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连云港 > 正文

徐雨蒙:我的青春我做主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我的青春我做主

  ——连云港市青口盐场学校徐雨蒙同学先进事迹

  徐雨蒙,今年15岁,是青口盐场中学八年级的学生。 虽没有特别的际遇和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她有着积极向上的品质,追求尽善尽美,有很强的责任心。因此,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2015年5月被江苏省少工委评为“江苏好少年”。

  自入学以来该生一直品学兼优、多才多艺、能力突出,每学期均被评为三好学生,一直担任班长职务。在学校、老师的关心、教育和帮助下,在父母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该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能严格地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进步,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绩。

  勤奋刻苦,成绩优秀

  该生遵守学校纪律,热爱集体,与同学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在学习上勤于思考。在老师的教育和父母的关心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专心,勤学善思,不懂就问,常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心得,认真的完成每一次课时作业和家庭作业。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各科都是第一。可以自豪地说这孩子从小到大学习就没叫人操心过,更没有失望过。在老师的鼓励和熏陶下,该生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十分热爱,养成了爱好阅读的好习惯,较早便广泛阅读了历史类、传记类、名著类和其他多种题材的作品,有效拓展了知识面,并注重学有所用和学习创新,勇于实践,不断进行写作锻炼,在全市作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班级里,该生热爱集体,有着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老师安排的任务她都会努力完成。同时,她还担任语文科代表,非常付责任地检查同学们的作业,协助老师检查同学们的背诵任务是否完成。课堂上,总是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非常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能力突出,勇于承担

  作为一班之长,该生担起了对班集体的责任。一方面,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另一方面,承担起身为班干部的责任:起好带头作用,努力为班级争得荣誉、管理好班级秩序等。因此有时会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如此,该生也会尽力将学习和工作权衡好,将学习和工作合理安排。

  自从接过班长职务那天开始,该生对于学校和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总是积极认真地去完成,力求快而好。不光自己做出表率还在督促和帮助同学们一起参与,一起融入,一起成长。同时还兼任着思品和生物的课代表,组成学习兴趣小组,主动给予小伙伴辅导和帮助,做好老师的好帮手。该生兴趣广泛,经常代表班级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每次都认真的准备,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在一次朗诵比赛准备中,每天早上都会对着镜子练习,并让老师指点她的朗诵,将自己存在的瑕疵尽可能地改正,对老师提出的要领仔细揣摩,在那次活动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不仅为班级学校争了光,自己也感到非常满足。

  2015年连云港市汉字听写大赛开始的时候,老师对她说:“徐雨蒙,你是我们学校的种子选手,一定要努力啊,为学校赢个好成绩!”面对老师殷切的期望,她除了正常的学习外,所有的时间都拿来看书、默写,整整两个月时间重复在枯燥的题海里。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结果,取得了全区第一名的成绩并率队代表开发区进入了全市的决赛。该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更自信了。

  素质全面,敢于突破

  该生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素质都很突出,写得一手端正秀气的好字,每次出班级的黑板报时,她都积极画报花、写字。 坚持利用课余时间练习钢琴,在去年还顺利通过了钢琴8级的考试。该生小时候由于身体不是很好,入学的时候最尴尬的就是体育课,最怕的就是体育考试。因为成绩差,老是不及格。但是怕不是她的个性,成绩差肯定是缺乏锻炼,于是她给自己定下了训练计划。每天早起跑步,晚上做仰卧起坐,体育课上认真跟老师学习动作规范,一年的努力,体育考试各个项目都达标了,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比起以前的自己每天都在进步,突破自我才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该生在家里也是父母的好帮手。父母每天都要上班,她每天都会帮妈妈洗碗、擦地,不让他们回家也劳累。每周双休日,她都会把家里全收拾一遍,她说:“做这些家务比起父母的工作,都太渺小了,但是,只要能减小父母的压力,我一定会努力去做。”

  在社会生活中,她明礼诚信,遵守公共秩序,并热心公益,在父母的帮助下,她将自己的衣物,书本捐给了山里贫困的家庭。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是最幸福的事。在学习生活中她时常能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遨游知识海洋的快乐。

  这就是徐雨蒙同学,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一点天分,一些勤奋,一颗纯真的心,一脸真诚的笑容,自信坚强,永不服输,我的青春我做主!

责任编辑:陈光明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