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突围“就业季”,高校服务不断线

作者:王 拓 发布时间:2020-06-04 来源: 《新华日报》

辅导员“直播推销”就业信息 开通心理疏导热线

突围“就业季”,高校服务不断线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达到58.4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用人需求不确定性增大,地区、行业、专业、学历层次间的就业不平衡加剧,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辅导员直播“带岗位”

  “同学们,视频面试和电话面试,无论是哪种招聘面试,首先着装上一定不能偷懒……”5月15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周璟看着直播间里的弹幕耐心解答。

  这已是周璟5月的第三场直播。疫情期间,许多招聘会无法如期举行,不少辅导员直播“带就业、带岗位”,现场与企业连麦,为同学们解决“就业难”。

  “老师,我想去苏州姑苏区找工作。”江苏海洋大学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机电专业毕业生小吴,一直没找到合适就业岗位。“就业是双向选择,建议你适当放宽就业区域限制。”辅导员陈晓龙打开招聘企业名录,“我这边有昆山两家企业的招聘信息,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员工待遇和成长环境都不错,如果你愿意考虑,我帮你打电话推荐。”

  “生物学院的宋宇航同学曾担任班长,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2篇,荣获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奖励5次。签他!快签他!”南京林业大学举办的一场特殊线上直播活动中,8个学院的辅导员分别出镜,“推销”毕业生,也有不少同学主动出镜毛遂自荐,8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分别登场,介绍招聘岗位及福利待遇。

  南林大针对毕业生的一次全面摸底调查显示,缺乏“面对面”沟通交流机会,是当前不少招聘单位和求职学生面临的共同难题。“直播带就业”模式应运而生。“依靠直播带动学生求职、企业选人,是贯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校要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的新尝试。”南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新宇说。

  分类指导精准帮扶

  每天早晨,江苏海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骆海宏的手机里,都会涌出近百个就业微信群的数百条未读信息。除针对不同学院、专业的微信群推送招聘信息外,他每天还要打数十个电话联系长期合作企业,及时准确审核统计就业数据。

  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江苏海洋大学制定《就业状况监测工作方案》《就业工作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实行就业信息日报日清制度,详细摸清每一个未就业学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就业指导中心和各学院全力出击,点对点联系,多方拓展就业资源。“今年我校有94名湖北籍毕业生,每个人的就业状况都已摸清,各学院正在积极为他们想办法。”骆海宏说。

  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化身“快递员”,线上“云接单”,帮助无法返校的毕业生将放在学校宿舍但找工作需要的证明材料和三方协议一一寄回。同时,学院还开通就业心理疏导热线,针对就业压力大的同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通过“开小灶”的方式,及时帮助就业困难学生疏解心理压力,寻找问题根源,及时调整就业应聘对策。

  “一个家庭倾注多年心血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孩子的就业寄托着全家的希望。因此,就业工作是个良心活,让孩子们好就业、就好业,我们责无旁贷。”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颖超说,学校把就业工作当成头等大事,通过“指导不掉线、招聘不停歇、服务不打烊”,在做好在线招聘工作的同时,各二级学院每天安排老师值班,开展线上就业咨询服务。对未就业的学生进行摸排,根据其个人情况、工作需求、职业规划等进行分类指导,精准帮扶。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苏春海介绍,江苏全面实施云服务,引导鼓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网上签约,实时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实时进展。此外,省校共建共享就业“云”课,加强国家战略、就业政策、价值观、择业观等的宣传教育,加快上线核心就业能力培训、就业指导精选课程,提高就业网课针对性。

  可以先就业再择业

  “毕业生要调整就业心态,主动出击,有付出就有收获。”苏春海说,当前学生就业期待趋于多元,江苏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比例持续增加,本科毕业生数量自2013年起首次超过专科毕业生,一般而言,学历越高,预期越高,就业供需双方都面临量和质的双重考验。

  江苏环宇水利水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汇杰介绍,他们拿出测量、预结算、施工员等20多个岗位供毕业生选择,直播带岗位既解决学生“就业难”,也缓解企业“招工难”。

  “扬州大学出台就业指导规范,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毕业生就业指导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高校。今年以来,学校举办13场线上招聘活动,累计吸引1600多家用人单位,可投递职位数超过10万个。”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认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应主动投身国家战略,积极到基层或艰苦地区就业,服务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另一方面,也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依托全省高校共建共享的智慧就业平台,联动全省各市人才服务机构,我省持续推进“就业创业在江苏”系列活动,分专业、分行业、分地区组织专场网上招聘会,加大活动频次,提高对接成效。苏春海建议,高校毕业生可关注“就业创业在江苏”专区,“一站式”了解全省各地就业创业最新政策,找到适合自己的“落脚地”。专科院校的同学要积极参加“苏企优才”大学生成长圆梦行动,抓住到江苏省内优秀企业实习的机会,争取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本报记者 王拓

