下,每所学校都可以是优质的学校,每位教师都应该是成功的教师,每个孩子都能够是最棒的孩子。

  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接受高考综合改革。健全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学业质量绿色评价体系,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着力解决高中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关键问题……江苏基教人努力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最关切的问题。

  以南通为例,该市教育教学改革吸引着全国许多同行前来调研、学习。今年4月,南通市教育局又从落实“立德树人”基本要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出发,完善“12字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根本”的课改理念,强调让讲授走向简明、让合作走向有效、让展示走向多样。

  优化资源供给,打造城乡居民“优教圈”

  当前,我省教育公平发展已经从解决机会公平步入教育机会、过程与质量效果并生的新阶段。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介绍,“我省对基础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财政主渠道持续增强”。2018年,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2837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2202亿元,是2000年的13.1倍,年均增速15.4%。

  为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全省平均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左右,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约为77%,全省85%以上的幼儿就学于省、市优质幼儿园。探索推行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约45%的县区已实现幼儿园划片服务。

  2019年,盐城市盐都区新增7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共增加普惠性学额1500多个。至此,该区普惠性民办园已达10所。“推动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转变,是区政府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抓手之一。”盐都区教育局局长熊新华介绍,盐都区政府按照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普惠性民办园进行财政补助。

  “十三五”以来,淮安市在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市、县(市、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起步早,行动快;建设规划测算精准,建设项目落实落地到位;破解建设资金筹措、土地划转、师资配备等难点问题上有硬招实招,闯出了一条加快普通高中资源建设之路;建设学校与办好学校并举,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建成率与享誉度较高,达到了“新建一所、成功一所”的效果。10月31日,全省普通高中资源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淮安召开,淮安优化普通高中资源建设的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如今,我省教育资源配置从过去的以物为主、以硬件投入为主,转向以人为主、以内涵投入为主。在学前教育阶段,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区域性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以高邮为例,该市以19个省、市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园为龙头,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和“园园通”网络资源,精心打造出“校园环境中呈现、幼儿素质上凸现、教学游戏中再现、过程资料中体现”的办园特色。

  面对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持续增长的态势,江苏率先建立了基础教育资源预警机制。2019年,江苏完成了对全省及13个设区市基础教育资源需求预警工作,形成省级及各设区市预警报告,印发给各设区市党委政府。报告显示,2020年全省基础教育较2018年将新增学龄人口77.3万人,学校增量缺口596所。

  据此,全省及各地党委政府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地区教育资源和学校布局规划与建设工作。省政府将学校建设列为2019年要办好的十项民生实事之一,提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义务教育学校350所、普通高中30所。

  农村义务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今年我省优化教育资源的“重头戏”。11月9日,省教育厅研制出台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标准,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学校配有师生冷热饮水设备”“建有宽带不低于100兆可接入每一个班级的校园网”“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提高教师的补贴发放标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收住宿费”……新的一年,各地将继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完善教育服务,用更暖温度提高人民满意度

  冬日的一个傍晚,记者来到仪征市新集中心小学。推门进班时,值班教师正在辅导学生写作业。记者观察发现,班内和正常上课时的人数相差无几。而在仪征市实验中学,学生可以一直在学校待到晚上8:10,除了完成作业,还可参加特色课程。校长方江介绍,课后服务让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准确率明显提升,音、体、美、劳等综合素养显著提高。

  随着我省《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颁布,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在省内全面推进,越来越多学校开始花心思、动脑筋,努力寻求“三点半”问题的解决之道,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南京是我省首个全面实施“弹性离校”的设区市。2019年伊始,南京教育部门向社会公布,以集中写作业、看课外书为主的“弹性离校”逐步“刷新”,各校在拓展服务内容、组织开展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上下功夫。今年秋学期,该市参与各类形式“弹性离校”的小学生达18.4万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41%。南京的“弹性离校”受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高度赞扬。

  历经一年探索,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学校有4420所,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71.43%。260.42万名学生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占在校生总数的33.1%。仪征市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占学生总数83.1%,位列全省之首。

  与此同时,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千万名家长和孩子又迎来一个“利好”——江苏“名师空中课堂”上线开通。这是全国首个服务省域教育的信息化优质教育供给平台,整合了全省优质教师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重难点知识在线讲解等服务。即使是偏远乡村的孩子,也能与名师“面对面”交流。

