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两会聚焦 > 资料 > 正文

回眸:2015年两会教育相关“好声音”有多少已落地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03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治穷必先治愚,扶贫必先扶智”,教育公平一直是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再过一周左右光景2016年两会就要开幕了,去年两会上关于教育的那些建言有多少已经落地了呢?

  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15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汇报。会议指出,2015年两会以来,部门出台的许多政策都吸纳了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但也存在少数部门办理不及时、办理质量不高等问题。

  根据2015年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一起去看看,哪些与教育相关的全国两会“好声音”获得了采纳。

  建议:应制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提出,经费问题已成为制约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他建议:“在现有的教育投入水平下,通过优化教育支出,完全可以实现高中办学经费按生均拨付。”

  义务教育阶段采纳: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首次提出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通知规定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中央统一确定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补助水平。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

  建议:推行高中免费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董事长李光宇带来的议案建议,取消中考,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同时推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有条件采纳:部分特殊情况或有条件的采纳

  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据了解部分省市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解释称鼓励有条件的市和地区对高中阶段教育实行免费。

  建议:全面放开随迁子女异地考

  从国家层面向小学和初中学生发放包含“生均教育经费”的义务教育卡,做到“全国统筹”“卡随人走”“专项使用”,入读民办学校的可以抵充部分学费,入读公办学校的则归流入地财政所有。

  采纳:农村娃进城上学“钱随人走”约1300万人受益

  按国家相关规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由国家统一确定基本补助标准,学生无论在哪里接受义务教育,国家都会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对学校足额安排公用经费补助。

  建议: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

  留住乡村教师、加大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对教育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基层教师工资,增强城乡教师交流,是这两年不少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有代表提出,基层的老师也可以去城区学习交流,缓解基层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

  采纳:城乡教师交流的进一步探索

  教育部在2014年9月宣布,将用3到5年的时间,在全国“县或区”的行政区域内,实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河北、天津、兰州等省市自治区都在推进校长、教师的轮岗交流工作。

  建议: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留住人才

  政协委员王海波2015年两会上交了《关于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提案。在他看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除他们生活上的窘迫状况,鼓励和培养本地优秀教师长期在家乡任教,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才能更好推进农村义务教育

  采纳:教师待遇提高,越艰苦待遇越高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明确提出,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并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

  李克强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教育大国,回顾2015年,正是这些“好声音”的不断落地促使中国教育继续向公平、均衡和深度改革迈进。

  “全国两会”时间虽然仅短短半个月左右,但它的影响力贯穿到了全年各省各地各部门的“治国理政”之中,正是这些两会“好声音”的不断落地,让广大群众对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好声音抱有了更多期待,更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