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高校 > 正文

“麻袋哥”陈晟:西部支教驮出“马背上的课堂”

——扬州大学陈晟同学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陈晟,男,汉族,中共党员,1992年8月出生,江苏大丰人,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学在读研究生,曾任扬州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现任扬州大学校团委兼职团干部。

  5年前,他带着志同道合的同学,拎着麻袋捡废品,资助藏区贫困儿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麻袋哥”;1年前,他大学本科毕业,当大部分同龄人选择留在城市为事业或学业打拼时,他毅然推迟已考上的硕士学业,加入研究生支教团,一头扎进贵州黔中大山深处参与支教。

  捡废品助学的“爱心破烂王”

  他出生在东部沿海城市,家庭条件并不困难,之所以在校园里捡垃圾,是为了变卖后寄给藏区的孩子。

  2011年,他参加援藏教师事迹报告会,藏区儿童严重缺少教师、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放弃学业的状况深深刺痛了他,随即萌生了爱心助学的想法。

  究竟怎么助学?从父母那里拿钱?他认为,大学生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成果去助学。他联合了班级10多名同学,利用周末在校园和社区内收废品、捡垃圾。他们还利用课余时间义演、义卖,刷盘子、下车间、上工地,省吃俭用,一分一分地为藏族孩子们积累着爱心与希望。

  4年时间,他们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地捡,一笔一笔地攒,坚持到他们毕业,将他们所积攒的善款全部捐献给藏区的儿童。离校前,他一边整理着手里的毛票,一边向“麻袋哥”新成员传授着自己的“生意经”:“学校开运动会时能在现场捡到矿泉水瓶,招聘会现场会留下很多传单……”

  推迟读研到大山深处支教

  4年时间,“麻袋哥”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大家由最初的不理解变为支持和加入,成员由最初的10人发展到今天200余人。从第一笔寄给西藏拉萨城关二小学生次仁加旦的500元算起,几年来他们已经为各地捐赠了10余万元助学物资。他也先后被评为第九届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2012年江苏省年度大学生人物以及2012年江苏省“校园志愿先锋”。

  荣誉代表着更大的责任。就在很多同龄人忧虑着“无处安放的青春”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公益之路该如何走。

  2014年年初,他考取了扬州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就在亲朋好友向他道贺的时候,他却作出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推迟学业,到山区支教。

  2014年6月中旬,他带着其他6个同伴,组成“益往黔行”研究生支教团,奔赴黔中大山最深处,开始了山区支教之旅。

  马背上的第二课堂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大山深处,很多山寨几乎与世隔绝。该地区大部分成年人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占据全乡儿童总数的80%以上。贫穷及地理位置偏远等原因导致该地区农村的教学水平非常差,师资匮乏、信息滞后,乡镇一级学校学生辍学率非常高。他和伙伴们刚刚进山时,寨子里唯一的木厂小学只有两名教师,80多个孩子只开设了语文、数学两门课。

  “这里的孩子从未走出过大山。”陈晟介绍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仅仅来自课本和老师的描述。“大山阻隔了孩子们的视野,但不能阻断他们的梦想。”为了打通山寨与外界交流的“最后一公里”,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他绞尽脑汁。

  “最困难的就是缺少教学器材,哪怕带着孩子们往科学世界的大门里瞥上一眼也算是一种成功。”支教的第一个月,陈晟和伙伴们就用卖废品筹集的经费组建了一个“移动科普实验室”。

  山路弯弯,马蹄声碎。马匹是山区最原始也是唯一有效的运输工具。小伙子们用肩扛、用马拉,硬是将一批批物资送进大山。指南针、风向仪、静电发生器……马背上的科普实验室建成以后,一有空闲时间,他便和支教队员们奔波各山寨,为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渐渐地,马上的货物开始丰富起来,他们先后开展了国旗飘扬项目、影像世界项目、医路花香图书室等等。“益往黔行”公益项目先后受到获得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贵州都市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网、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同时在首届全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并被授予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如今,“麻袋哥”们已为10多个山寨的孩子们演示了科学知识。“每次看到窗外挤满了孩子,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情系山区,他一直在路上

  2015年8月,他结束了一年的支教生活,告别了那座难忘的大山、告别了那群淳朴的村民们,告别了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现在,他已经返回学校,但山区的孩子一直牵挂着他,孩子们的笑脸依然经常浮现在他的眼前,他暗暗地下决心,即使不再支教了,但也要为孩子们做点事。

  就在最近,他将在山区支教的日记整理成册,制作成明信片,在学校义卖,并将所获资金资助山区的贫困学童。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为其他学生提供意见和建议。今后他会再接再厉,奉献社会,乐此不疲!他会坚持把爱心帮扶活动一丝不苟地开展下去。以凝聚更多的爱心力量,让爱心行动更有成效,更好地帮助贫困学童。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