  目前,“名师空中课堂”包括电视和网络两个端口。截至11月底,“名师空中课堂”已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注册中小学校7466所,注册用户630余万人,上线数字课程资源7358节,注册答疑教师数12.97万人,电视端观看量4255万人次,网络端提问52.22万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中,该项惠民举措受到省委领导充分肯定。

  每年招生季,面临“幼升小”“小升初”抉择的家长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今年情况有了新变化。2019年,省教育厅启动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问题专项整治,专门印发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和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指南,围绕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免试入学等政策细化操作要求,同时开展民办学校办学情况调查摸底,逐一审核各地招生方案,招生秩序为之一新。

  与此同时,2018年以来,我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也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经整改合规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共5507家,在教育部门取得办学许可证并从事音体美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机构共3309家。2018年专项治理期间,因消防不合格、教师无资格、无证无照等问题被依法取缔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共5405家。今年下半年,“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与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的政策规章、黑白名单、学科类培训班信息等都可在线查询。

  教育的温度更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上。近年来,江苏进一步健全全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如今,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残障儿童、困难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都受到贴心关怀。

  2017年,南京首次颁发“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激励更多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孩子不畏困难、勤奋学习。3年来,全市共表彰优秀学生2550名,发放奖金815万元。南京市盲人学校中职学生小高是该项奖学金获得者之一。小高告诉记者,比拿到奖金更兴奋的是获奖本身,“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关注我的成长,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关注教师成长,优秀师资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8年末,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意义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落实保障4个方面细化我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路径。其中,在师德建设、编制管理、工资待遇、交流轮岗、职称评聘等多个方面均有创新和突破。《意见》出台,为我省未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7月,宿迁市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推出举措——人社部门按照区域内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总量的10%增设高级特设岗位,动态管理,滚动安排,主要用于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选聘一线优秀教师。

  宿迁的探索是江苏培养高素质师资的缩影。自2009年开始,江苏启动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分4批选拔200名特级教师进行培养,其中教师120名、校长80名。与此同时,持续开展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等评选。11月13日,又有242名教师获评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我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总人数增至1434人。

  名师成长,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乡村教师发展,更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为解决全省27万名乡村教师研修氛围不浓、缺乏必要的专业成长平台等问题,2015年下半年开始,省教育厅启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4年来,全省共建立市、县两级培育站600多个,培训学员2万余名。不少学员已晋升为县、市级名师,有的成为省级名师。更重要的是,培育站让一批乡村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越来越多的人安心扎根乡村,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新生活。

  9月,省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用足用好现有岗位结构比例,未达到省规定比例上限的,要逐年提高。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编办研制统筹使用事业编制、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解决教职工编制短缺严重地区的用编需求,探索编制备案制管理。“教师编制紧缺”这一老大难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在统筹教师编制方面,今年徐州有了“大动作”。通过深化生产经营类和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该市已腾挪出约7000个编制用于教师招聘。未来两年,面对1.1万个教师缺口,徐州还要再协调约1万个编制。“难,确实很难!”徐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处处长房启伟说,“但我们会迎难而上!”

  迎难而上,方能绘就蓝图,继往开来。“《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特别描绘了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图景——建成引人入胜的课堂、给人智慧的学校、让人幸福的教育,形成良好教育生态,”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陈路

请查收这份“年终答卷”
——2019江苏基础教育回眸
发布时间:2019-12-2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王丽 潘玉娇 李大林 陈宇豪

  出台新高考方案,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发文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着力解决高中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关键问题;出台加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集中力量配置特殊教育资源;推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指南,切实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全年开工建设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分别达455所、472所、68所……

  一系列新举措、新机制、新做法、新成效,彰显着江苏基础教育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的使命担当和探索实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用更暖的温度提高教育满意度,以高质量师资引领高质量教育,2019年年末,江苏基础教育人交出一份厚重的“年终答卷”。

  坚持立德树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使命。如何构建好落实机制?江苏基础教育人一直在努力。

  2017年创新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以来,江苏共建设省级项目167个,争取财政经费3400万元。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修订完善思政课程设置方案,全省每所中小学都开发了1门以上的德育校本课程。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构建了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育人体系。突出强化实践育人功效,全省中小学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330多个校外实践活动场所,今年有573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3月18日,作为我省唯一一名小学教师代表,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副校长包红心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我会开好思政课,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包红心说。

