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高校 > 正文

陈 曦:要特别不要特殊,我们都平等的站在阳光下(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陈曦,女,汉族,中共党员。现就读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儿童康复学院,孤独症康复专业。她的专业让她比平常人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都更频繁的接触到特殊儿童,医教结合的康复理念让她的目光无法只局限在这些特殊儿童的康复中,而伴随着国家出台的关于融合教育推广的计划让她看见了坚持的方向。  

  选择:一见钟情 

  怀揣着对特殊教育的热爱和对公益事业的执着,陈曦从新疆来到了江苏南京,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孤独症康复专业。而这一切就好像是一件钟情。因为在高三的暑假里她无意间看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孩子》的记录片,彻底的击中了她让她决定了自己以后一定要为孤独症的儿童做点什么,于是她依然放弃了家近的学校,而选择来到了南京特师。而也正是她的选择,让陈曦有幸结缘了暖阳计划,这使得她的选择与坚持有更多人的支持。从最初学习什么是融合教育,如何与特殊儿童相处,随班听课到自己写策划,去小学做融合教育的推广,一直到给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一转眼,大学已经过去了一半的时间,而陈曦和她的暖阳小伙伴们手拉手肩并肩的也已经在坚持融合教育推广的道路上坚实的走了两年。此外,她还在云谷山庄为那里的老人提供推拿志愿服务,参加了关爱孤独症儿童饥饿勇士挑战赛等众多助残志愿服务,在残疾人托养中心,特殊教育学校,街道社区留下了她成长的足迹。也正是这些活动,使她意识到的不仅是一个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更是一个志愿者的,一个公益人的坚守与责任。    

  坚持:暖阳同在 

  作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而且是孤独症儿童康复专业的一名学生,陈曦明白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不畏惧失败的强大心态是开展公益活动的基本条件。将自身的专业特长与公益活动相结合,才能使公益活动落到实处,真正的帮助到别人,让公益活动成为一件专业的事情,从口号到落地,产生实际的效果。 

  于是她在暖阳公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于是她和同伴们,她们各抒己长通过对普通学校,特殊学校,融合教育试点学校和康复机构的调研,和与专业老师探讨具体方案,上网查询相关论文,和前辈讨教有关的经验和资料。终于,她们形成了自己的融合教育推广的宣讲会方案,她和暖阳的小伙伴们为南京开展融合教育的个别小学和个别能联系到的普通小学。一次次的入校入班级开展融合教育推广的宣讲活动,在一次次的调研,策划,宣讲,反馈中,班级的小朋友们对于特殊人群的认识慢慢多了起来,因不了解与误解所产生的歧视也慢慢少了起来。而现在陈曦正积极为今年暑假的融合教育夏令营而准备着,这次她将重新启程,去到贵州的大山深处,让融合教育的暖阳照到祖国的角落。    

  前行:不忘来时路 

  陈曦在两年的公益活动中,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公益也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在她的眼前,践行在她的脚下。但是她从来都没有动摇过坚持融合教育推广的公益路,也从来不敢忘记,她选择这个学校时心愿。在公益这条道路上,很容易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浮于表面又华丽的活动所迷惑,但是难在她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持的走下去,一如她一开始。她希望在融合教育推广,帮助特殊儿童融合学校与社会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做个有坚守,有信仰的人。 

  大学过半,回首展望。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锻炼,志愿者,活动策划,公益活动,宣讲会等等这些活动几乎贯穿了她所有的课余生活,带给了她一个丰富多彩又充满幸福的大学生活,让她在暖阳公益结识了一批热衷公益事业,热情善良的小伙伴,让她一次次的感动与坚强中不断前行,也让她更加勇敢的去面对未来。公益对她不仅是课余的活动,更是生活的方式,是让自己始终学习去关爱他人,体谅弱小的过程。 

责任编辑:汤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