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高校 > 正文

戴鹏程:青春与志愿者同行(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戴鹏程,男,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统计专业,现任2015届青志联主席,平时对工作负责,踏实认真,积极配合校团委的工作以及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以青志联为主体的各项志愿活动——从参与者到决策者 

  20139月加入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办公室,成为一名普通志愿者。平常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如栖霞小学、甘家巷小学义教,栖霞颐养院、尧化门真美好老年公寓看望老人,社区帮扶家教等等。20139月开始担任办公室主任,在任期间积极推动青志联内部文化和制度建设,为青志联的发展注入了一道源泉。带领部门部员积极参加江苏省教职工乒乓球赛志愿服务工作,南京邮电大学主题晚会志愿服务工作,为我校活动正常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15年参加青志联主席团换届竞选,荣幸成为青志联主席,主持青志联整体工作。 

  参与志愿活动,从一个普通的热心参与者到站在整体角度上思考问题的决策者,从志愿活动中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奉献的快乐,更多的是懂得如何采用更有效更理性的方式去带来更好的效果。 

  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从参与者到享受者 

  2014年,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戴鹏程同学留在南京参加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当时还是大一的戴鹏程有幸成为了南京邮电大学青奥会骨干志愿者的一员,和另外12名优秀的学长学姐一起负责南邮青奥志愿者的管理与培训工作。2014714日晚,在家里度过了一个7天“暑假”后,戴鹏程同学便回到了南京,和其他的骨干志愿者一起参加了青奥会志愿者夏令营,开始了为期5天的骨干志愿者培训。 

  在夏令营中,绝大部分的志愿者都是大二、大三、大四甚至是研究生,他们有着丰富的志愿者经历,有着属于自己的志愿故事,在各自学校的公益组织、社团中都担任着重要的职位。与他们想比,还是大一的戴鹏程同学显得很稚嫩,但是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积极聆听他们的讲述,虚心向他们请教。通过短短5天的志愿者夏令营让戴鹏程同学迅速成长起来,不仅在专业素养上得到了提高,整个人的眼界也开阔起来。 

  骨干营结束后,便进入了一个多月的紧张培训,其中既有枯燥的讲座课程又有实用的团队体验,更有时不时的团队课堂活动游戏,破冰之旅,九宫格......让戴鹏程同学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团队合作中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了大家的感情。做为青奥事务部的一员,戴鹏程同学们基本每天晚上都会进行开会讨论,如何把志愿者团队打造的更加完美,让戴鹏程同学懂得了如何站在一个组织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如何在一片混乱中稳住自己的阵脚,把事情理清楚,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付诸实践。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戴鹏程同学们的志愿者之旅正式迎来检验的时刻。 

  2014814日,五台山体育馆足球比赛开赛,正式上岗过程中,志愿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所以在休息日里戴鹏程同学们还会组织大家结伴出游,或进行团队游戏,在娱乐中释放压力,同时增进团队凝聚力。热战打响,网上兴起了“冰桶挑战”,在观服和竞赛队的队长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并接受挑战,提升大家对于别人的关怀和团队的成长。比赛结束那天,戴鹏程和同学们闹到了很晚,凌晨1点多才回到学校,但没有人喊苦喊累,更多的是不舍,有的更是留下了眼泪,不是悲伤是感动。戴鹏程和同学们的身影同样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的荧幕上,志愿者的身影是这个夏天南京最美的名片! 

  除了参与志愿服务,为了丰富志愿者的生活,戴鹏程同学还参与筹备了南邮青奥会志愿者文艺汇演。当时既担任了南邮青奥志愿者综合队队长,要负责整个队伍60多人的培训工作,又要负责文艺汇演的筹备。最多的一天开了7个大大小小的会,压得戴鹏程同学喘不过气来,晚上也时常熬到凌晨才睡觉。但他还是顶住压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文艺汇演圆满成功的那一刻,看到自己带领的综合队在舞台上唱出“分享青春、共筑未来”的主题曲时,感动与喜悦涌上心头。 

  参与志愿活动,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从中获得的不仅仅充实感,更有帮助别人的快乐,享受志愿服务,享受这份快乐。志愿在心,奉献在行,青春就该以志愿为伴,谱出青春最美的歌! 

  暑期社会实践——从参与者到思考者 

  2015年的暑假,戴鹏程带领同学们自发成立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团队成员走遍了泰州地区著名的抗战景点,参观了现代海军的诞生基地。纪念馆里一张张照片向同学们还原当时的情况,同学们深切体会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豪情以及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更为难得是,戴鹏程和同学们有幸拜访了两位还在世的抗战老兵。他们都曾受过伤,他们的行动多少会有点不便,思维也不再敏捷,但在短暂的交流中,同学们还是能够深刻体会革命军人铁一样的意志和纪律性。 

  社会实践也是一份特殊的志愿活动,但从中得到的更多是心灵的触动,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对得起先烈为同学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戴鹏程同学所做的志愿服务没有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做一些平平淡淡的小事,但点滴细流终将汇成涛涛江海,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尽一份力,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青春与志愿同行,戴鹏程同学依然前行在志愿的路上。 

责任编辑:汤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