责任编辑:陈路

突围“就业季”,高校服务不断线
发布时间:2020-06-04   
来       源:《新华日报》  

辅导员“直播推销”就业信息 开通心理疏导热线

突围“就业季”,高校服务不断线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达到58.4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用人需求不确定性增大,地区、行业、专业、学历层次间的就业不平衡加剧,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辅导员直播“带岗位”

  “同学们,视频面试和电话面试,无论是哪种招聘面试,首先着装上一定不能偷懒……”5月15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周璟看着直播间里的弹幕耐心解答。

  这已是周璟5月的第三场直播。疫情期间,许多招聘会无法如期举行,不少辅导员直播“带就业、带岗位”,现场与企业连麦,为同学们解决“就业难”。

  “老师,我想去苏州姑苏区找工作。”江苏海洋大学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机电专业毕业生小吴,一直没找到合适就业岗位。“就业是双向选择,建议你适当放宽就业区域限制。”辅导员陈晓龙打开招聘企业名录,“我这边有昆山两家企业的招聘信息,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员工待遇和成长环境都不错,如果你愿意考虑,我帮你打电话推荐。”

  “生物学院的宋宇航同学曾担任班长,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2篇,荣获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奖励5次。签他!快签他!”南京林业大学举办的一场特殊线上直播活动中,8个学院的辅导员分别出镜,“推销”毕业生,也有不少同学主动出镜毛遂自荐,8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分别登场,介绍招聘岗位及福利待遇。

  南林大针对毕业生的一次全面摸底调查显示,缺乏“面对面”沟通交流机会,是当前不少招聘单位和求职学生面临的共同难题。“直播带就业”模式应运而生。“依靠直播带动学生求职、企业选人,是贯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校要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的新尝试。”南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新宇说。

  分类指导精准帮扶

  每天早晨,江苏海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骆海宏的手机里,都会涌出近百个就业微信群的数百条未读信息。除针对不同学院、专业的微信群推送招聘信息外,他每天还要打数十个电话联系长期合作企业,及时准确审核统计就业数据。

  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江苏海洋大学制定《就业状况监测工作方案》《就业工作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实行就业信息日报日清制度,详细摸清每一个未就业学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就业指导中心和各学院全力出击,点对点联系,多方拓展就业资源。“今年我校有94名湖北籍毕业生,每个人的就业状况都已摸清,各学院正在积极为他们想办法。”骆海宏说。

  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化身“快递员”,线上“云接单”,帮助无法返校的毕业生将放在学校宿舍但找工作需要的证明材料和三方协议一一寄回。同时,学院还开通就业心理疏导热线,针对就业压力大的同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通过“开小灶”的方式,及时帮助就业困难学生疏解心理压力,寻找问题根源,及时调整就业应聘对策。

  “一个家庭倾注多年心血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孩子的就业寄托着全家的希望。因此,就业工作是个良心活,让孩子们好就业、就好业,我们责无旁贷。”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颖超说,学校把就业工作当成头等大事,通过“指导不掉线、招聘不停歇、服务不打烊”,在做好在线招聘工作的同时,各二级学院每天安排老师值班,开展线上就业咨询服务。对未就业的学生进行摸排,根据其个人情况、工作需求、职业规划等进行分类指导,精准帮扶。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苏春海介绍,江苏全面实施云服务,引导鼓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网上签约,实时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实时进展。此外,省校共建共享就业“云”课,加强国家战略、就业政策、价值观、择业观等的宣传教育,加快上线核心就业能力培训、就业指导精选课程,提高就业网课针对性。

  可以先就业再择业

  “毕业生要调整就业心态,主动出击,有付出就有收获。”苏春海说,当前学生就业期待趋于多元,江苏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比例持续增加,本科毕业生数量自2013年起首次超过专科毕业生,一般而言,学历越高,预期越高,就业供需双方都面临量和质的双重考验。

  江苏环宇水利水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汇杰介绍,他们拿出测量、预结算、施工员等20多个岗位供毕业生选择,直播带岗位既解决学生“就业难”,也缓解企业“招工难”。

  “扬州大学出台就业指导规范,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毕业生就业指导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高校。今年以来,学校举办13场线上招聘活动,累计吸引1600多家用人单位,可投递职位数超过10万个。”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认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应主动投身国家战略,积极到基层或艰苦地区就业,服务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另一方面,也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依托全省高校共建共享的智慧就业平台,联动全省各市人才服务机构,我省持续推进“就业创业在江苏”系列活动,分专业、分行业、分地区组织专场网上招聘会,加大活动频次,提高对接成效。苏春海建议,高校毕业生可关注“就业创业在江苏”专区,“一站式”了解全省各地就业创业最新政策,找到适合自己的“落脚地”。专科院校的同学要积极参加“苏企优才”大学生成长圆梦行动,抓住到江苏省内优秀企业实习的机会,争取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本报记者 王拓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