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淮安 > 正文

王训洲:捐髓救父 孝感天地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捐髓救父  孝感天地

  ——江苏省金湖县育才小学王训洲同学先进事迹

  王训洲是江苏省金湖县育才小学六年级五班的学生,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善良宽容,和同学和谐相处。平时喜欢诵读经典,曾在金湖县少儿经典诵读大赛中以一篇抑扬顿挫的《满江红》荣获优秀奖。他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爸爸妈妈都很爱他。他年纪虽小,却很孝顺父母,听话、懂事,从不惹父母生气,左邻右舍都知道这是个可爱的好孩子。在育才小学开展的“忠心、爱心、孝心”系列活动中,他总是榜上有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6月8日,王训洲的父亲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从此被笼上了阴霾。懂事的王训洲总是会安慰默默落泪的妈妈,告诉妈妈自己已经长大,是男子汉了,要和妈妈一起分担事务,让妈妈不要担心,爸爸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就这样,妈妈在孩子的鼓励下,勇敢而坚强地承载着一切。

  随着孩子父亲病情的加重,医生建议最好的治疗就是进行骨髓移植。可是寻遍了中华骨髓库、台湾骨髓库,都没能找到与孩子父亲相匹配的骨髓。血缘最近的亲属,爷爷、大伯随之做了骨髓配型手术,可是都达不到要求。一家人近乎陷入了绝境,一筹莫展。

  王训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央求妈妈去请求医生帮他做配型手术。无奈的妈妈只能孤注一掷,可医生说孩子年龄太小了,且父子间骨髓匹配率达到8个点的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希望,为了省点医药费还是别做了。可孩子仍然坚持着,“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要救爸爸,我不会放弃的。我相信我和爸爸的缘分,一定会成功的!”或许是孩子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他真的创造了十万分之一的奇迹,他和爸爸的匹配率达到了8个点。

  2014年9月开学后,为了给爸爸献骨髓,他休学了。一直陪妈妈呆在苏州。妈妈每天照顾生病的爸爸忙里忙外,他自己学会了洗衣、炒饭、下面条,还帮着妈妈去菜场买菜。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要保证自己健健康康的,要养的胖胖的。因为医生告诉他,未成年人献骨髓时,体重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同龄的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都想节食,可王训洲为了能为爸爸献骨髓,在拼命地增肥。一个多月的努力,王训洲已经成功把100多斤的体重增加到130斤了。

  2014年10月13日上午8点,增重成功的王训洲被推进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历经4个小时,共抽取了900毫升骨髓。但王训洲的父亲王元国体重有210多斤,因此,按照手术方案,第二天,小训洲再一次被推进手术室,历经3个半小时,医生从他的体内又抽取了250毫升造血干细胞。

  历经两次手术的王训洲,脸色蜡黄,看起来很虚弱。“疼吗?”面对关切的询问,这个戴着眼镜的男孩说:“麻醉醒来后背部还是很疼的,但一想到是为了救爸爸,就不觉得疼了。”

  王训洲勇敢为父亲献骨髓的事迹感动着育才全体师生,全校师生自发为他们家捐献了六万多元的爱心款。学校派书记、德育主任和班主任一起去苏州看望这家人。临行前,班主任问孩子:“你最想吃什么零食?老师给你带。”“不需要,老师。我已经好久不吃零食了。您教育过我们,零食没营养,我现在最要增加营养了,好为爸爸献骨髓。”“你就成全一下老师的心意,让我为你带点吧。啊?”“那就带点面包吧,爸爸最爱吃面包了!”还是爸爸。“那你想要看什么书,老师帮你带着。”“您帮我带本《鲁滨逊漂流记》吧!我想让自己更坚强、更勇敢!妈妈平时要照顾爸爸,我要象鲁滨逊那样,自己学会独立着生活,能少让妈妈操点心就少让妈妈操点心吧!”

  王训洲勇敢、懂事、孝顺地为父亲献骨髓的事感动着无数的爱心人,也吸引了众多的媒体,先后有《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南京零距离》等媒体前去采访,他捐髓救父的事迹也相继出现在各种刊物上。家乡父老为他的孝心而动容,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为他家捐款。2014年9月,王训洲荣登“淮安好人榜”,2015年1月,王训洲荣登“江苏好人榜”,2015年5月,王训洲一家被评为“淮安最美家庭”。 2015年9月,王训洲被评为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

 

 

责任编辑:陈光明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