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读物管理,合时合势更需“合力”

作者:邢田恬 陈思洋 发布时间:2021-04-23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如何让优质阅读为中小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日前,教育部印发课外读物相关管理办法,明确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4条推荐标准——

读物管理,合时合势更需“合力”

  ■见习记者 邢田恬 陈思洋

  优质有益的读物是青少年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渠道。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在这份我国首次出台的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规定中,除了有明确的推荐标准,还列出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12条负面清单。

  “守门”,实行底线管理

  “中小学课外读物”是什么?《管理办法》首次界定“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内涵,即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课外读物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增长学生科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市场上的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不仅会加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的是,问题读物进校园可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是意识形态安全。为此,《管理办法》明确国家、省、县(市、区)、学校四级管理机制及各自职责,制订中小学校课外读物推荐的方向和标准,并对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情形划定“12条红线”。

  《管理办法》强调,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应每学年推荐一次,且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和启智增慧的推荐标准。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华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办法》对进校园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存在的问题不是简单地进行“堵”,而是通过加强规范管理,既把好入口关,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又鼓励提倡学校、教师和相关教育人员主动为学生推荐好书、推动阅读、保障阅读、提升阅读,切实发挥好课内外阅读的育人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明确中小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是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领读”,发挥主体责任

  国内多所学校在推荐优秀读物、正确引导阅读方面已有尝试和探索。为帮助学校解决书目选择的困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2020年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该目录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根据中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特点,遴选300种图书,推荐书目力求兼顾多个学科、不同时代、多种文化和世界多个地区。

  如何用对、用好该目录,在读物推荐过程中体现教师群体的专业性?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祝荣泉认为,学校应当提高阅读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专业能力,从目标、课型、标准、监测、评价等多个角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课程,润养学生的一般阅读能力和专业阅读策略。“教师应成为阅读的第一责任主体,教育及教研部门应加强教师的专业阅读和阅读专业建设,引领学生阅读健康发展、提升阅读效能。”据介绍,张家港市开展“三全(全科、全员、全程)”阅读行动部署,在驱动阅读发生、阅读升级上采取硬核措施,促进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学校不应将课外读物管理简单理解为行政管理,而应该将其视为一种专业性质的服务。”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曹勇军认为,作为学校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给学生推荐对成长最有意义的、对精神发育最有价值的优秀读物。他认为,在做好内容管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上,学校还需要注意,一是在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既要强调经典的正气,也要具备流行的活力;二是读物推荐不能仅局限于文学类,各种门类都应有所涉猎;三是注重读物内容均衡配比,推荐能打通古今、文理、中外的跨学科综合性优秀读物,这对于学生整合知识、拓展视野有很大价值。

  “课外读物不是读得越多越好,作为教师,我们要起到引领作用,帮助学生一起选择,找到适合自己、有益于自身发展的阅读内容。”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赵亚兰告诉记者,在日常语文教学之外,基于不同年级的阅读层次和阅读需求,学校会给学生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如推荐高一、高二年级学生阅读经典的文学名著;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则会推荐他们读一些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作品。“我们在推荐读物时要考虑什么样的读物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读、喜欢读、读进去,也要告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切忌囫囵吞枣,而是有所收获、有所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体系。”

  引导,培养阅读习惯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学校把好了推荐关,接下来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成了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认为,家长平时是否有读书习惯、阅读哪些书籍,是否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直接影响青少年在阅读方面的行为表现。然而,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仅超一成(12.1%)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图书,成人阅读量的缺乏也导致青少年阅读状况的不理想。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学生郭禹彤的家长给出了引导孩子读书的相关经验。郭禹彤的父亲告诉记者,从幼儿园中班开始,他就带着孩子去图书馆读书。小学一年级起,郭禹彤每周末都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广泛的阅读锻炼了她的写作能力,如今,郭禹彤已出版4部个人作品。郭先生说,身边常有朋友寻求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建议,他的答案很简单: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打开书本。

  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甄别读物的能力,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具体到怎么“选”,南通学生家长张女士建议,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多角度、全方位筛选读物,从不同学科和领域各挑选出一些,在“广撒网”中指导孩子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方向。比如,在孩子刚接触阅读时可以先从自然科学读物入手,用通俗易懂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打好深度阅读的基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挑选一些关于青少年生理发育、性格成长、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书籍,帮助他们更好地迎接挑战,健康成长。

  除了阅读兴趣的培养,“互联网+”时代伴随而来的阅读方式改变也成为广大家长关注的话题。2019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相较于纸质读物,中小学生更倾向于阅读电子书。不少家长产生隐忧:依靠电子设备的阅读方式是否会导致阅读碎片化,对青少年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对此,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认为,数字阅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阅读渠道,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但如何为青少年所用,关键在于匹配适宜人群。“处在‘学习阅读’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更适合纸质阅读;而高年级学生逐渐转变为通过阅读来学习和接收信息。当阅读成为学习的媒介与工具,就可以适当加大数字阅读的比例。不管是哪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让青少年爱上阅读,培养终身阅读的能力。”

