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婷,女,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91年1月,硕士研究生在读,南京农业大学社会保障专业。自2009年入大学起,谢婷就开启了她的“爱心助老之行”。七年时间,她累计志愿服务老人数达60人,参与老年人养老现状调查10余次,调查老人数超1000人,足迹遍布7个地级市的24个城市社区、22个农村社区。
她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着素不相识的老人。她用专业知识支撑着助老信念,承担起90后的社会责任。她用文字和图片纪实,感召并带领着更多的90后参与爱心助老。她像一道光,明媚着世界,温暖着人心,用七年坚持,讲述了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一份责任,一种感觉,主动上门为老人带去精神慰藉
2011年5月28日,谢婷写了这样一篇日志,发表在人人网上,文章开头写道:“今天是我大学以来第四次去养老院。我不会忘记第一次去时的兴奋和紧张,不会忘记老人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和惊现的老鼠,不会忘记曾在养老院里照顾的那位90多岁的老爷爷,他曾说的‘每天都会抬走一批,在这里就是等死’仍让我记忆犹新。而这一次,却这样不同,让人难忘和难过。”这一次,她来到的是一家民营康复护理机构,与其说是康复护理,不如说是对老人临终前的“寄养”,这里几乎都是大小便失禁的老人,环境压抑,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死亡的气息。震惊、心疼、难过的同时,她也更加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当大一的同学问她:“学姐,你为什么不在社福部了还要来做义工?”时,她只是笑笑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可能是和自己专业有关,但更是我天生的一种想要去做的感觉吧。”
带着这份责任和这种想要去做的感觉,她开始利用社会调查的机会,积极寻找困难老人,和老人建立起信任关系,主动上门为老人带去精神慰藉。2014年9月,在一次摸底调查中,她独自来到了独居的杨奶奶家中,和老人聊了两个多小时。聊天过程中,老人提到自己的大女儿患癌症时,难过地留下了泪水。临走时,谢婷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码,还记下了老人的电话和住址,她从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来帮助这位奶奶。没过多久,老人的女儿去世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谢婷立刻来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听老人回忆,当老人不停地说道“我不想活了,也想死”的时候,她忍住自己的泪水,握着老人的手,不断地安慰着老人,和老人分享着一些开心的事。最后当老人终于展现出笑容,她知道自己今天的到来是值得的;当她离开时,老人给了她一个浑身褶皱、几乎干掉的苹果,她感动地收下了,因为她知道这是老人的心意,她知道这位眼睛几乎看不见的奶奶,是把她当作了自己的亲孙女,而她也将老人视为了自己的亲奶奶。
深入基层,调查现状,主动承担90后青年的社会责任
老龄化社会是21世纪的基本国情。面对养老难、如何养老的问题,作为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谢婷更加觉得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于是,在积极参与助老服务的同时,她始终致力于养老问题研究,一次又一次深入城市和农村社区,和老人面对面,进行实地调查,用数据来描述现状,用专业知识来支撑助老信念。
2013年暑期,在做亚青会志愿者的谢婷,仍然不忘参与调查。她利用培训期间三天的假期,来到溧阳市农村地区寻找大病老年患者,但是村里这样的案例有限,两天时间她只寻找到三位老人。眼看回校的时间就要到了,最后一天她决定前往市医院的肿瘤科。就这样,在没有任何预约的情况下,她直奔肿瘤科住院部的医生办公室,向在场医生解释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希望他们能够给予帮助。在她的请求下,最后医生答应了她,她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宝贵的案例。在选择硕士论文方向时,谢婷再次将研究对象定位为老年人,只不过这一次,她为自己增加了难度,选择的是享受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特殊困难老人。由于这类老人数量有限、且名单只在街道、社区或机构处,所以她不得不通过一个个寻找联系人和现场请求的方式,来完成名单的搜集、预约等工作。调查过程中,有时一个上午跑一个社区,也只能调查到一位老人。为了能够了解更多的老人,无论刮风下雨,她都坚持出去调查,尽管有些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前去,但她从未感到害怕,她说:“每次从老人家中离开时,他们都会称赞我是个好姑娘,说我这个年轻人懂得关心老人,为老人谋福,那时我就从心底里感激他们,因为是他们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做自己愿意做也热爱做的事情,所以我不会害怕,心中想的就是能多调查一些老人,了解他们的养老现状,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怀。”
数篇纪实,经验分享,感召90后们共同参与助老服务
一次次的体验,让她明白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微小,但只要每一个人都能够真诚地、实实在在地帮助一个人,日积月累,那就是巨大的能量。所以,在这场“爱心助老之行”中,她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了这些难忘的经历,形成了一篇篇纪实文章,例如,《记2011年5月28日之行,毕生难忘》、《讲述我们的故事——“社会观察之乡村老人”》、《乡村老人调查体会——父母是天,老人是宝》、《人生第一次,为他们点赞!》、《连载调查日记》等,并将它们发到人人网、QQ空间、微信、互动吧等新媒体上,同时,她还在江苏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答辩会、校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上,讲述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的体会,以感召更多的同学参与助老服务,为陌生老年人送去关爱。最终,在谢婷的感召下,学院的党日活动和志愿服务都紧紧地和助老服务联系在一起,而她的学弟学妹们也从中体会到了关注社会现实的重要性,纷纷深入基层,投身到社会调查中。
由这位90后女青年,谢婷发起的“爱心助老之行”,队伍正在逐渐壮大,影响力也在不断加深,这场由青年一代承担的社会行动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