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男,南京圆梦公益团队创始人,南京圆梦志愿者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南京青奥会火炬手,
2008年5月,王玮同学随家人参与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志愿者活动;同年的8月,参加北京奥运会“小”志愿者活动和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并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这也开启了他志愿之路。
回到学校后,他和老师们一起组建了学校雏鹰假日小队,带领同学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2010年,参加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活动等活动,带领同学为灾区募集数万救灾物资。
2012年,王玮与一些社会公益人士的合作下,建立了“联盟公益团队”,这是圆梦公益创新机构(南京圆梦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前身。
2013年,南京亚青会期间,王玮同学成为一名亚青平安志愿者,成为中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国际志愿者、中国义工联义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志行国际志愿者会员。
2014年,因为参与抗震救灾活动,热心公益事业,王玮被推荐为南京青奥会第八棒火炬手,并参与南京青奥会志愿服务活动,担任南京青奥组委文化教育部文化与教育代表。
在南京青奥会期间,王玮获得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的接见,并多次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及夫人的接见。
2015年,荣获“江苏省优秀环保志愿者”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个人会员,中华志愿者协会个人会员、中国红十字会个人会员、南京国际马拉松志愿者、高淳国际马拉松志愿者。
2015年4月,担任江苏省金坛市茅驴志愿者协会宣传部部长。同年九月,王玮成立了南京圆梦志愿者服务中心,并担任主任职务。同月“联盟公益”改称为“圆梦公益团队”。成为了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一家社会组织。
2014年、2015年,组织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积极带领同学,志愿者前往南京二十个丛葬地参与纪念活动,组织参加了一场500人的南京大屠杀悼念宣誓活动。
王玮的事迹情况曾在中央电视台CCTV1、CCTV5、CCTV13和江苏体育频道、综艺频道、城市频道、青年频道,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日报》《东方卫报》和人民网、中新网、凤凰网、搜狐体育、凤凰体育、中国江苏网、新华网等媒体报道。
【相关链接】
圆梦公益简介
“南京圆梦志愿者服务中心”是圆梦公益团队创立的社会组织连锁公益品牌之一,英文名Nanjing Dream-realizing Volunteer Service Center。圆梦公益团队成立于2012年9月,经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批准,由国家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原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南京网络电视台)等单位发起的“公益志愿者联盟(联盟公益团队)”。
团队以“益起来圆梦,圆梦公益与您快乐共成长”为核心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鼓励语“用我们的青春激情,打造最美中国名片”为核心使命,全力打造一家“做实事,求实效,创辉煌”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
圆梦公益团队所有圆梦人基于共同的公益价值追求,以团队转型与创新同步为基础,以改革促组织发展为动力,经过五年的发展和由点到面的“大团队小组织”模式转型改革,圆梦公益团队已经拥有100多名的核心成员与10位从事社会福利或相关志愿事业的,在公益领域内有一定经验和影响力的线上云顾问团队。
核心成员中,获省市级以上表彰45人次,中共十八大代表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的1人、“全国献血荣誉金奖”获得者的3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的1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人,南京青奥火炬手25人,奥运会冠军1人,“南京市好市民奖”称号的2人、“感动南京”称号的2人。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1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者32人。
目前,圆梦公益团队正朝着“多领域融合、多层次共同,多行业整合”的“三位一体”模式,向“打造圆梦公益产业链,实现团队造血和公益项目商业化运作”模式探索发展。
目前,共有8000名登记注册的优秀志愿者,6支圆梦志愿者服务队,48处志愿者服务基地、3处志愿者培训基地,5家高校直属社团,南京市竹镇民族中学、城西中学、城西小学等18家中小学以及部分希望小学和鼎银集团、上海金店有限公司、南京公交集团扬子公交、东方红娘、南京花缘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南京明富通科技有限公司等35家企事业单位为本中心成员(合作)单位。
经过五年发展,团队在志愿服务行业已经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同时,正式民政注册机构2家,正在注册和项目落地的机构12家,包括“南京圆梦志愿者服务中心”、“南京青奥会火炬手协会”、“圆梦·志部落”、“圆梦志愿者学院”、“圆梦传媒有限公司”、“圆梦公益发展中心”、“圆梦公益品牌发展中心”、“圆梦公益特许商品旗舰店平台”、“圆梦新媒体平台”等。
志愿服务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和展示,在国家的各项政策的扶持和利好下,相信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定会不断涌现,为我们美好的生活添加活力,提升我们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