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王泽山:国防教育的奋斗者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31 来源: 《江苏教育报》

  他曾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又先后获1996年度、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去年,他再次登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泽山。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每年有一半时间守在条件艰苦的实验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用他的话说,“生活被科研幸福地包裹着”。

  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幼年时镌刻在他记忆最深处的就是“不做亡国奴”。当时,东北民众被强迫接受“伪满”教育,但他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经常悄悄教育他“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透着家国情怀的使命与担当,在他幼年时期就已埋下了种子。1954年,他毅然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攻读当时学校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他是全班唯一主动选择该专业的学生。1960年本科毕业后,王泽山进入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炮兵工程学院工作至今,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率领团队在我国火炸药领域辛勤工作60余年,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系统地研究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提高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水平;研究提出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化再利用,降低了公害,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荣誉满身的王泽山,始终未停止奋斗的步伐,在退休之后的20多年间,他运用自己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发射药装药理论,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与模块装药技术。王泽山始终不忘献身国防的初心,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执着精神,至今仍坚守在火炸药这一艰苦、危险领域的第一线。

  治学60余年,王泽山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科技基金奖”特等奖等,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工信楷模”、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江苏“时代楷模”等称号。以身许国、一辈子献身国防科研的王泽山,正以“永远不知疲倦”的忘我姿态,继续书写着奋斗者的人生。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王老师是一本教科书”

  ■刘玉海

  我离开王老师的课题组已经很久了,但是与他共事时的很多故事仍历历在目。

  生活中的王老师非常简朴,对生活的需求简单到了极致。我去过他曾经的住处,房子狭小简陋,卧室里桌面、床面和地面上全是书,王老师就埋头在书堆中钻研,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的艰苦日常让人肃然起敬。

  王老师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就是搞火炸药研究。早年条件极其艰苦,王老师从系副主任转做科研人员时,工作环境不尽人意,没有经费建研究所和实验室,他就拿课题结余经费在南炮场自己改建实验室,并亲自参与电路、水路的设计和试验台支架的制作等。我清楚地记得,王老师出差从来不住单人间,给他预订的单人间他都退掉,硬是要和课题组成员挤在一起,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实验室建设。王老师就是从那里起步,与课题组一起专心搞科研和学术研究,开启了一个又一个技术超越。

  我和王老师去过很多实验场地。1992年,去辽阳375厂出差,晚上实验结束后,我、另一位课题组成员与王老师一起吃起了“路边摊”。当时王老师脑中还在思考着实验情况,一时不注意,将树枝当成筷子就吃了起来。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慨万分。

  王老师的生活和科研是融为一体的,他一般不参加什么活动,一年365天至少260天在一心一意搞科研,不是在野外靶场就是在实验室,一般很少看到他在凌晨一点前睡觉。

  在课题组,王老师会首先提出科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然后对大家进行开放式指导,注重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发展平台。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王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与大家一起探讨,并听取每个人的建议,帮助我们最终找出科学答案。在科研过程中,王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能不能更好”“怎样才能更好”“怎么做”,这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潜能。

  在他的团队里,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意味着另一个新研究方向的开始。王老师常说:“搞研究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多想一步,不去重复别人的老路,你做得好,我就要做得比你更好。”他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引导学生。在我们做科研时,王老师经常会问我们究竟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要求我们去做创新性工作,做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做别人没做到的事情。王老师自身便是一本教科书,他身上那种不断追求超越的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院长、南理工火药装药技术研究所原副所长、王泽山的学生)

责任编辑:陈路

王泽山:国防教育的奋斗者
发布时间:2019-12-31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他曾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又先后获1996年度、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去年,他再次登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泽山。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每年有一半时间守在条件艰苦的实验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用他的话说,“生活被科研幸福地包裹着”。

  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幼年时镌刻在他记忆最深处的就是“不做亡国奴”。当时,东北民众被强迫接受“伪满”教育,但他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经常悄悄教育他“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透着家国情怀的使命与担当,在他幼年时期就已埋下了种子。1954年,他毅然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攻读当时学校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他是全班唯一主动选择该专业的学生。1960年本科毕业后,王泽山进入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炮兵工程学院工作至今,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率领团队在我国火炸药领域辛勤工作60余年,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系统地研究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提高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水平;研究提出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化再利用,降低了公害,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荣誉满身的王泽山,始终未停止奋斗的步伐,在退休之后的20多年间,他运用自己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发射药装药理论,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与模块装药技术。王泽山始终不忘献身国防的初心,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执着精神,至今仍坚守在火炸药这一艰苦、危险领域的第一线。

  治学60余年,王泽山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科技基金奖”特等奖等,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工信楷模”、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江苏“时代楷模”等称号。以身许国、一辈子献身国防科研的王泽山,正以“永远不知疲倦”的忘我姿态,继续书写着奋斗者的人生。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王老师是一本教科书”

  ■刘玉海

  我离开王老师的课题组已经很久了,但是与他共事时的很多故事仍历历在目。

  生活中的王老师非常简朴,对生活的需求简单到了极致。我去过他曾经的住处,房子狭小简陋,卧室里桌面、床面和地面上全是书,王老师就埋头在书堆中钻研,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的艰苦日常让人肃然起敬。

  王老师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就是搞火炸药研究。早年条件极其艰苦,王老师从系副主任转做科研人员时,工作环境不尽人意,没有经费建研究所和实验室,他就拿课题结余经费在南炮场自己改建实验室,并亲自参与电路、水路的设计和试验台支架的制作等。我清楚地记得,王老师出差从来不住单人间,给他预订的单人间他都退掉,硬是要和课题组成员挤在一起,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实验室建设。王老师就是从那里起步,与课题组一起专心搞科研和学术研究,开启了一个又一个技术超越。

  我和王老师去过很多实验场地。1992年,去辽阳375厂出差,晚上实验结束后,我、另一位课题组成员与王老师一起吃起了“路边摊”。当时王老师脑中还在思考着实验情况,一时不注意,将树枝当成筷子就吃了起来。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慨万分。

  王老师的生活和科研是融为一体的,他一般不参加什么活动,一年365天至少260天在一心一意搞科研,不是在野外靶场就是在实验室,一般很少看到他在凌晨一点前睡觉。

  在课题组,王老师会首先提出科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然后对大家进行开放式指导,注重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发展平台。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王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与大家一起探讨,并听取每个人的建议,帮助我们最终找出科学答案。在科研过程中,王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能不能更好”“怎样才能更好”“怎么做”,这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潜能。

  在他的团队里,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意味着另一个新研究方向的开始。王老师常说:“搞研究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多想一步,不去重复别人的老路,你做得好,我就要做得比你更好。”他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引导学生。在我们做科研时,王老师经常会问我们究竟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要求我们去做创新性工作,做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做别人没做到的事情。王老师自身便是一本教科书,他身上那种不断追求超越的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院长、南理工火药装药技术研究所原副所长、王泽山的学生)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