责任编辑:陈路

读物管理,合时合势更需“合力”
发布时间:2021-04-23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如何让优质阅读为中小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日前,教育部印发课外读物相关管理办法,明确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4条推荐标准——

读物管理,合时合势更需“合力”

  ■见习记者 邢田恬 陈思洋

  优质有益的读物是青少年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渠道。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在这份我国首次出台的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规定中,除了有明确的推荐标准,还列出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12条负面清单。

  “守门”,实行底线管理

  “中小学课外读物”是什么?《管理办法》首次界定“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内涵,即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课外读物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增长学生科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市场上的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不仅会加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的是,问题读物进校园可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是意识形态安全。为此,《管理办法》明确国家、省、县(市、区)、学校四级管理机制及各自职责,制订中小学校课外读物推荐的方向和标准,并对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情形划定“12条红线”。

  《管理办法》强调,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应每学年推荐一次,且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和启智增慧的推荐标准。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华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办法》对进校园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存在的问题不是简单地进行“堵”,而是通过加强规范管理,既把好入口关,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又鼓励提倡学校、教师和相关教育人员主动为学生推荐好书、推动阅读、保障阅读、提升阅读,切实发挥好课内外阅读的育人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明确中小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是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领读”,发挥主体责任

  国内多所学校在推荐优秀读物、正确引导阅读方面已有尝试和探索。为帮助学校解决书目选择的困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2020年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该目录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根据中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特点,遴选300种图书,推荐书目力求兼顾多个学科、不同时代、多种文化和世界多个地区。

  如何用对、用好该目录,在读物推荐过程中体现教师群体的专业性?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祝荣泉认为,学校应当提高阅读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专业能力,从目标、课型、标准、监测、评价等多个角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课程,润养学生的一般阅读能力和专业阅读策略。“教师应成为阅读的第一责任主体,教育及教研部门应加强教师的专业阅读和阅读专业建设,引领学生阅读健康发展、提升阅读效能。”据介绍,张家港市开展“三全(全科、全员、全程)”阅读行动部署,在驱动阅读发生、阅读升级上采取硬核措施,促进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学校不应将课外读物管理简单理解为行政管理,而应该将其视为一种专业性质的服务。”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曹勇军认为,作为学校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给学生推荐对成长最有意义的、对精神发育最有价值的优秀读物。他认为,在做好内容管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上,学校还需要注意,一是在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既要强调经典的正气,也要具备流行的活力;二是读物推荐不能仅局限于文学类,各种门类都应有所涉猎;三是注重读物内容均衡配比,推荐能打通古今、文理、中外的跨学科综合性优秀读物,这对于学生整合知识、拓展视野有很大价值。

  “课外读物不是读得越多越好,作为教师,我们要起到引领作用,帮助学生一起选择,找到适合自己、有益于自身发展的阅读内容。”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赵亚兰告诉记者,在日常语文教学之外,基于不同年级的阅读层次和阅读需求,学校会给学生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如推荐高一、高二年级学生阅读经典的文学名著;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则会推荐他们读一些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作品。“我们在推荐读物时要考虑什么样的读物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读、喜欢读、读进去,也要告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切忌囫囵吞枣,而是有所收获、有所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体系。”

  引导,培养阅读习惯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学校把好了推荐关,接下来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成了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认为,家长平时是否有读书习惯、阅读哪些书籍,是否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直接影响青少年在阅读方面的行为表现。然而,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仅超一成(12.1%)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图书,成人阅读量的缺乏也导致青少年阅读状况的不理想。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学生郭禹彤的家长给出了引导孩子读书的相关经验。郭禹彤的父亲告诉记者,从幼儿园中班开始,他就带着孩子去图书馆读书。小学一年级起,郭禹彤每周末都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广泛的阅读锻炼了她的写作能力,如今,郭禹彤已出版4部个人作品。郭先生说,身边常有朋友寻求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建议,他的答案很简单: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打开书本。

  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甄别读物的能力,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具体到怎么“选”,南通学生家长张女士建议,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多角度、全方位筛选读物,从不同学科和领域各挑选出一些,在“广撒网”中指导孩子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方向。比如,在孩子刚接触阅读时可以先从自然科学读物入手,用通俗易懂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打好深度阅读的基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挑选一些关于青少年生理发育、性格成长、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书籍,帮助他们更好地迎接挑战,健康成长。

  除了阅读兴趣的培养,“互联网+”时代伴随而来的阅读方式改变也成为广大家长关注的话题。2019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相较于纸质读物,中小学生更倾向于阅读电子书。不少家长产生隐忧:依靠电子设备的阅读方式是否会导致阅读碎片化,对青少年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对此,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认为,数字阅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阅读渠道,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但如何为青少年所用,关键在于匹配适宜人群。“处在‘学习阅读’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更适合纸质阅读;而高年级学生逐渐转变为通过阅读来学习和接收信息。当阅读成为学习的媒介与工具,就可以适当加大数字阅读的比例。不管是哪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让青少年爱上阅读,培养终身阅读的能力。”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