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高校 > 正文

严万安: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江苏警官学院严万安同学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青春是美好的,而他的青春却多了些苦涩;梦想是美好的,可他的梦想却多了点压力。然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就是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二大队12应急区队的严万安。

  穷且益坚,孝亲敬长

  他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父亲年迈,体弱多病,没有劳动能力,母亲患有严重高血压,不能干重活,只能偶尔打打零工以补贴家用,全家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贫困的生活让他少了几分同龄人的欢乐,却多了几分生活的历练和同龄人少有的坚韧。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很早就能在农忙时节帮父母干农活,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母亲做承揽的活计。暑假他利用假期兼职打工攒学费,学校里他学习之余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平时省吃俭用,再加上各种奖助学金,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轻家庭的负担。在他进入大学第二年,父亲病重,他毅然承担起照顾父母的重任,来往奔波于学校、家庭和医院之间。父亲最终离去,在独自操办完父亲的丧事后,身为男子汉的他提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与责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父亲的遗憾让他更加懂得珍惜,对母亲更加孝顺。

  勤奋好学,自强不息

  家庭的贫困没有让他自暴自弃,反而让他更加坚强,因为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改变家庭的贫穷面貌,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然而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连续两年,他都因为几分之差没能考上大学。可是他内心从来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复读,尤其是在连续两年名落孙山后,处在崩溃绝望边缘上的他在两难抉择中还是选择了坚持,他用两年的青春逼着自己完成了人生的蜕变,即使在逆境甚至在绝境中也不能放弃哪怕一点点希望。最终,他终于考上了大学。他选择了江苏警官学院,他选择了未来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因为他希望父母早日放心,不再为自己的以后操心。为了能够通过体能测试,从小体育就差、高中一千米全班倒数的他高考结束第二天开始就每天去扬大的塑胶跑道上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训练,终于他成功了,离梦想更进了一步。

  虽然复读了两次,以理想的成绩进入了江苏警官学院,但是和同学相比他的成绩仍然不算好,家庭条件也不好,但他没有因此自卑。他坚信勤能补拙,并以此激励自己,要比别人更加认真努力,更加勤奋刻苦。于是在课外,在周末,在别人休息娱乐时间,你都能在教室、图书馆看到他努力学习的背影。他竞选区队干部失败,竞选学生会失败,申报荣誉也失败,可是他没有放弃,只是默默转身后寻找差距自我提升。天道酬勤,如今他的成绩已经稳定在区队前列,凭借着优异的表现,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省级三好学生1次,“警院十佳学生”1次,警方一等奖学金1次,警方二等奖学金2次,学院嘉奖1次,院三好学生标兵1次,院优秀团员2次,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3次,三等奖学金2次等荣誉称号。他凭着自己的勤奋、自己的毅力、自己的坚持弥补了自己天资不足,实现了“笨鸟先飞”。

  刻苦钻研,开拓创新

  在努力掌握好公安专业知识,为自己以后从事公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的同时,他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深知新形势下公安深化改革需要更多素质全面的人才。于是他充分利用大学里充裕的课余学习时间和资源努力学习行政管理学(警察管理)第二学位,成功通过全部课程以及论文答辩。为了适应公安形势、业务的发展,他努力克服自己以往接触并不多的电脑这一弱项,从零开始,摸索学习,通过了计算机一级、二级、三级考试。他积极适应江苏省公安厅加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形势,学习并通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他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了学院警务研究人才训练班第二期成员,主持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实战化职业警队建设背景下的学警能力体系建设》获省教育厅立项并成功结项,获得2015年江苏警官学院科技文化月成果三等奖。与此同时,他还获得“第六届中国警界明日之星论坛”征文一等奖,并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参加论坛,与全国公安院校同学交流,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厚积薄发,他以自己的知识积累通过了江苏省公安厅技侦总队在学院进行的人才选拔考试,利用去扬州市公安局技侦支队实习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和实战能力。与此同时他还努力培养自己摄影等兴趣爱好,获得了江苏警官学院首届“警院杯” 摄影比赛三等奖,第二届“警院杯”书画摄影比赛优秀奖。他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努力完成一个大学生向预备警官的转变。

  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勤工助学岗位上无论是每天打扫阶梯教室还是每天中午在教工食堂帮助打饭打汤,他都能一丝不苟,认真工作,把这些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炼。“人穷志不短”,他在打扫阶梯教室时有几次拾到同学遗漏的钱、手机、手表等,都想方设法努力归还,找不到失主就上交老师,拾金不昧。他以良好的表现获得老师的一致认可。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他能及时伸出援手。假期前夕,当区队接到要去校外参与执勤的任务时,他毫不犹豫放弃假期时间,外出执勤,圆满完成了任务;亚青安保期间,当区队有同学生病时,他放弃自己休息时间主动帮助同学执勤,赢得了同学们一致好评,被评为亚青安保先进个人;青奥安保期间,他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协助区队干部做好彩排演练等后勤保障等工作,让同学们在青奥会开闭幕上绽放出最美的笑容。他严格遵守警务化管理制度,在自身取得进步的同时,还努力带动周围同学共同提高,推动集体共同进步,他所在的宿舍被评为文明宿舍。他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区队组织的玄武湖社区学雷锋、志工部组织的浦口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顶山公墓执勤、义务献血等,平时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奉献,传递正能量。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也许他的青春多了点苦涩,也许他的梦想多了点压力,但是他用自己的汗水,为他的青春梦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生活是公平的,生活没有给他更多的物质,却给了他别人无法经历的历练,更给了他别人不曾有的阅历和心态。他在最好的年华里经历的比常人更多的挫折与坎坷定将成为他青春年华里最好的积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