  “从实施素质教育,到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我省基础教育进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说。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教学,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评价教育、学校和学生,是基教人的责任担当。以课程建设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实现育人方式的多样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基教人的扎实实践。

  8年持续创新实施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左右资金予以专项支持。目前,江苏已建设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421个,60%的普通高中形成校本化育人模式。这一举动引发兄弟省市的关注和跟进,海南省和重庆市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发文启动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基地建设。7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20所学校被确定为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12所学校被确定为建设培育学校。目前,全省优质普通高中达465所,在优质高中就读学生比例达90%。

  劳动教育的发展同样如火如荼。常州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成劳动实践基地,每年能够接纳3万余名学生集中参加学习。6月,该市率先以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至2020年,全市将建立100个市级以上示范基地、创建100所示范学校,形成100门精品课程,评选1000名优秀教师,表彰10000名优秀学生。

  两年前,我省在全国率先倡提“适合的教育”。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把目光聚焦到孩子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上,努力办好“适合的教育”正成为人们的诉求。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校长洪亮认为,在“适合的教育”理念下,每所学校都可以是优质的学校,每位教师都应该是成功的教师,每个孩子都能够是最棒的孩子。

  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接受高考综合改革。健全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学业质量绿色评价体系,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着力解决高中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关键问题……江苏基教人努力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最关切的问题。

  以南通为例,该市教育教学改革吸引着全国许多同行前来调研、学习。今年4月,南通市教育局又从落实“立德树人”基本要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出发,完善“12字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根本”的课改理念,强调让讲授走向简明、让合作走向有效、让展示走向多样。

  优化资源供给,打造城乡居民“优教圈”

  当前,我省教育公平发展已经从解决机会公平步入教育机会、过程与质量效果并生的新阶段。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介绍,“我省对基础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财政主渠道持续增强”。2018年,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2837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2202亿元,是2000年的13.1倍,年均增速15.4%。

  为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全省平均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左右,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约为77%,全省85%以上的幼儿就学于省、市优质幼儿园。探索推行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约45%的县区已实现幼儿园划片服务。

  2019年,盐城市盐都区新增7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共增加普惠性学额1500多个。至此,该区普惠性民办园已达10所。“推动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转变,是区政府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抓手之一。”盐都区教育局局长熊新华介绍,盐都区政府按照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普惠性民办园进行财政补助。

  “十三五”以来,淮安市在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市、县(市、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起步早,行动快;建设规划测算精准,建设项目落实落地到位;破解建设资金筹措、土地划转、师资配备等难点问题上有硬招实招,闯出了一条加快普通高中资源建设之路;建设学校与办好学校并举,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建成率与享誉度较高,达到了“新建一所、成功一所”的效果。10月31日,全省普通高中资源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淮安召开,淮安优化普通高中资源建设的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如今,我省教育资源配置从过去的以物为主、以硬件投入为主,转向以人为主、以内涵投入为主。在学前教育阶段,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区域性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以高邮为例,该市以19个省、市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园为龙头,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和“园园通”网络资源,精心打造出“校园环境中呈现、幼儿素质上凸现、教学游戏中再现、过程资料中体现”的办园特色。

  面对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持续增长的态势,江苏率先建立了基础教育资源预警机制。2019年,江苏完成了对全省及13个设区市基础教育资源需求预警工作,形成省级及各设区市预警报告,印发给各设区市党委政府。报告显示,2020年全省基础教育较2018年将新增学龄人口77.3万人,学校增量缺口596所。

  据此,全省及各地党委政府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地区教育资源和学校布局规划与建设工作。省政府将学校建设列为2019年要办好的十项民生实事之一,提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义务教育学校350所、普通高中30所。

  农村义务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今年我省优化教育资源的“重头戏”。11月9日,省教育厅研制出台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标准,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学校配有师生冷热饮水设备”“建有宽带不低于100兆可接入每一个班级的校园网”“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提高教师的补贴发放标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收住宿费”……新的一年,各地将继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完善教育服务,用更暖温度提高人民满意度

  冬日的一个傍晚,记者来到仪征市新集中心小学。推门进班时,值班教师正在辅导学生写作业。记者观察发现,班内和正常上课时的人数相差无几。而在仪征市实验中学,学生可以一直在学校待到晚上8:10,除了完成作业,还可参加特色课程。校长方江介绍,课后服务让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准确率明显提升,音、体、美、劳等综合素养显著提高。

