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常州 > 正文

孙心凯:上善,童心飞翔的翅膀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孙心凯:上善,童心飞翔的翅膀

——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孙心凯同学先进事迹

  他是一位快乐向善,幸福向上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坚忍不拔的小达人……他就是来自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四(1)班的孙心凯。 

  小小“慈善家”的慷慨之举 

  小年夜前一天,他便独自一人盘算嘀咕起来:要过年了,要去看看李文鑫了!这次要给她带点年货去,还有从厦门带回来的特产也要给她带点,过年还要给她置办身新衣服……小年夜那天,他和妈妈开车来到溧阳竹箦。汽车的后备箱已满满地装上了孙心凯为文鑫置办的年货。一到文鑫家,他就和小文鑫热情地交流起来,互相问问学习,讲讲校园趣闻,聊聊生活乐事,两个人可开心啦!孙心凯还拿起自己最爱的平板,手把手地教文鑫如何玩益智游戏,这些可是他足足准备了两个礼拜的成果哦——他知道文鑫家没有网络,于是便在家里提前进行了下载安装。小文鑫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文鑫是他从一年级就开始资助的同龄小姑娘。当时,他偶然看到化龙巷上有资助贫困儿童的活动,看着那一张张照片,他强烈要求妈妈报名参加活动,怕妈妈不同意,还向妈妈表决心:“妈妈你放心,我用自己的压岁钱资助她。”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一趟趟溧阳之旅。第一次来到文鑫家,看着屋中高低不平的泥地,露天的楼板,透风的墙壁,场院上满地的鸡屎,孙心凯沉默了。当看到文鑫明显短一截的裤腿下露出缝了补丁的袜子的时候,他默默擦去了眼角的泪花,他心里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帮助小文鑫。于是,这四年来,每到节假日,他就会思量着去看看文鑫。他给文鑫买过文具,买过书籍,买过衣物,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玩具,他会想着藏给文鑫玩玩;有趣的书籍,他会想到带给文鑫看看;好看的衣物,他也会想着给文鑫买件。每次去看望文鑫,他还总要悄悄地留下一个大红包。他前后从自己的“小金库”中拿出了6000多元来帮助这位同龄的朋友。

    孙心凯的慈善行动还不止这些。他还给远在新疆的汉、回、维吾尔族的五个孩子匿名资助了3000元,资助了潞城一个患癌的小姐姐500元,给重庆、安徽的孩子捐助衣服1000多元,给云南孩子捐助清洁用品500多元。这个“小金库”里有他的压岁钱,有爸爸妈妈给他的零用钱,有他参加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奖金,还有他拍卖自己美术作品的收入。为了积聚零钱,他还卖过空瓶子,甚至为了一个空瓶子站在人家饭桌旁等人家喝完饮料。出去春游,爸爸给了零花钱,他热得连一瓶饮料都不舍得买,要省下这笔钱放进他的储蓄罐。 

  每年的2月14日,对于孙心凯而言都是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价值。从幼儿园中班至今整整六年,每年的这天他都要参加常州市一加爱心社的玫瑰义卖活动。还记得第一次参加义卖的时候,是雨夹雪的天气,才6岁的他拿着鲜花走在雨雪中,向阿姨叔叔们推销鲜花。从一开始的害怕开口,到最后的侃侃而谈,虽然天气真冷啊,但想到能帮助那些残疾的爷爷奶奶,他便心花怒放地忘记了所有的“冷”。那天孙心凯得了严重的感冒,但他仍满脸微笑,他的心是快乐的。 

  积极“社会家”的正义之行 

  除了献爱心,他还积极地投身家乡的公益事业。2013年,常州市举行运河申遗的毅行活动,才一年级的他作为一加爱心社队伍里最小的一员,硬是要求跟着妈妈一起参加本次活动。记者阿姨问他:“这么远的路,你能走完全程吗?”他回答阿姨:“能!我要用行动展示我们申遗的决心。”6月的太阳,已经有点毒辣。一开始他还能蹦蹦跳跳,还有精力去关注一加爱心社参加这次活动的残疾人,怕他们摔跤了,提醒他们脚下的路高了、低了。慢慢的,他就觉得又累又渴,小脸已经被晒得通红,脚上好像灌了铅一样,抬都抬不起来。这时候,他还总对旁边人说:“没事,忍一忍就到了。”不叫苦喊累的他从取水点喝了点水,继续往前走。走到十字路口,他还常常停下来做个义务导引员,十多公里的路,一年级的他默默地坚持下来了。 

  现在的孙心凯,更多关注留守儿童的情况。那次探访安徽的“王直助教中心”活动是个契机,让他耳闻目睹了很多从未有过的场景。留守儿童生活相对艰苦,没有肯德基,没有电子产品和网络,他们的天地就是学校和中心。2015年底,为了留守儿童的营养早餐中能添加一枚鸡蛋,孙心凯又自愿捐献了3000元。留守儿童的生活艰苦,但是留守儿童的心理更需要关怀。很多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感情淡漠了很多。他们的心里可能更加悲凉。这是孙心凯这样快乐的孩子难以忍受的,尤其是贵州毕节儿童服毒事件发生后,孙心凯和妈妈讨论起来,倍感心痛,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留守儿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为此,他发动带领全班同学和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孩子牵手结对,捐赠书籍、学习用品和衣物,共同品尝肯德基,一起开心玩游戏。就这样,孙心凯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资助还在继续着。

  这就是他,孙心凯同学,小小的他怀着一颗大大的善心,让自己的行为诠释公益的决心,用自己的言语励志博大的胸怀。他的肩膀虽然还很弱小,但在他的心里早已播种下了一棵美德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他正努力让自己成长,长成一棵大树,为更多需要的人们送去清风与温暖。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