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保证孩子的睡眠,我们该怎样做?

作者:万 娟 发布时间:2021-04-09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保证孩子的睡眠,我们该怎样做?

  ■见习记者 万娟

  “我好困,让我再睡5分钟。”这句话成了不少学生早上起床时的口头禅,上学路上不停打盹,课间休息抓紧补觉,上课时间偷偷打个盹……如今,“昏昏欲睡”的学生随处可见,不少青少年提前染上了“晚睡综合征”,中小学生“缺觉”问题近年来越来越明显。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95.5%的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90.8%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时、84.1%的高中生睡眠不足8小时,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未达标情况,引发广泛关注。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记者调查了解到,沉重的课业压力是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的首要原因。一到周末、节假日,孩子们奔波于不同的培训点之间,应对上不完的补习班和做不完的家庭作业。每天晚上,盐城市的邹女士都会催促女儿早点休息,正在读初三的女儿在完成学校作业之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和预习,有时还会给自己加题“吃小灶”。“孩子总担心不加班加点会比别人落下。”因担心女儿学习压力大,邹女士平时千方百计地带着孩子出去散步、运动,也会给孩子使用手机,让她能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时间。

  “晨间巡视时,我总能发现第一节课就有学生趴着睡觉的情况,特别是周一,不少学生显得无精打采。”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何世明说,除了完成学校作业,孩子们还要上补习班,有时凌晨一二点才能睡觉。“尽管高中生面临升学压力,但作为教师,我很担心缺觉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长因年龄和学段不同呈现出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低年级学生的缺觉问题相比中高年级学生较轻,且多受不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

  “孩子每天回家吃完饭就写作业,可是太磨蹭了,写完要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上学。”一位小学生家长吴先生说,为让孩子加快速度,他承诺只要8点之前写完作业,就允许孩子看一会儿电视,但大多还是要“拖”到11点才睡觉。周末他们习惯晚睡,再陪孩子玩一下,睡觉时间就更晚了。实际上,很多父母都有“晚睡综合征”,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不知不觉中,这种习惯也慢慢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

  医学研究显示,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会被负面情绪困扰,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抑郁倾向,致使思维不畅,甚至造成消极厌世的心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近年来,青少年学生日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的比例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长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而抑郁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家长要矫正观念,真正爱孩子,就要确保孩子健康成长,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要健康。”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心理健康研训员肖鹃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课外学习“加餐”。她认为,引导孩子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养成专注的品质并学会有效管理时间,比让他们机械重复地做作业更重要。

  为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将中小学生睡眠质量和时间交由家校联手“共治”,并纳入监测考核。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有条件的应保障必要午休时间;同时提出3个“中断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青少年学生睡眠不足是一个复杂问题,其背后深层次的教育问题、社会心理、家长心态都要逐一对症下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副校长兰登慧说。

  何世明认为,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与家长多交流沟通,帮学生和家长“减压”。为此,该校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填一份自主时间规划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制订个性化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学生能够拥有高质量的睡眠。

  “对学生的睡眠管理,学校是有力推动者,家长是重要责任人,学生是小主人。”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副校长陈旻介绍说,该校近日专门召开有关学生睡眠的听证会,邀请专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支招,并发布关于学生睡眠管理的指导意见。“我们特别赋予班主任作业删减权,当作业总量超标时,班主任可对当天各科作业进行删减,并告知任课教师。同时,针对个别学生睡眠异常行为,我们将建立档案,合理介入,助力他们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责任编辑:陈路

保证孩子的睡眠,我们该怎样做?
发布时间:2021-04-09   
来       源:江苏教育报  

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保证孩子的睡眠,我们该怎样做?

  ■见习记者 万娟

  “我好困,让我再睡5分钟。”这句话成了不少学生早上起床时的口头禅,上学路上不停打盹,课间休息抓紧补觉,上课时间偷偷打个盹……如今,“昏昏欲睡”的学生随处可见,不少青少年提前染上了“晚睡综合征”,中小学生“缺觉”问题近年来越来越明显。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95.5%的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90.8%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时、84.1%的高中生睡眠不足8小时,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未达标情况,引发广泛关注。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记者调查了解到,沉重的课业压力是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的首要原因。一到周末、节假日,孩子们奔波于不同的培训点之间,应对上不完的补习班和做不完的家庭作业。每天晚上,盐城市的邹女士都会催促女儿早点休息,正在读初三的女儿在完成学校作业之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和预习,有时还会给自己加题“吃小灶”。“孩子总担心不加班加点会比别人落下。”因担心女儿学习压力大,邹女士平时千方百计地带着孩子出去散步、运动,也会给孩子使用手机,让她能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时间。

  “晨间巡视时,我总能发现第一节课就有学生趴着睡觉的情况,特别是周一,不少学生显得无精打采。”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何世明说,除了完成学校作业,孩子们还要上补习班,有时凌晨一二点才能睡觉。“尽管高中生面临升学压力,但作为教师,我很担心缺觉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长因年龄和学段不同呈现出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低年级学生的缺觉问题相比中高年级学生较轻,且多受不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

  “孩子每天回家吃完饭就写作业,可是太磨蹭了,写完要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上学。”一位小学生家长吴先生说,为让孩子加快速度,他承诺只要8点之前写完作业,就允许孩子看一会儿电视,但大多还是要“拖”到11点才睡觉。周末他们习惯晚睡,再陪孩子玩一下,睡觉时间就更晚了。实际上,很多父母都有“晚睡综合征”,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不知不觉中,这种习惯也慢慢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

  医学研究显示,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会被负面情绪困扰,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抑郁倾向,致使思维不畅,甚至造成消极厌世的心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近年来,青少年学生日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的比例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长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而抑郁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家长要矫正观念,真正爱孩子,就要确保孩子健康成长,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要健康。”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心理健康研训员肖鹃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课外学习“加餐”。她认为,引导孩子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养成专注的品质并学会有效管理时间,比让他们机械重复地做作业更重要。

  为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将中小学生睡眠质量和时间交由家校联手“共治”,并纳入监测考核。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有条件的应保障必要午休时间;同时提出3个“中断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青少年学生睡眠不足是一个复杂问题,其背后深层次的教育问题、社会心理、家长心态都要逐一对症下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副校长兰登慧说。

  何世明认为,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与家长多交流沟通,帮学生和家长“减压”。为此,该校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填一份自主时间规划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制订个性化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学生能够拥有高质量的睡眠。

  “对学生的睡眠管理,学校是有力推动者,家长是重要责任人,学生是小主人。”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副校长陈旻介绍说,该校近日专门召开有关学生睡眠的听证会,邀请专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支招,并发布关于学生睡眠管理的指导意见。“我们特别赋予班主任作业删减权,当作业总量超标时,班主任可对当天各科作业进行删减,并告知任课教师。同时,针对个别学生睡眠异常行为,我们将建立档案,合理介入,助力他们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