  随着我省《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颁布,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在省内全面推进,越来越多学校开始花心思、动脑筋,努力寻求“三点半”问题的解决之道,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南京是我省首个全面实施“弹性离校”的设区市。2019年伊始,南京教育部门向社会公布,以集中写作业、看课外书为主的“弹性离校”逐步“刷新”,各校在拓展服务内容、组织开展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上下功夫。今年秋学期,该市参与各类形式“弹性离校”的小学生达18.4万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41%。南京的“弹性离校”受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高度赞扬。

  历经一年探索,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学校有4420所,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71.43%。260.42万名学生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占在校生总数的33.1%。仪征市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占学生总数83.1%,位列全省之首。

  与此同时,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千万名家长和孩子又迎来一个“利好”——江苏“名师空中课堂”上线开通。这是全国首个服务省域教育的信息化优质教育供给平台,整合了全省优质教师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重难点知识在线讲解等服务。即使是偏远乡村的孩子,也能与名师“面对面”交流。

  目前,“名师空中课堂”包括电视和网络两个端口。截至11月底,“名师空中课堂”已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注册中小学校7466所,注册用户630余万人,上线数字课程资源7358节,注册答疑教师数12.97万人,电视端观看量4255万人次,网络端提问52.22万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中,该项惠民举措受到省委领导充分肯定。

  每年招生季,面临“幼升小”“小升初”抉择的家长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今年情况有了新变化。2019年,省教育厅启动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问题专项整治,专门印发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和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指南,围绕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免试入学等政策细化操作要求,同时开展民办学校办学情况调查摸底,逐一审核各地招生方案,招生秩序为之一新。

  与此同时,2018年以来,我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也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经整改合规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共5507家,在教育部门取得办学许可证并从事音体美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机构共3309家。2018年专项治理期间,因消防不合格、教师无资格、无证无照等问题被依法取缔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共5405家。今年下半年,“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与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的政策规章、黑白名单、学科类培训班信息等都可在线查询。

  教育的温度更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上。近年来,江苏进一步健全全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如今,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残障儿童、困难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都受到贴心关怀。

  2017年,南京首次颁发“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激励更多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孩子不畏困难、勤奋学习。3年来,全市共表彰优秀学生2550名,发放奖金815万元。南京市盲人学校中职学生小高是该项奖学金获得者之一。小高告诉记者,比拿到奖金更兴奋的是获奖本身,“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关注我的成长,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关注教师成长,优秀师资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8年末,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意义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落实保障4个方面细化我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路径。其中,在师德建设、编制管理、工资待遇、交流轮岗、职称评聘等多个方面均有创新和突破。《意见》出台,为我省未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7月,宿迁市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推出举措——人社部门按照区域内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总量的10%增设高级特设岗位,动态管理,滚动安排,主要用于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选聘一线优秀教师。

  宿迁的探索是江苏培养高素质师资的缩影。自2009年开始,江苏启动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分4批选拔200名特级教师进行培养,其中教师120名、校长80名。与此同时,持续开展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等评选。11月13日,又有242名教师获评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我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总人数增至1434人。

  名师成长,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乡村教师发展,更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为解决全省27万名乡村教师研修氛围不浓、缺乏必要的专业成长平台等问题,2015年下半年开始,省教育厅启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4年来,全省共建立市、县两级培育站600多个,培训学员2万余名。不少学员已晋升为县、市级名师,有的成为省级名师。更重要的是,培育站让一批乡村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越来越多的人安心扎根乡村,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新生活。

  9月,省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用足用好现有岗位结构比例,未达到省规定比例上限的,要逐年提高。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编办研制统筹使用事业编制、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解决教职工编制短缺严重地区的用编需求,探索编制备案制管理。“教师编制紧缺”这一老大难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在统筹教师编制方面,今年徐州有了“大动作”。通过深化生产经营类和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该市已腾挪出约7000个编制用于教师招聘。未来两年,面对1.1万个教师缺口,徐州还要再协调约1万个编制。“难,确实很难!”徐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处处长房启伟说,“但我们会迎难而上!”

  迎难而上,方能绘就蓝图,继往开来。“《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特别描绘了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图景——建成引人入胜的课堂、给人智慧的学校、让人幸福的教育,形成良好教育生态,”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